从国航与东航事件谈套期保值

【摘要】 本文以国航与东航对航油套期保值的浮亏为例,说明什么是期货期货交易以及期货市场的作用和存在的经济意义,阐述了套期保值的概念和原理以及企业应当如何采用套期保值策略。

【关键词】 期货;期权;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多头;空头      一、问题的提出   据《财经》杂志2008年第23期报道,“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111,香港交易所代码:00753,下称国航)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易所代码:600115,香港交易所代码:00670,下称东航)同时公布了三季报,两家均称在燃油套期保值业务上出现了巨额亏损……到2008年9月30日,国航燃油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已经为-9.61亿元(即亏损9.61亿元,作者注),东航的半年报业显示……仅仅7月到9月三个月,航油期权就亏损了2.71亿元。

”   《财经》杂志2008年第25期继续报道,“截止到2008年10月31日,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套期保值合约损失由9月30日时的9.61亿元扩大为31亿元。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航油套期保值合约损失预估为18.3亿元。

”   从《财经》杂志的连续报道中可以看出,仅仅一个月时间,国航与东航对燃油套期保值的亏损分别剧增21.39亿元和15.59亿元。

在此,有必要理解什么是套期保值?以什么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财经》杂志所谈到的国航与东航是利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还有其他的套期保值工具吗?      二、期货期货市场      谈到套期保值,一个绕不开的基本概念就是期货期货市场。

事实上,期货是现货的衍生工具,而期权又是期货的衍生工具。

虽然期货与期权具有不同的概念与内涵,但是在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上双方基本是一致的,要理解期权首先要理解期货

期货期货交易是相对于现货交易而言的,它是一种非现金与非现货的契约交易

期货交易是集中在期货交易所中进行的。

通过期货交易所,买卖双方期货合同的形式约定在将来的某个特定时间内对某一商品以特定的数量和特定的价格交割清算。

在买卖成交的当时,购货方无须付款,销货方也无须交货。

作为交易的买卖当事人,在期货合同成交当时只须按期货合同总价值一定的比例交纳一笔保证金就行了。

与上述概念相适应,进行现货交易的市场被称之为现货市场;进行期货交易的市场被称之为期货市场。

是什么促使了期货交易的产生和发展呢?答案是:商品价格波动风险。

众所周知,商品价格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处于频繁的变动过程之中,尤其是一些初级产品,如粮食、大豆、石油、矿产品和各种金属材料,受其生产和消费特性的影响,变动幅度更大、频率更快。

剧烈的价格波动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极大的风险,为他们的均衡生产、成本计算、利润预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高度发达的保险业可以为一切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提供保险,但对于诸如价格波动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保险业却无法受理投保业务。

毫无疑问,如果价格波动风险无法避免,对于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市场需要一种能把商品生产经营者无时无刻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的机制或途径。

期货交易期货市场的出现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期货交易的原理。

假设有一位铜管制造商于某年的2月份中标一项为一座大型供暖设施提供铜管的项目,根据交货的时间要求,这位制造商在6月份才进行铜管的加工工作。

但他在2月份参加投标时必须呈交作业报价。

决定作业报价的基础是这个项目的原材料——铜材价格,但铜材价格天天在变动,2月份铜材价格不可能成为报价的基础,除非这位制造商在2月份就购入铜材,并把它作为库存保持到6月份铜管加工工作的开始,但这样会占压资金。

如果制造商能找到一位铜材供应商向他出售远期交割的铜材,即铜材的供应商在2月份就答应以某一确定的数量和价格(假定每吨铜材8 000元)在6月份向他提供加工铜管所需要的铜材,并且将这种承诺以合同或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位铜管制造商就可以解决他的麻烦了。

在此,铜管制造商铜材供应商进行的是远期交易

铜管制造商通过远期合约将加工铜管的原材料成本锁定在每吨8 000元,这一铜材价格可以作为他在2月份竞标时的报价基础。

到了6月份,如果现货市场上的铜材价格超过远期交易合同中规定的铜材价格(假定现货铜材每吨8 500元),为了履约,铜材供应商仍按远期交易合同中规定的铜材价格(每吨8 000元)向铜管制造商供应铜材

铜管加工的材料成本锁定在8 000元。

如果铜材价格下跌(假定每吨7 600元),铜管制造商可在现货市场上买进低价铜材,但他不能撕毁原先与供应商订立的合约,为了履约,铜管制造商可以按现货与远期合约的差价向铜管供应商支付每吨400元,铜管制造商的材料成本还是锁定在每吨8 000元。

从这一实例可以看出,对铜管制造商而言,他在2月份以远期交易的形式预先购进了6月份交割的铜材以后,面临二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6月份铜价上涨,但他有了远期交易合同的保证,因此不会因为铜材价格上涨使他的加工利润蒙受损失;第二种结果,铜材价格下跌,那他在现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购入铜材可使他赚取更多的利润,按远期合约购入铜材将使他无法享有铜材价格下跌的利益,但是这也没有使他在2月份预定的加工利润受到影响。

换言之,尽管他面临铜材价格上涨和价格下跌二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只有一个:保证他在2月份确定的加工利润目标能实现。

必须指出,以上所举的例子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化的期货交易,这一例子有二个关键特征。

第一个特征:买卖双方是一对一的关系,铜管制造商铜材供应商一对一发生铜材的买卖关系,这种远期交易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他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易

而且,买卖双方完全凭借各自的财务状况和信誉状况实现交易并保证严格履行交易中商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第二个特征:买卖双方是以远期合同到期时进行实物交割清算为前提的,为了避免在交割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买卖双方必须在签约时对合同交易中所涉及到的商品品种、质量、规格、数量、包装、价格、交货责任、交货地点、运输条件、保险费支付、结算方式等等各项具体细节进行仔细的磋商。

这势必造成买卖双方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合同具体细节的谈判上。

正因为如此,上述铜材供应商与铜管制造商交易方式被称为远期合约交易,而不能被称为期货合同交易

确切的说,现代化的期货合同是指一种标准化的契约,这些标准包括:商品等级、计量单位、标准交易量、到期日、交货地点、交割条件、付款条件,等等。

现代化的期货合同交易只能在商品交易所内进行。

实行集中交易,公开竞价,交纳保证金和统一结算的制度。

改变了远期合约交易买卖双方一对一的交易关系,也改变了买卖双方完全靠自己的财务及信誉状况来担保合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状况,由商品交易所监督和担保期货合同买卖双方确实履行合同义务。

所以期货合同交易远期合约交易相比,其交易手续大大简化,科学性也大大提升。

应该指出的是,现代化期货交易中的实物交割极少发生。

据对美国期货合同交易的统计,在美国期货合同交易总数中,到期要求实物交割的仅占1%左右。

换言之,无论是期货合同的买方,还是期货合同的卖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仅把期货交易作为避免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至于到期是否要交割实物,则不太注重。

买卖双方只需在期货合同到期前分别按持有合同的相反方向卖出或买进相同的合同对冲结清就行了。

买卖各方为了结清现有的合同而按相反的方向卖出或买入相同的期货合同进行对冲的行为被定义为“平仓”。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