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发展思想研究

当前国内外的社会现实是我国选择包容性发展的现实基础,包容性发展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提出包容性发展的根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巨潮沿着从农村到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路径流动、激荡,给流入地注入了巨大的经济活力,给当地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气象。然而,当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南腔北调的人们,闯入原来相对平静固定的城市生活时,缓解因城乡习俗、观念有别造成的冲突与矛盾,成为当务之急。当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们为生存与利益产生矛盾时,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尤其是让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能够有效表达、正当权益得到维护,变得非常紧迫。在社会流动加剧、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代,如何使不同人群和谐共处,携手融入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

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让人喜忧参半。一方面,各种“新市民”政策在各地落地生长,外来人口享受均等化服务日益普遍。无论是江苏昆山以“一视同仁、人人共享”的发展理念获“联合国人居奖”,还是浙江杭州图书馆内农民工和拾荒者自在学习的身影,无不表明在包容性发展思维下,“社会融合”正在成为管理者们的自觉。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进城”之路远非坦途,户籍制度的门槛、用工制度的壁垒、利益呼声的沉没、讨薪历程的艰难、社会歧视的冷眼,有形无形地把“异乡人”推向城市生活的边缘地带,造成了“社会拒人、权利亏人、心理贬人、文化伤人”的“社会排斥”现象。排斥造成隔阂,更给社会留下深深的裂痕。社会学家对此不无忧虑地指出:“各种社会排斥过程无不导致社会环境动荡,终而至于危及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

当下国际上主要工业化国家也在经历着这种社会治理进程。从普遍采取“关门政策”到有序开放、从全面排斥到促进融合,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现在也纷纷致力于当好“裁判者”和“服务员”,协调好不同民族、不同来源地居民的利益,解决好不同诉求、不同文化的社群矛盾。融合则和谐排斥则俱伤。从去年的亚运会到今年亚洲博鳌论坛,作为亚洲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国一再地向世人传递着和谐和平、合作的信息。从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到中东动乱,再到科特迪瓦、利比亚战乱,人们看到和谐的环境弥足珍贵。“求同存异、和谐发展”是当今世界必须面对的话题。胡锦涛同志在亚洲博鳌论坛上的演讲中提出了“包容性发展”的理论,通过金砖国家(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中国)元首会议传递出和平发展的主题,求同存异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使亚洲周边国家在和谐和平、合作的环境下大力发展,共同前进,让世人看到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担当起了大国的责任,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当前、重在长远的经济政策,经济实现回升向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在这个关键时候,中国高瞻远瞩,提出包容性发展概念。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对我国和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中国改革发展30年来的经验总结,是值得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的。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才是建立在民生基础之上的鲜活民主,这也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逐渐认识并明确的一条光明大道。中国共产党正在为这个宏伟愿景而努力奋斗,也得到了她领导的人民信赖和期待,同样也是世界各国政府探索和实践的模版。

包容性发展”对于中国而言,决不仅仅是一个理念。2006年11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访问印度期间,在印度科学宫发表了重要演讲,他说:“中国先哲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中国自己要发展,也希望同其他国家和谐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表明,中国发展和平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中国永远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正像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中国包容性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发展的积极实践者。不论是包容性发展这个概念本身,还是我们对这条道路的选择与钟情,都蕴含着丰厚的中国因素,闪耀着深远的中国智慧。

三、包容性发展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文化对“包容”的崇尚其实早已存在。先从这个概念本身看起。“包容性发展”汲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门社会科学的成果。在社会学上,一直就有“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两个相对应的概念。我们常说一个人被身边人“看不起”,说他在各方面得到的对待低人一等,这就是社会学所说的“社会排斥”。也就是说,在社会意识和社会政策等层面上,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强势群体对边缘化的弱势群体采取歧视性态度,施以不公平政策。相应的所谓“社会包容”,也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爱无差等”、“人人公平”。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被运用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去,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为我们勾画出一个美好的愿景: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冲突。这个共同的指向,让我们找到了与中国传统智慧的结合点,在传统中找到了“包容”的根源,既有现代因素,也有传统渊源。

如果说中国古人“和而不同”的追求与包容性发展一脉相通,那么时代演进到今天,中国又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与包容性发展遥相呼应。中国人早已清醒地意识到,通过牺牲一方来使另一方得益获利,正如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游戏”,到头来伤害的却是双方的利益。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了这个认识,中国开始强调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而这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是通向双赢互利,甚至多赢互利的最佳路径。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城市和乡村、东部和西部、经济社会、人和自然携手并进地共同发展?如何真正实现“民生为重,百姓至上”,更为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而这些,也正是包容性发展最为本质的呼唤。综上所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而不同”与包容性发展一脉相承,是东方大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立身处世、齐家兴业、治国安邦的重要思维理念和原则方法,是我们实现身心之和、人际之和、人与自然之和、人与社会之和乃至国与国之和的最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四、包容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呈现出矛盾多样化的趋势,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同时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我们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在分析事物和解决矛盾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主张实现包容性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理念,继承了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即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国际社会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懈追求社会公正的历史,一部为实现社会公正而不懈奋斗的历史。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不懈追求的结果,就是带领中国人民结束了中国长达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两个尊严,即中华民族获得了尊严,中国民众获得了尊严。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不懈追求的结果,则是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经过探索,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创造了世界现代史甚至是人类历史上的罕见奇迹,奠定了大国地位,并使数亿民众初步摆脱了贫困,初步实现小康。但在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民生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等诸多原因,中国社会目前面临着以往未曾遇到的“世所罕见”的复杂形势和矛盾问题。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尽管如此,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坚持社会公正,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宗旨就能够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问题,成功地推动现代化建设,构建现代的和谐社会

要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构建美丽中国”的中国梦愿景,就应顺应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公平正义、成果共享、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优美宜居的新期待,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是13亿人民的共同愿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让中国人跨越短缺经济时代,迎来了物质比较丰富的新生活。然而土壤污染恶化、江河水质下降、生态系统退化,这些发达国家在一二百年间逐步显露的生态环境问题,却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集中凸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过上更有质量的生活,必须开拓环境保护的新路径,建树生态安全的新思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场革命,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阻力。无论是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还是深化改革、理顺能源资源定价机制,每一项具体的转变,都要面对深刻的利益调整,也可能带来新的矛盾问题,甚至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推动包容性发展,以对子孙负责的精神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同时学会借助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平衡社会利益关系、构建环境公平正义。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以扎实的苦干和不懈的创新,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今天,站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以同样的勇气和实干推动包容性发展,我们定能共享发展成果,逾越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走出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新路,以开启世界文明发展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赵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