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瘘术在眼科的应用

作者:郑艳霞,魏宝丰,徐树岭。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泪囊鼻腔造瘘术在眼科的应用。方法:对24例(26眼)慢性泪囊炎行鼻窦内窥镜泪囊鼻腔造瘘术。结果:23眼1次治愈,3眼好转。结论:鼻内镜泪囊鼻腔造瘘术在眼科应用,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肯定。

【关键词】 泪囊炎;泪囊鼻腔造瘘术;鼻窦内窥镜

自1999年以来,我们行鼻窦内窥镜泪囊鼻腔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4例(26眼),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4例(26眼),男8例(8眼),女16例(18眼);年龄31~64岁;临床表现为长期溢泪,病程6个月~20年;均经过不同的药物及冲洗泪道治疗。术前行泪囊碘油造影和鼻窦CT扫描,其中2例并发鼻中隔偏曲。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鼻面部常规消毒,包铺无菌方巾。1%的卡因20ml+1%肾上腺素2ml混合液棉片行黏膜麻醉并收缩鼻腔,反复3次,用含肾上腺素液的1%利多卡因做切口处浸润麻醉,筛前神经及蝶腭神经阻滞麻醉。平中鼻甲前端附着处,以钩突为后界用镰状刀做直径约1.5cm的弧形切口,至骨面,暴露上颌骨额突及泪骨的前部。用骨凿去除上颌骨额突及部分泪骨,形成直径约1cm的骨窗,暴露泪囊内侧壁。使用泪道探针经下泪小点进入泪囊,经内窥镜下可以看到泪囊内侧壁上由探针顶起的隆起。沿骨窗前缘用镰状刀弧行切开泪囊内侧壁,形成一黏膜瓣并向后翻转与钩突黏膜前缘相贴,形成造瘘口,可见探针能顺畅的进入鼻腔,泪道冲洗可见生理盐水流入鼻腔。术毕,用可吸收止血纤维或明胶海绵轻压黏膜瓣,填塞少量碘仿纱条。   1.3 术后处理 全身使用抗生素7d,术后第3d撤除鼻腔内纱条,并同时用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的生理盐水冲洗泪道,住院期间每日1次,共7d;出院后每周2次;每天行鼻腔生理盐水冲洗15d;术后7d鼻窦内窥下清理鼻腔1次,后每周清理1次,检查开口情况,去除增生的炎性肉芽组织。鼻腔应用类固醇激素喷鼻至术腔瘘口上皮化。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1] :治愈:内镜下检查泪囊造口形成与上皮化,溢腔流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无脓;好转:内镜下检查泪囊造口形成与上皮化,溢脓流泪症状减轻,用力冲洗泪道通畅;无效:症状无缓解,冲洗泪道不通或加压后仍不通,造口闭锁。结果:本组24例(26眼),23眼1次治愈,3眼好转。其中2例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1例泪囊较小及内壁骨质较厚行经鼻外与鼻内联合行径路完成手术。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