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模时代] 嫩模雨真

如果你心目中的“嫩模”代表还只停留在杨颖(Angela Baby)的水准上,   也许很快就会被讥笑为落伍。

1986年出生的她,在许多人心中已经渐趋“老模”的年龄。

不要惊吓,时尚界就是如此跟红顶白,一岁之差也许就咫尺天涯。

但是……面对着如雨后春笋般   的超年轻嫩模们,对于那些雌雄莫辨不具有第二性征的幼龄模特,   还有他们所代表的极度年轻的消费社会,   你内心是不是也会有一丝惊惧呢?   难道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越年轻越美丽,越中性越给力”的妖兽时代吗?      “令人毛骨悚然的”   不需要翻墙,也不会冒入狱的风险,只要动动鼠标,你就能在各种网站上看到她们娇嫩的面孔:10岁的法国小超模泰兰・布隆多、12岁的美国童星艾丽・范宁―她姐姐就是大名鼎鼎的达科特・范宁、14岁的巴西美女小模特儿达博拉……这些浓眉长睫的小女孩儿,有着水蜜桃般粉嘟嘟的面孔,还在发育中的身材,却已经在镜头前做出成年女人的妆饰和姿态……当然,你可以称之为“无邪的性感”,假如你不像那些激进的反对者那样:他们认为一个不到10岁的女孩浓妆艳抹脚蹬高跟鞋躺在豹纹沙发上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和“错误的”。

从2010年开始,时尚界大牌开始青睐那些极端年轻面孔

作为吃青春饭的代表行业,时尚界的天平从来都是无条件向年轻这端倾斜的:总是有更年轻模特蹿红、总是有更新的面孔出现,可是这种现象从未出现得如此频繁和理所当然,让人心中惴惴不安。

早在1976年,11岁的法国小模特伊娃・爱罗尼斯科就曾经赤身裸体登上意大利版《花花公子》的封面,并且在世界范围引起轩然大波,因此,她的母亲,也是将她打扮成裸体小妖精并且作为拍摄对象的法籍女摄影师伊莲娜爱罗尼斯科撤销了对女儿的监护权。

小伊娃随即被著名女鞋设计师克里斯提・鲁布托的双亲收养,并且在未来的岁月里三次提出对亲生母亲的控诉,还在2011年拍摄了自传影片《我的小公主》,讲述她那神秘又充满背德感的妖艳童年。

至少那个时候的时尚界,在前卫之余,仍旧保有和主流社会相近的步调―成年模特即便袒胸露乳,也只是时尚的情色,而少女模特的性意味,则让人无法忍受。

用郭德纲大爷的口气说:这到底是犯罪呢?还是犯罪呢?还是犯罪呢?      稚儿和幼儿的审美   新三年,旧三年,事隔三十余年,幼模的风潮却再袭时尚界

某法国设计师推出的母女内衣宣传广告中,4到8岁不等的小小模特儿们仅穿着胸罩及内裤拍照,她们的打扮和造型一如成年女人。

而前文提到的10岁小超模泰兰,也早在4岁的时候就已经为戈提耶走秀,穿得比艾丽・范宁露得少,比泰兰幸运,热衷于打扮她的时尚巨鳄们似乎对她还挺手下留情,她虽然也是以超过年龄的气势在镜头前装大人,但是满身大牌至少走的还是端庄风、复古风和淑女风。

不止是女孩,少男们也没有落下。

2011年是属于安德烈・皮尔斯的―这位出生于1991年的澳大利亚少男模特儿像爆炸的小行星那样在时装界蹿红。

大部分时间,他穿着女装拍大片和走秀,更多时候则赤裸上身。

苍白纤弱犹如小白杨的少年身体,配上金色瀑布般的长发,和鬼魅绮丽宛如美女的面孔,非男非女,可男可女―和他可以比肩的还有其他后起之秀,比如同样生于1991年的英国男模阿什・斯戴梅斯特、1990年生人的荷兰男模贾可・范・登・贺文……个个都拥有秀美堪比女娃的面目,以及高挑细弱的身躯,还有“几乎未成年”的年龄。

