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众化的a”干扰素_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

a—干扰素,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存在。

而把 a—干扰素用于治疗,经历了一个逐步大众化过程

最早的 a—干扰素是通过体外培养的人白细胞取得的,称为白细胞人 a—干扰素,这种干扰素价格昂贵,产量很小,只有少数人有条件使用,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加上近年来多种血源性 传染病的流行,目前已基本上不再生产白细胞干扰素,取而代之的是基因工程干扰素

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干扰素,具有成本低、产量大、血源性污染少等特点。

重组人a—干扰素是目前我国临床应用最多的基因工程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如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尖锐湿疣、单纯疱疹、病毒性感冒、病毒性角膜炎等的治疗,还被用于对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肾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细胞瘤、卵巢癌等的辅助治疗

此外,也被广泛用于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如"非典"。

长期以来,基因工程干扰素生产都是利用大肠杆菌来实现的。

大肠杆菌产生人a—干扰素过程与人白细胞产生干扰素过程差别较大,因此产生干扰素不仅在分子结构上有所不同,而且在生产方式上也有所不同。

白细胞能把产生干扰素直接排到细胞外(这个过程叫做"分泌"),而大肠杆菌却不能,它产生干扰素沉积在菌体内,且处于一种无活性的状态,要将干扰素纯化出来并恢复活性,得通过好几道工序(如本文图中所示),这都增加了工艺上的繁琐和质量控制上的难度,也提高了成本,对于需要大剂量、长疗程的治疗才会有较好疗效的肝炎患者或肿瘤患者而言,使用这种a—干扰素仍然存在较大的经济负担问题。

我们课题组从1987年起在国家攻关项目和"863"项目的资助下,开始了用酿酒酵母生产基因工程 a—干扰素的尝试。

经过多年的工作,终于构建出了能够高效、稳定表达人α2a干扰素和α2b干扰素酵母工程菌,它们分泌表达人a—干扰素的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大肠杆菌不一样,酵母与人都属于真核生物。

生产干扰素过程与人白细胞产生天然干扰素过程极为相似,它们都能够直接通过分泌途径产生具有天然结构与正常活性的人干扰素

酵母人a—干扰素的纯化步骤就大大简化,生产成本明显下降,而且质量控制也更容易。

目前这项国家863项目和 "863"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已由上海万兴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开发并按国家 GMP标准生产出产品——万复因、万复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惟一首先有酵母分泌干扰素上市的国家。

两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酵母分泌型a—干扰素的疗效和质量均不低于国内外干扰素名优产品,而售价却明显低于同类产品。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广大需要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患者的经济压力,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