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角色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帕森斯病人角色概念指出,病人可以免除正常的社会责任,并获得社会给予病人的特权,帕森斯把这些补偿称为“第二收获”。本文从病人角色期望差异和感受差异两个角度分析了病人角色差异性。根据对222位住院病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病人角色呈现出一些的明显的差异性。在运用病人角色分析病人群体的行为特征时必须考虑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社会差异。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疾病本身的差异性病人角色差异性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研究同时发现,在住院病人中,地位因素没有明显引起病人角色的差异。 [关键词]:病人角色第二收获差异性

一、病人角色理论及经验研究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51)把生病视为人类正常生理和社会状况的失调。他提出的病人角色概念是指病人为适应其情境的规范性要求而形成的一些特征性的行为。帕森斯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出发,认为病态是一种功能失调现象,病态只是对社会压力的一种反应模式。病人甚至可能希望或多或少长期保持病人角色,因为这样可以免除正常的社会责任,并获得社会给予病人的特权。帕森斯称之为“第二收获”。帕森斯病人角色概念可归结为3个基本方面:首先,病人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疾病越严重,被免除的活动和责任越多;其次,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状态不负有责任。患病通常被认为不是病人自己所能控制的;第三,病人应该具有康复的愿望并与医生合作。免除正常责任相对于重新获得健康的期望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此病人有康复的义务。在病人理论的第一个方面中,帕森斯注意到了病情会导致病人角色差异性病人角色差异性的经验研究方面,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调查研究。首先,身份差异。如不同性别、年龄、宗教信仰病人病人角色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麦肯尼克(Mechenic,1962)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儿童对患病的反应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孩和大龄儿童对疾病态度比较淡薄,女孩和小龄儿童则比较在意疾病的反应;特瓦道(Twaddle,1969)对罗德岛中年已婚妇女的研究表明,宗教对病人角色产生显著影响,犹太教更加适合病人角色,而新教徒和天主教反对承认病人身份。 其次,阶层差异。病人角色模式被认为一种中产阶级的行为模式。而对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并不能适应。阿鲁克等人(Arluke,1979)对纽约两大医院1000名出院病人进行了调查,发现了类似的结果:低收入病人和老年人最不愿意放弃病人角色,而年轻人则相反。弗雷德里克等人(Fredric,1981)对北卡罗莱那一个农村县的调查研究也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老年人更愿意保持病人角色,他们自认为是不健康人群。科尔和雷祝尼(Cole Lejeune,1972)对纽约市接受社会救济母亲的研究表明:那些不得不接受救济的母亲倾向于接受病人角色,以便证实自认为的失败的合理性。上述研究的结论是,病人角色可以被人们用作“替代的”地位,缺乏其它社会承认的地位的人往往以病人角色来逃避正常的社会角色,减轻社会对自己失败的蔑视。 与上述研究结论相反,卡瑟堡(Kassebaum, 1965)和安东诺夫斯基(Antonovsky,1969)的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阶层趋向于拒绝病人角色,不仅是因为他们可能没有机会享受到“第二收获”,而且患病的穷人很有可能失去养活自己的能力和在贫困条件下生存。 第三,疾病差异性。科克汉姆(Cockerham,1996)的研究发现,诸如癌症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本身难以治愈,因此对于他们来说暂时免除他们正常的社会角色责任是不适宜也可能是不现实的,这一类病人可能享受不到太多的“第二收获”。另外,精神病患者往往会遭受疏远、歧视等社会排斥行为。 以上经验研究指出了病人角色病人群体内存在诸多差异。这些研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病人角色角色期望层面,即患者对病人角色的接受意愿。而对病人是否真的认为自己得到了作为病人应该享受到的特权则没有进行探讨,这涉及到病人角色感受层面。本文也将对此层面展开讨论。 二、理论建构与研究假设 根据病人角色理论,病人的“第二收获”包括免除责任和获得照顾两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二者存在强相关,免去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可能获得更多的照顾,反之亦然。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对“所受照顾”层面进行了测量。“所受照顾”又区分为“病人期望”和“病人感受”两个层面,前者是指病人对待“所受照顾”的态度,也就是病人是否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接受亲人的照顾,是否认可“第二收获”的正当性。后者则是指病人对“所受照顾”的主观感受是否满意。根据这两个层面的划分,本研究分别提出两个假设假设一,角色期望差异性假设病人对“第二收获”的态度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乐意放弃责任,受到照顾;另一种情况是病人非自愿地放弃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所受照顾心存愧疚。本文假设个人和家庭收入较高、非传染性、病情严重、突发性和子女较多的病人倾向于第一种情况,而其他病人则往往倾向于后一种情况。 假设二,角色感受差异性假设。本研究认为并非所有病人都能享受“第二收获”。一些病人会受到很好的照顾;另一些病人则可能被疏远、排斥甚至抛弃。本文假设个人和家庭收入较高、非传染性、病情严重、突发性和子女较多的病人会对受到的照顾更满意,其他病人则满意度较低。 三、验证结果分析 2007年11月上旬,笔者和同事对山东省泰安市的两所三甲级医院的病人和医护人员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收回病人有效问卷222份。从样本的分布来看,基本符合调查地区人口的特点,如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民比重较大,不信教者居多等情况。 关于病人的疾病性质、病情、病种和所需治疗时间等患病状况的资料收集,采取由调查员收回问卷时根据病人状况填写,这样既能够避免病人对自己患病状况的错误判断,又能避免病人回答此类问题时的不良心理反映。 (一) 期望差异性假设的验证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坦然接受“第二收获”的病人只占到调查总体的15.2%,比较愧疚的占61%,另有23.8%的病人表示非常愧疚。可见,对待生病时期获得的特权,多数病人没有认为是理所当然。是什么原因导致病人态度的差异呢?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 病人角色期望的阶层差异不明显 前述关于病人角色阶层差异性研究存在争议,如阿鲁克等人的调查,发现低收入病人和老年人倾向于病人角色。弗雷德里克等人也发现社会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老年人愿意保持病人角色。相反,卡瑟堡和安东诺夫斯基认为贫困者不管病的多重,只要感觉还有工作能力,就会工作下去,履行正常的社会责任。如何解决这样的断然分歧呢?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个人收入与病人对待“第二收获”的态度程没有明显相关,个人月收入较高的病人没有更加愿意接受帕森斯意义上的病人角色。同时,研究显示家庭的年收入与病人对“第二收获期望不存在相关性。拒绝了我们关于“期望差异性”中阶层差异性假设。 笔者认为以往病人角色理论的经验研究和对病人角色理论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成立的,但也都失之偏颇。地位较低的病人既有依赖病人角色的一面,也有排斥病人角色的一面,原因正如双方所指出的那样。事实上,二者矛盾的存在于贫困病人身上:当希望通过病人角色获得帮助时,穷人会接受病人角色,这时病人角色就成了一种应对困难的手段;当认识到病人角色对于解决困境无补于事时,穷人又倾向于拒绝病人角色,这时,病人角色就成了无法企及的奢侈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统计结果不能支持病人角色期望阶层差异性假设。 2. 病人角色期望的病情差异性显著 模型显示,病人的病情越严重却越倾向于拒绝“第二收获”。根据帕森斯病人角色理论,病人患病越严重就越有权利免除更多的责任,如患轻感冒者应该照常上班,而没有人会要求晚期癌症患者继续工作。那我们怎么解释统计的结果呢?笔者认为,病情对病人角色期望的影响主要受到病人自我评价的干预。严重的病人,特别是绝症病人可能对自己价值的评价持否定态度,认为自己失去了被照顾的意义。他们对于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负担会产生更强烈的无意义感。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