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 要 本文从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渊源和主要内容阐述了其基本内涵和新时期的意义,并论述了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切实关心学生利益;继承借鉴,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启示。

中图分类号:G891 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构筑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成绩显著,但也有部分学生呈现集体意识淡化、责任观念弱化、受挫能力脆化。深入系统地探析和准确把握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及结合大学生实际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理论渊源。

毛泽东认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由此,他认为做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1955 年,正当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时,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本书的按语中,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的著名论断。毛泽东同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对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地位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二、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的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的耻辱。”邓小平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爱国主义精神,有一种我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感,只有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国才有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好。

2、集体主义教育邓小平非常强调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用集体主义原则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 实际上,集体是有着共同利益的人们按照一定关系而构成的联合体,集体利益当然包括组成这一集体的每个成员的利益,但不是每个成员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一集体的“公共利益”。

3、社会主义教育邓小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向青年讲清楚我国的国情和我国发展的正确道路。第一,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邓小平强调:“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爱什么?” 在邓小平看来,祖国不是抽象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具体的社会性质,不是社会主义就是资本主义,或者是其他性质的社会。我们的爱国主义就是爱社会主义祖国。第二,怎样讲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三、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高校实践的启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

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当前大学生总体上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但参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但缺乏奋斗的勇气和毅力;不太善于调适自己的心理冲突,遇事易极端化。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同时,要联系社会实际。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大学生要培养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基本价值要有正确判断标准。在新形势下,社会仍然要大力倡导见义勇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劳动光荣、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等基本道德。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锐意创新。

一方面,观念创新。学校应帮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适应社会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积极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内在思想基础和需求,通过自我积极活动,能动选择接受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讲究效益、注重质量、追求成效。学校的活动固然重要,校园文体活动、专家讲座、社会实践等,但更要考虑通过活动解决了哪些问题,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有哪些提高。观念的创新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另一方面,方法创新。第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人的思想转化,就要掌握人的心理特点,在开展显性教育同时,重视隐性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学校教育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中,抓住各种教育机会,使受教育者得到熏陶和感染。第二,优化信息,讲究实效的方法。学校思想教育要注意信息的科学性,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宣传、教育、引导。依托网络建立大学生思想教育平台,发挥多种教育途径的合力,平台之间良性互动、资源共享。第三,心灵沟通。在学校日常教育、管理、服务中,尽量解决和满足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困惑和需求,开展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较强的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