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衰老的中药(四)_十大抗衰老中药

获苓      我国人民对茯苓一药的利用,源远流长。

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淮南子》里,就有“千年之根,下有茯苓”的描述。

《诗经》里亦有“采苓采苓,首阳之巅”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并说:“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因此,汉唐以来的=百多个主要方剂中,用茯苓的处方就约占五分之一。

多数医家认为,茯苓药性缓和,能补心安神,除湿利水,健脾周精,益智安胎,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

李东垣总结它功用有六:“利窍而除湿,益气而和中,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结而能通,心惊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

”   茯苓为大型高级真菌,潜伏在松树根问,吸收树根纤维中的营养而成长。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茯苓的有效成分90%以上为茯苓多糖,此外,还有茯苓酸、蛋白质、脂肪、钾盐、麦角瑙醇、组氨酸和卵磷脂等。

茯苓多糖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目前常用茯苓配蜜糖,作为癌症患者的调补剂。

茯苓还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抑制伢小管的重吸收,因而有利尿作用

因此,常服茯苓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一定的意义。

服食茯苓的方法很多,《经验后方》里介绍;用茯苓削如枣大方块,安新瓮内,好酒浸之,纸封三重,百日乃开,其色如糖饴。

可日服一块,服至百日,肌肤润泽,夜可视物,延年耐老,面若童颜。

此外,还有制成食品的,如茯苓粉、茯苓糕、茯苓饼、茯苓酒、茯苓粥、茯苓包子、参苓酥糖、茯苓玫瑰蛋卷等。

这些佳馐,昧美清香高雅,是却病延年的保健食品。

玉竹      玉竹,原名女萎,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玉竹的根状茎;《神农本革经》将此列为上品,谓“久服去面黑野,好颜色润泽”。

《本草拾遗》谓;“主聪明,调气血,令人强壮。

”有些医家赞颂它“滋补阴精与地黄同功,增长阳气与人参同力”。

说明玉竹是一味阴阳双补,益寿延年的要药。

据药理及植化等分析证明,玉竹根茎含有生物碱、铃兰甙、铃兰苦甙,檐皮醇甙、烟酸,维生索A等,此外尚含有大量的多糖类粘液质。

其中铃兰甙及铃兰毒甙,具有毒毛旋花子甙K一样的强心作用

据报道,用玉竹20克,浓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剂,以30天为疗程,对各种心脏病(有轻度心功能不全者),可有良好的疗效。

动物实验证明,玉竹能使血糖先升后降,对肾上腺索引起的高血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亦有润肠通便作用

《腮仙神隐方》里介绍,用玉竹洗净,水煮一日,以手按烂,用布囊榨取汁,熬稠,其渣晒为末,同熬至可为丸,丸如雀卵,每日一丸,白水送下。

久服可导气脉,强筋骨,益寿延年

玉竹可单用,也可作配方。

有一些地方用沙参,玉竹、冰糖各一两炖鸡汤服,是益气润肺的清补佳品。

槐实      槐实能抗老防衰,早见于古籍。

如《梁书》载。

“庾肩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发鬓皆黑。

”《颜氏家训》中有“吾常服槐实,年七十余,目看细字,须发犹黑”等叙述。

陶宏景《名医别录》亦载:槐子以十月己日采相连多者,新盆盛合泥百日,皮烂为水,核如大豆,服之令脑满,发不白而长生,”这些都说明槐实抗衰老作用

槐实是豆科植物槐树的果实。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芸香甙(芦丁)、槐实甙、槐黄酮甙、山柰索、双葡萄糖甙、脂肪油、半乳糖、甘露聚糖等。

芸香甙类除有抗菌消炎及降低血压作用外,尚可改善毛细血管壁的抗力,减少其通透性,使微小血管恢复正常弹性,从而起止血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扩张心脏的冠状动脉,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防治作用

因此,槐实对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合并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防治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维脑路通”,就是以槐实为主的中药制剂。

《遵生八笺》里介绍:取槐实于冬月牛胆中渍之,百日阴干,每食后服一枚百日身轻,千日白发自黑,久服明目。

《本草纲目》里还介绍扁鹊明日使发不脱法;十月上己日,取槐子去皮纳新瓶中,封口二七日。

初服一枚,再服二枚,日加一枚至十日,又从一枚起,终而复始。

谓功能延年益气,夜能读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