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例老年患者临床中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浅静脉留置针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41-01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对血管刺激小,不易滑脱,能较长时间留置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由于老年患者各组织器官功能的逐渐减退,都有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大,皮肤组织松软[1],因而用常规针头输液容易失败。

2010年9月―2011年7月我科对92例老年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操作,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2例,男性53例,女性39例,年龄在61―88岁;全部病例均为在我科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冠心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而遵医嘱输液者。

静脉留置针为BD公司产品,20―24G头皮式留置针,胶布或透明敷贴

�   2 临床应用�   2.1 选择血管:评估患者留置针的难易程度,宜选择相对粗直,弹性较好,血流丰富宜固定的血管,但应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老年人末稍循环差,下肢静脉瓣相对较多,一般不宜选择下肢浅静脉,多选用上肢浅静脉

�   2.2 选择留置针:留置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通划,一种Y型,我科常规使用的是Y型。

根据患者静脉粗细,药液性质等,尽量选用能满足输液要求的最小型号的静脉留置针。

�   2.3 心理护理:部分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了解,有顾虑,所以操作前详细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加强护患沟通,说明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配合护士操作的注意事项,充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合作,积极配合治疗。

�   2.4 操作方法:穿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8 cm×8 cm以上)后, 选择适合的角度(瘦弱者适合10—15°角穿刺,肥胖、水肿者适合45°角穿刺)缓慢进针,见回血后,一手退出针芯,一手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保留约5mm软管在外,拔出针芯,连接输液管,用帖膜固定留置针座后,延长管呈U形固定,使肝素帽高于套管尖端,调节滴速并注明穿刺日期和时间[2]。

每天输液结束后选用低浓度肝素液(250u/ml或125u/ml)或生理盐水5ml正压封管,我科多采用生理盐水封管

�   3 临床护理�   3.1 妥善固定好静脉留置针:用胶布或透明敷贴牢固固定,防止脱出。

患者穿刺侧肢体活动度不宜过大,翻身时避免留置针受压,穿刺侧肢体不宜长时间下垂。

�   3.2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敷贴清洁、干燥,避免穿刺部位污染,防止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患者皮肤松弛、弹性差,用敷贴固定时应使皮肤处于自然状态,以免引起皮肤不适。

敷贴常规应每天或隔日更换1次,如果敷贴有污染、湿水、卷边应立即更换。

�   3.3 保持输液通畅: 嘱患者穿刺部位近心端衣服勿过紧;加强病房巡视,及时更换液体,避免回血凝固造成堵塞。

�   3.4 正确正压封管封管采用脉冲式,冲管与正压封管相结合。

使浅静脉留置针内压力与血管内压力趋于平衡,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以防回血。

低浓度肝素液每12小时封管1次。

生理盐水每8小时封管一次�   3.5 严密观察局部情况:注意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如有应立即拔出浅静脉留置针,局部给予硫酸镁湿热敷。

�   4 结果�    本研究对92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浅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最长6 天,最短2天,平均4天。

其中因患者导管堵塞2例,护理不当导管脱出1例。

均无静脉炎发生。

�   5 护理体会 �   近年来,老年住院患者越来越多。

老年患者皮肤薄,肌肉萎缩,血管脆性大,在静脉输液时又难于耐受较长时间的肢体不动,故常规输液钢针锐利而极易穿破血管引起肿胀;同时,反复穿刺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损坏了患者血管,又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静脉留置针管腔柔软,对血管刺激性小,可较长时间留置血管内,若是固定牢固,一般可留置3~7天(有报道5天内静脉炎发生率为0)[3]。

只要局部无静脉炎表现,输液畅通,穿刺部位无不适反应,就不必更换穿刺部位[4]。

�    随着浅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有效的避免了老年患者住院输液反复的静脉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反复静脉穿刺患者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静脉留置针有操作简单易行,对血管刺激小、留置时间长等优点。

但是,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熟练掌握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实施正确的穿刺方法,封管技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才能充分发挥留置针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由此可见,浅静脉留置针对老年患者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庆华,王俊瑞,周围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山西护理杂志,1998,12(5):200.�   [2] 杨红荣,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7C)1319.1320�   [3] 李燕,刘洋,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4,35(5):300.301�   [4] 王惠仙,胡丽菊,王茵茵,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套管的对比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3—44.�   �   作者单位:256400 淄博市桓台县人民医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