也许你会说,这没什么了不起,中性风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时尚界:大卫・鲍伊用华丽而雌雄莫辨的装扮招摇过市,横空宣布他的双性恋取向,开创了一整个华丽摇滚的妖异时代;20世纪60年代的著名变性模特儿爱普利尔・阿什利是2011年的爆红变性模特儿利亚的老祖宗,后者为纪梵希走了天桥,并且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透露:她接受合约的条件是不向外界隐瞒变性人的身份……打住,打住,我们不是在讨论性别倒错的潮流,只是对这些超级模特儿的年龄和特征感到好奇。

究其本质,性别模糊的年轻男模和稚气未脱的小女模们,他们的共通本质是:年轻,极度年轻

少年的雌雄莫辨,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说,强调的就是没有产生男性第二特征的年少;少女的性感魅惑,也是基于她们本不该做如此打扮―因为她们还没长大成人。

我们必须承认,从未出现像如今这么一个年代,活跃在我们面前并为我们充当富有性意味和幻想的审美案例的,是这么多如斯年少的稚儿和幼女。

并不是没有人批评,但是许多人已经司空见惯。

泰兰布隆多的母亲已经在一次访谈中放了话:她觉得孩子这样完全没问题,那些想歪的人才有问题!而时尚品牌更是对质疑声置若罔闻,时装设计师们依旧按照他们的喜好打扮着这些小男孩、小女孩,包括瓦伦蒂诺、安娜苏、缪缪……法律并没有对他们的行为亮出红牌:根据规定,T台模特必须年满16周岁,但是对于杂志和广告模特来讲,好吧,并没有什么硬性规定。

说来也没错,我们难道不是已经习惯于童装模特儿的出现了吗:穿着美国鹰和Zara童装的小模特儿是多么可爱。

现在他们只不过是换上了更暴露的服装,擦上了口红,穿上了高跟鞋……      兴奋的“背德感”   即便以时尚为名目,以前卫为标题,以审美多元化为卖点,许多人心中仍有疑窦:真的没有问题吗?   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也许应该放下心中的成见,拜托“道德帝”的卫道心态,客观地看待这一风潮:事实上,新生代们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稚嫩易摧。

90后来势凶猛,00后也不遑多让,从电视儿童到电脑儿童,年轻的孩子们比之前辈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强大的信息处理量。

青春期男孩已经不会再匮乏获取性知识的渠道,年轻女孩儿们也一如既往地在努力扮大人―时尚,讲究的其实就是自我表达和自我提升,有哪个族群会比青春期少年们更有表达欲,更渴望对外界展示自己的独一无二性?这个生猛的群体具有强大的消费力,而越来越多的低龄模特,其实是严肃地负担了向他们的同龄人推销低龄化时尚产品的任务。

针对幼女的彩妆和指甲油已经推陈出新,小姑娘们已经不需要偷擦妈妈的口红和香水(这一点上,汤姆克鲁斯的女儿小苏瑞居功至伟,全世界的人都有目共睹她的父母把这个小人儿打扮得多么精心);而年轻男孩女性化的趋势,也让时装系列开辟了更多的线路。

青春崇拜从未如此铺天盖地,而在这背后的只是很简单的原则:无利不起早―既然年轻的客人拥有消费的意图,各大品牌又何乐而不为?   但是从反面来讲,永远会有另一个声音对“嫩模风潮“指指点点。

非业内人士对于时尚界的大力挞伐不会止歇:物化女性、边缘性恋童、亚文化的被鼓吹……从某种意义上,幼模的崛起也说明了时尚的无力感:品牌受众的口味被养得刁钻,只有出位才能带来点击率。

当雷帝嘎嘎都无法震撼我们的眼球(她已经成年了,她干什么都不会让人太吃惊),也许只有“背德感”才能让人兴奋:这种模糊传统道德边界的手段,也许是让男孩扮女孩,也许是让幼女扮少妇。

热播美剧《绝望主妇》的某集:加布里埃尔的模特女友打扮光鲜地来郊区看望她,结果精神濒临崩溃向她哭诉了一整晚―一个15岁的模特取代了她的工作,让她感到绝望异常,也让加布里埃尔惊叹不已。

而这种桥段,今日正如火如荼地上演,屡见不鲜。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