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消息写作 [应当重视短消息的写作]

举办一次短消息写作竞赛,以提醒新闻同仁重视短消息写作、提高规范使用新闻文体的水平,非常必要。

为什么如此说?因为长期以来,新闻界不大重视消息写作,许多记者已经不知道消息应该怎样写了。

于是,大量见著报端的报道消息不像消息,通讯不像通讯。

许多好的新闻素材,由于没有使用形式恰当的文体,以致影响了传播效果。

不善于使用消息文体,也影响了北京市新闻的精品生产。

长期以来,北京市平面媒体在中国新闻奖评比中鲜有收获。

一些本来应该做得不错的新闻,只因写作不规范,而失去了参评中国新闻奖的机会。

许多新闻同仁不善于写消息,尤其不善于写短消息,归根到底,是由于轻视短消息写作造成的。

消息其实很难。

许多著名作家,很会写小说,也很会写散文,然而问起他如何写消息,怎样提炼导语,他很可能是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

消息,本来就是我们记者的专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辈记者,手中之笔必须要利。

利与不利如何衡量?曰:看其是否会写消息,尤其是能否写好短消息

如果你不重视消息写作,不认真研究写消息的规矩,即使你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也可能写不出一条地道的消息来。

消息难,写短消息更难。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

而记录历史,必须要用非常简捷的文体――消息

试问:你能把一件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用二三百字记录下来吗?你能把一件曲折复杂的事件,用五六句话表述完整吗?曾记否:当年,毛泽东为新华社撰稿,报道三十万大军的渡过长江,仅用了二百余字;美国记者报道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就用了五句话。

这些作品,已经成为新闻史上的经典。

用最简短的语言报道重要的新闻事件,这应该成为每个记者看家本领

在网络时代,在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个看家本领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显得更加重要。

君不见:网络新闻微博报道正在使用短消息文体争夺时间、赢得受众吗?我们不是要积极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么?轻易丢掉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拿什么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呢?    所有想当个好记者同仁都来参加比赛吧!通过这场比赛,找出我们的差距,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便更好地肩负起我们的使命。

(作者为北京日报高级编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