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经验

作者:孙大军 韩涛 尹德馨 洪星禹 赵岳 赵浩民 姜涛。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手术治疗;股深动脉重建。

我科2004年6月~2008年6月采用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股深动脉成形术等方法恢复股深动脉血流,治疗Fontaine 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41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41条肢体)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从65~80岁,平均年龄为71岁。病程2~5年。其中5例伴有糖尿病,13例伴有高血压,5例伴有陈旧性脑梗死,11例伴有冠心病。所有41例患者均表现为严重的跛行,患侧肢体色泽苍白、发凉、肌肉萎缩、营养障碍和静息痛。其中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的溃疡和坏疽。踝肱指数(ABI)0.08~0.57,平均0.31。

1.2 适应证的选择 股浅动脉、腘动脉存在严重的全程或多节段的狭窄闭塞,无用于旁路术的流出道。经MRA及血管彩超显示 股深动脉远端流出道良好且有通向腘动脉的侧支。股深动脉起始段狭窄闭塞和(或)同侧的髂、股动脉存在严重的狭窄闭塞股深动脉内无正常血流波形。PPCI(股深动脉—腘动脉侧支指数)=(膝上动脉压—膝下动脉压)/膝上动脉压。PPCI>0.5则表示膝关节高阻力,预示着术后效果不明显,PPCI<0.19表示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1.3 手术方法 15例患侧髂动脉闭塞股浅动脉闭塞。健侧髂动脉、股总动脉通畅行健侧股总动脉患侧侧股深动脉转流术。其中6例伴有股深动脉起始段狭窄,同时行股深动脉成形术。5例单侧髂动脉闭塞股浅动脉闭塞。对侧髂动脉、股总动脉狭窄闭塞超过管腔内径50%。行腹主股深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2例伴有股深动脉起始段狭窄,同时行股深动脉成形术。9例患侧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广泛闭塞。髂总、髂外动脉通畅行髂总、髂外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例伴有股深动脉起始段狭窄,同时行股深动脉成形术。6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以及无法耐受开腹手术患者,并伴有股浅动脉全程广泛的、严重的狭窄闭塞。远端流出道选择在股深动脉。6例股总动脉股深动脉病变局限在5 cm内行动脉内膜剥脱术。

1.4 统计学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1.5 结果 39例患者症状均得以改善,皮温明显升高,静息痛消失。踝肱指数(ABI)0.54~0.75,平均0.65,较术前存在明显差异(P<0.05)。1例症状减轻,1例无效(截肢)。其中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的溃疡和坏疽患者中,5例4 w内愈合。1例截趾后,创面3个月后愈合。1例截肢,残端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个月~4年。35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的病例中3例发生闭塞,人工血管通畅率92%。6例单纯股深动脉成形的病例中1例闭塞。总体保肢率98%。

2 讨 论。

Fontaine Ⅲ 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往往是下肢动脉多节段狭窄闭塞,传统的旁路手术难度较大。同时或分期进行多个旁路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特别是涉及到主、髂动脉的复杂旁路手术,往往带来较高的并发症和病死率〔1〕。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