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摘要】人工流产手术对受术者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性刺激,而且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心理反应,使手术效果受到影响。

认为做好人工流产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流产心理护理 人工流产手术简称为“人流”,是终止妊娠的有效措施。

虽说人工流产手术是较小的手术,但是对于很多意外妊娠者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多数病人手术前会有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严重者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上手术床时突然出现四肢发凉、发抖,使手术效果受到影响[1]。

还有些病人因精神过于紧张及术中扩张宫颈、负压吸引引起的疼痛与不适而出现恶心、呕吐、脉搏细弱或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

因此,对病人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对减少病人术中痛苦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2008年2月~2009年8月行人工流产手术6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40例,年龄18~40岁,妊娠6~8周,未婚78例,已婚562例。

2病人心理特征 2.1普遍的心理特征调查发现病人术前常有如下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现意外,是否会有后遗症等[2]。

病人普遍表现为精神紧张,恐惧不安焦虑,担心手术对身体的损害,影响日后的生育、工作等。

2.2年龄较小且未婚先孕的女性的心理特征怀孕对于这类病人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除了焦虑、怕疼、恐惧外,还担心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指责和嘲讽而自责、悔恨、羞愧。

2.3有对抗情绪的已婚妇女的心理特征部分有避孕或节育措施但失败的病人,存在忿恨、无可奈何、恐惧甚至极度不安的心态;还有部分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被动员来做手术的因思想不通而闹情绪,甚至满腹怒气,这类病人术中不配合,经常大哭大闹。

3心理护理措施 3.1术前护理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指导。

未婚先孕者,护士应针对其自卑、羞愧的心理,选择个体化心理护理方式,充分保护病人的尊严和隐私权,以理解、关爱、同情的态度与其沟通,使她们感到被关心,被重视,以提高患者的合作程度和适应能力[3]。

对有对抗情绪者要做到耐心、关心,尽量满足她们提出的合理要求,用亲切的语言,关怀的态度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使之认识到执行计划生育这一重要国策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同时告知病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避孕用具及措施会不断进步,将会给她们带来较大的帮助。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