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旧会计制度对比的分析

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国家财政拨款已从全面支持医院转而主要支持卫生保健等医疗卫生服务领域,不仅范围大大缩小,而且财政拨款力度也大大降低,医院要实现生存与发展,必须更多地依赖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在此情况下,从1998年开始实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越来越人难以适应现实需要,为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需要,卫生部于2010年12月31日颁布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新旧两代《医院会计制度》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医院会计制度》,推动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上水平,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进行详细对比,深度解读新《医院会计制度》  一 制度的试用范围有所调整  旧《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采用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其中包括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疗养院、卫生院及门诊部等。新《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则发生了改变,主要体现在不包括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规定,其他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它的非营利医院也可以参照新医院会计制度执行。这种强调公立医院与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适用同一部会计制度的做法,可以很好地保证同性质会计核算的一致性。但相对而言,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有所缩小,不再包括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而使这些医院机构的会计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这可能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存在的较大问题。 毕业论文   二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发生改变  在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购置时会一次性列为支出,并且在其有效的使用期限内不计提折旧,同时也不做减值测试,固定资产账面反映的只是固定资产的原值。当固定资产报废或是处置时,由于没有可供参考的依据,很难真实反映其会计信息,不符合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可靠的客观需求。这种不计提折旧的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就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会计核算与监督,医院固定资产的处置会比较宽松,固定资产的提前报废或处理,会带来实际上的固定资产流失。这种制度上的漏洞无疑与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不相符合。在医疗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已成为医院降低医疗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的重要内容。  正是基于此,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了比较显著的变化。一是将原来的计提固定资产斧修购基金改为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样一来,可以借鉴其它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真实完整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折旧以及时间点的固定资产净值。二是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直接计入医疗成本,而不是以前的那种计入专用基金科目。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防止医院成本费用的重复计算。另一方面:是可以真实反映客观情况,固定资产的使用本身就是医院医疗成本的一部分,医院的经济利润应该减去固定资产采购、折旧的一部分。三是将图书列入固定资产管理人,但对图书并不进行计提折旧。四是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对固定资产采取不同的折旧会计处理方法。其中,对于使用财政补助收入、科教项目收入而获得的固定资产,在进入计提折旧时,不计入医疗成本,但增加累计折旧,这样的做法是对医疗成本与医疗收入配比关系的体现,有利于更加真实地反映医院医疗成本,并且实现了医疗成本核算范围的明确。 毕业论文   三 取消了药品收入科目  在旧《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的业务收入分为两大块进行核算,分别是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这样区分的做法是为了将药品收入、支出与结余和医疗服务的收入、支出与结余分别进行考核,从而更加清楚地反映药品收入结余、医疗服务的亏损,以及药品收入结余对医疗服务的弥补额。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导致一种思路:从药品上下工夫,可以获得更高的药品收入药品利润,从而可以弥补医疗服务收入的不足,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水平。如此一来,医院患者的医药费负担将会大幅增加,这与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减轻人民群众看病贵的总体目标不相符。为了适应这种变革需要,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改变了做法,将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进行合并,统一成为医疗收入,并且将药品支出与医疗支出合并成为医疗业务成本。这样的改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有效解决了医院管理费用在药品支出与医疗支出上的分摊问题。而深层次的好处则是解决了医院长期以来重药轻医的思想,避免了医疗药品的不配比问题,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药品过度使用,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看病费用。 毕业论文   四 完善了财务报表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医院会计报表组成。医院对外使用的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表的种类及格式,由会计制度决定,医院对内使用会计报表种类、内容等则由医院自己规定。这样 的做法,在给了医院一定自由权的同时,也造成医院报表的不完善、不统一,对于医院财务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不利,无助于医院财务管理水平乃至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报告进行了规范,明确医院财务报告是医院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收入费用、现金流量等的书面报告文件。医院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和各科室成本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通过规范化做法可以大大提升医院财务报表的通用性,从而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不同医院之间的交流,也便于上级部门对医院财务情况的检查与掌握;另一方面,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报表的规范,考虑了医院财务管理的实际需求,更便于医院使用,也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医院会计管理情况,并且与原有的会计报表体系相比,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医院财务报表体系。 毕业论文  五 初步建立了医院财务评价体系  财务评价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科学决策的信息支撑作用的重要体现。财务评价在现代企业中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一直以来,一些医院财务评价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其评价工作不仅开展较少,而且从旧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医院财务评价的相关描。

毕业论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