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7月上旬,市政协副主席xx带领提案委员会部分成员和农林科技界政协委员代表,对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视察了永丰、杨村、大通等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召开了座谈会,听取市农委关于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情况介绍,在视察、座谈的基础上,与会委员就如何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作为农业主产区、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农业基础日渐稳固,先后实施了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完成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粮食总产达69.6万吨,实现“十一连丰”。

2013年以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总数达14家,其中省级示范区1家,市级示范区2家。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特色逐步显现,主要表现在:1、物质装备不断改善。

2015年新增大型插秧机200多台、大型拖拉机100多台套,新建烘干设备20多组、育秧工厂12座、各类库房6000多平方,大通、杨村、石梁等现代农业示范区装备太阳能杀虫灯400多台,实现了虫害防治物理化,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2、科技推广不断扩面。

新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11家,成立植保统防统治等农事服务组织20多家,服务面积增加至70万亩以上;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点5个;推广水稻铂盘育秧、小麦秸秆还田等配套新技术4套,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科技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3、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行政促动、政策带动、资金引导”的形式规范运作,各经营主体创新管理机制,建立规范财务制度,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实效逐步体现。

4、产出能力不断提升。

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产业化开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途径,带动农民就地就业,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实现农业产出率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田亩产增幅达20%以上,农民收入明显高于非示范区农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行政推力不足。

市委、市政府虽然对现代农业的打造有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但总体上缺乏像打造工业园区、美好镇村那样的力度,示范区建设管理机构缺乏,不能及时有效协调部门、整合资金,难以形成加快示范区建设的合力。

2、规模小、进展慢。

虽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起步早、但推进慢,永丰作为省级创建示范区,至今没有形成大的规模、缺乏新的亮点,没能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虽然投入一定资金,但与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3、建设主体少,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受到技术、土地、资金、人才以及农业投入大、产出效益慢等相关要素的制约,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动力不足,示范区难以招到规模较大有实力的经营主体进驻,加快建设面临发展瓶颈。

4、整体形象欠档次,重点项目带动不强。

目前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受资金投入、科技投入和新型管理投入的限制,主体建设规模小、布局散,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

示范区面上串联,但环境改造、形象提升、标牌树立等方面缺少谋划。

三、意见和建议1、强化组织领导。

xx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市委、市政府应下大力气抓好现代农业发展,建立由市领导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的专门机构,负责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和调度督促等,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全力参与的工作机制。

要像抓工业经济那样,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我市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2、注重规划引导。

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综合考虑区位、产业、人口、资源等因素,按照规模适中、产业优先、特色鲜明、长期建设的原则,高起点编制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

要按照一园一品、相互补充、发挥实效、适度经营、注重创新和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等要求,规划建设好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3、加大资金投入

发展现代农业投资大,收效晚。

目前,市政府每年安排的1000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1000万元奖励扶持资金,相对于全市农业规模来讲,投资强度过弱、规模过小、引导效果不明显。

建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和财政扶持力度;各涉农部门要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

各镇街要结合实际,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业示范园建设

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渠道,鼓励农民投资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现代农业建设投融资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引导农业担保、农村小贷、农业保险和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发挥在示范区投融资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提高服务能力。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

长期以来,我市农业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因此,必须在加大物质和科技投入的同时,加强农技人员、农管人员的引进培养和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使他们适应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推进适度规模种植,培育新型农业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5、建立考评机制。

要制定部门联系帮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机制,纳入镇街、部门绩效评估内容,健全示范区建设考核体系,突出考核重点、完善考核方案、细化考核指标,形成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

加强示范区建设的督促检查,定期通报建设进度,总结推介建设经验,及时协调重大问题。

对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镇街,给予重奖。

6、加大舆论宣传。

xx经济的发展,需有现代农业发展

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专栏图片等,宣传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我市现代农业增产增效的先进典型。

通过宣传,使领导干部重视现代农业,使农民群众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使全社会知晓农业现代化是五个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形成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