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赶走“女人病”

毕业论文网   生活实例   小丽今年31岁,由于担心自然分娩会扩张阴道,导致阴道松弛影响日后夫妻生活,所以选择了剖宫产。

产后5个月,小丽突然发现自己在咳嗽、打喷嚏时都会不自主地有尿液流出,而且性生活质量也不如产前。

看到报纸杂志上推荐的健身和瑜伽等运动,小丽满以为通过这类锻炼可以缓解症状、改善性生活质量,可是一个月过去了情况依旧不如人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小丽听说生物反馈治疗效果不错,于是到医院就诊。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小丽尿失禁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平常,小丽还继续进行瑜珈等健身活动,身体越来越好,性生活也逐渐恢复了。

小丽这样产后出现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降低的例子很多。

还有很多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少人误认为这是由于自然分娩阴道松弛而不愿就诊,往往延误了治疗时机。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三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它封闭骨盆底出口,承载和支持盆腔内的器官。

盆底肌肉就好像弹簧床,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张力,通过持续的活动为盆腔器官提供动态支持。

怀孕期间,在雌、孕激素的影响下,盆底的神经肌肉和胶原纤维会逐渐扩张伸展,发生张力性松弛,以适应阴道分娩的需要。

阴道分娩可引起骨盆底神经肌肉损伤和(或)耻骨宫颈筋膜撕裂损伤,导致盆底损伤和松弛,盆腔器官支撑薄弱,造成日后盆腔器官脱垂。

即使选择剖宫产的妇女,其孕期不断增大的子宫压迫右侧髂静脉,也会引起血液回流障碍,使盆底组织缺氧、代谢失衡而受到损伤

因此,不管是经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对女性盆底功能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损伤,每一个产后的女性都或多或少地会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导致今后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便秘、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如果产后不及时治疗或进行康复训练,随着机体的老化,这些疾病会日益严重,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甚至影响夫妻感情。

据统计,中老年女性中,这类疾病的发病率为40%~50%。

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目的是恢复盆底器官的解剖和功能。

目前除手术治疗外,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行为调节、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盆底肌肉训练和生物反馈治疗等。

目前,生物反馈治疗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我国一些医院也有开展,这种方法无创易行,其有效率可达80%左右。

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通过测压计来测量尿道、阴道和直肠的肌电反馈,从而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训练,唤醒被损伤盆底神经肌肉,增加盆底肌肉的强度和弹性,使盆底功能恢复正常。

一般情况下,产妇在产后42天即可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一般每周2次,每次20分钟,每个疗程10~15次。

除了产后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以及轻、中度尿失禁等“女人病”,也可以进行生物反馈治疗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