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投入西部开发要重新认识自身的特征

摘要:西藏是我国特殊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西部开发西藏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要应对西部开发,就必须重新认识西藏地区特征特征

随着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西藏经济也必须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是经济的客观。

西藏的状况而言,它面临两种压力,一是来自国内东部地区的竞争压力;二是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

西藏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上已告别了数量短缺,开始步入质量竞争和品牌竞争的阶段。

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这种滞后表现在很多方面。

因此,了解区情,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重新认识西藏区情和特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西藏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布不平衡。

西藏是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民族地区,面积达122.8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2.7%,居全国第二位。

全区260多万人口中;92%是藏族。

除了世居的藏族外,还居住着汉、蒙、回、纳西、怒、门巴、珞巴、僜人和夏尔巴人等37个民族,它是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省区,也是中国少数民族差异性最大的省区之一。

由于上朝代更迭、民族迁徙、屯田等原因,西藏形成了以前藏——拉萨和后藏——日喀则为中心的经济、文化发展格局。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人口密度与全国其他省市区相比差距悬殊,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2.5人,而江苏为600人左右。

尤其是藏北更显突出。

如那曲地区面积达38.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广东省,仅居住了36万人,而拉萨市人口则达到47万,因此,西藏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

毕业论文   2、西藏特殊的地缘特征

西藏属中国边境地区,国境线长达3500多公里,分别与缅甸、印度、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

从地理位置上看,西藏地处边缘地带没有出海口,不便,信息闭塞,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较慢,而且相邻的周边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亚洲优势得不到充分利用。

此外,西藏经济正处在为区外地区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阶段,原材料输出的角度并没有因经济发展而改变。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边境地区已由原来的大后方变成了改革开放的前线。

沿边开放使西藏传统的边贸经济经济优势日益显现出来。

目前全区拥有对外通商口岸6个,边贸市场30余个,为拓展南亚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沿边开放使西藏的地位、功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在西部开发的契机下,西藏也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

西藏的旅游业、藏药业、民族手、采矿业、建筑建材业等都预示着西藏经济已处在起飞的准备阶段。

中国经济发展正向西部迅速扩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西藏从国内来看是处于边缘,而从亚洲来看则是腹地,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个特征

3、物产资源十分丰富,但开发难度较大。

西藏地处亚洲腹地中心,属于高寒地区,拥有丰富的物产资源。

如生物资源:有各种植物;68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000多种,种类占全国的70%左右;矿产资源:发现矿产达99种,其中国家紧缺急需的铬铁矿,储量和开采量居全国第一位,现有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1];草场资源:本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面积达124000万亩,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0%林区也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之一,藏东南林区与云贵高原森林连成一片,察隅、米林、墨脱、波密等县,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木材储量仅次于东北小兴安岭和四川、云南的西南林区,居全国第三位。

[2]这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只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潜在优势,要使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就必须进行充分而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受诸多因素的,西藏资源开发难度甚大,有的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的甚至尚未启动。

如矿产业,虽是西藏的支柱产业之一,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可从目前情况来看,有些矿产品的开采成本偏高,运输难度较大,开采和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较远等仍然困扰着我们。

大量的矿产品至今仍未开采,仍处于潜在优势的状态。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