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 不可逾越的“雷池”

刚到挪威一个多月,我和一位挪威朋友开车去游玩。

在路旁的一个超市旁停下来,朋友说要买两瓶水。

我们进了超市,发现超市没有一个人,我的第一疑惑是:营业员去哪里了?朋友拿了两瓶饮料,按照标价,把钱放进了超市的自动收款机里。

超市没有营业员,没有收银员,也没有任何防盗设施,就是小偷不光顾,进来买东西的顾客顺手牵羊不也是易如反掌吗?我问那位挪威朋友:“如果有人进超市来拿东西,不付账怎么办?”他看了看我,脸上带着吃惊的表情。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怎么能问这个问题呢?“不会的!”他斩钉截铁地告诉我。

这是我第一次领教挪威人的诚实守信

挪威,如果出门超过100公里,多数人都选择坐火车

火车站的站台是开放的,进站、上车、列车上和到终点下车出站,都没有检票,全凭乘客自觉。

从来没有逃票

也许有人会问,不检票,有人逃票也不知道。

错了,每列火车总共有多少乘客,每一站上多少人,下多少人,列车员都会认真详细地统计。

而统计出来的乘客人数和卖出的车票完全一致。

难道挪威自从有火车以来就没有逃票吗?人人都讲诚信吗?也不是。

在1986年,曾经发现了一个逃票者。

火车出发后,列车员统计出来的乘客是1206位,而车站售出的票是1205张。

很显然,有一位乘客没有买票。

于是,从来没有检过票的列车员们开始在自己所服务的车厢里检票

很快,那位逃票乘客被抓着了,一位叫索亚斯的中年男人。

亚斯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起床晚了,急匆匆赶到车站,火车就要开了,他担心赶不上火车,就没有去售票处买票。

解释是没用的,按照规定,他必须补票,并且还要交纳与火车票面值相等的罚款。

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处罚不重,要知道,在中国逃票,罚款的数目可远远高于火车票本身的价格。

别急,更严重的惩罚还在后面。

从此,这个叫索亚斯挪威人再乘坐火车,都必须主动去列车员那里受检。

别的乘客火车在每个环节都不用检票,而他每个环节都必须接受检查。

这还不算,因为逃票,索亚斯上了不守信用的“黑名单”,他如果再去银行贷款,就算是挪威首相给他担保,他也贷不到一分钱。

更严厉的惩罚还有呢!到商场去买东西,如果你的诚信记录没有污点,一些商品你就可以先买回家试用,三天之后,如果觉得不好,可以退还给商场,但是,有过不守信记录的索亚斯则失去了这个权利。

守信用会遭到这样的惩罚,谁还敢越“雷池”一步呢?   因为社会有诚信的氛围,所以,在挪威,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信任的。

考试来说吧,无论是多么重要的考试,都没有老师监考。

每次考试,在试卷首页的上部都有一段誓言,翻译成中文是:我以我的荣誉起誓,我没有为了这场考试给予或接受任何帮助。

在这段誓言后面,留有一个小括号,那是考生签名的地方。

记得我去挪威留学的第二年期末考试,有位叫泰伦丝的女生,在最后一场考试前,因为生病住进了医院。

教授把试卷送到医院,对她说:“安心养病,如果你认为可以参加考试,就在医院里把它做完。

”教授并没有给她提供任何监督人。

这位女生真的在医院把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然后将试卷封好交给了一位护士,请她代为送到学校。

护士在信封上写下了:泰伦丝小姐在医院用三个小时独立完成了这场考试挪威奥斯陆联合医院消化科的所有医护人员可以作证。

在我求学的奥斯陆大学,对作弊者的惩罚是有规定的:一旦发现学生作弊,校委会会展开调查,一旦案情确凿,则该生无论背景、家境、学习成绩怎样,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离开大学。

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斯格特教授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一些有意践踏他人对其信任的人不留丝毫情面的惩罚,正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信任的集体里。

”正是在这种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体系下,人与人之间表现出了充分的信任。

挪威留学三年,平时的大考小考从来没有监考老师,我从来没有见过和听过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

在我们学院的实验室里,有许多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金等,没有人专门管理,也没有监视。

如需要,自己去拿就行了,用多少都不要紧,但不能作为私用。

如果你一念之差,顺便捎带了些回家,那么,这意味着你的信誉彻底完蛋,以后也不会有任何单位聘用你了。

挪威人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德行,便没有什么尊严和信誉,而一个没有尊严和信誉的人,社会是不会接纳的。

挪威人认为,守信是最大的德行,其他良好的品质都是在守信的基础上衍生的。

这也是挪威社会在用人时,看重你有无不守信用记录的原因。

生活在讲诚信的挪威,人人都会感到安全和轻松。

因为有了诚信,就用不着整天提心吊胆地怕被谁忽悠,用不着总是在买东西时费尽心机地琢磨一件商品的真实价格,用不着总是害怕吃了什么“问题食品”而担惊受怕。

当然,它的前提是人人诚实,没有欺诈。

郭飞摘自《留学生活》。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