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妙不可言 缘,妙不可言。下一句

百余年间,卡地亚中国特色的材质、设计、意象、神明和动物所深深吸引,并以其设计师和珠宝专家高超而专业的眼光,将这个古老国度的内在之美一一重新审视。

在这种原创性的艺术创造中,卡地亚将法国先锋的创意精神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共通,使西方装饰主义风格与东方传统艺术共融,其和谐,仿佛两者历来便共生一体。

中国漆器“一见钟情”      自从马可・波罗著书播扬他在东方奇妙经历的那个时代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兴趣就一直有增无减。

到18世纪后期,随着中国进口货物的急剧增多,大量中国手工艺品和古玩进入了欧洲,在上流社会中风靡一时,受到极大推崇。

卡地亚的第三代传人――路易・卡地亚,就在这时邂逅了中国古老的漆器,从此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

这段缘份开始于1888年。

有一天,在皇室贵族中已十分有声望的路易・卡地亚接到波内曼(Vicomfesse de Bonnemaln)子爵夫人的定单,要求把她的一个中国古董漆器小柜,改造成一件独一无二的珠宝匣。

当那个带有柔美中国风景图案的漆器小柜被送到路易—卡地亚眼前时,他立刻就被其独特的异域文化气息深深震撼了。

漆器这一浸润了数千年漫长历史的古老工艺,仿佛一枚开启中国艺术圣殿的钥匙,赋予了他探索这神秘国度的无限激情。

从那一刻起,路易・卡地亚就对中国艺术着了迷,他自法国一流古董专家那里购买了许多中国十八、十九世纪的古玩,这些由玛瑙、玉石、水晶、珊瑚、漆器制成的精美工艺品,启发他创造出众多创意独特的绝美佳作。

中国的影响,在卡地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作品中反映得非常突出。

中国文化和艺术灵感之泉,结合卡地亚天马行空的巧思与精湛无比的工艺,成就了无数姿态各异、种类丰富的艺术珍品

这些作品,有些直接借用现成的“中国玩意儿”,却运用于全新的构思之中。

如1 924年的一枚胸针,一个清代原本用来系扣腰带的龙首蝻纹翠玉带钩,被卡地亚巧妙地在背面加上镀金别针托子,在龙的项部和首尾处加嵌既有固定作用又添美观效果的钻石,再用黑色珐琅和白色钻石加工两只龙眼。

如此一来,中国传统的饰物竟一变而成了实用又时尚的西洋胸针

这样的巧妙构想也出现在钟表作品中。

起源于南北朝的插屏,是中国文人书桌上用来阻挡寒风和视线的艺术品,而卡地亚则把雕刻着中国山水的玉制插屏变成了座钟的底盘。

19世纪常见的中国翠玉印章到了卡地亚手里,底部被安上表盘,印章上方狮子的腰部被穿上钻石、红宝石和翠玉制成的装饰链――一只无比别致的挂表就这样诞生了,令人赞叹不已。

汲古典灵感之泉      另一类中国风格的卡地亚作品,是从中国的色彩、图案、工艺中受到启发而完全独立完成的。

如1919年的“阴阳”挂饰,以缟玛瑙、红宝石、翡翠和钻石等材质,别出心裁的根据道家阴阳图形制作出一对彩色的球形坠子,为精致的西方珠宝融入了中国元素与思想。

动物主题的设计是卡地亚的特色,众多在中国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动物,更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卡地亚的世界里。

无论是象征神力和皇权的龙、象征祥瑞和如意的麒麟,还是代表长寿的乌龟与寓意吉祥的凤凰,甚或意在“连年有余”的鲤鱼,都被卡地亚巧妙结合在各种精致的手镯、项链、手袋、钟表、梳妆盒中……卡地亚中国广阔的寓言形式和符号中尽情遨游。

麒麟在东方文化中象征着祥瑞,是卡地亚许多灵感的来源。

凤凰一直被看作一种秉阴承阳、神奇而吉祥的动物,其展翅欲飞的形象激发了卡地亚的设计灵感

卡地亚曾在1925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过一个香粉盒,在珍珠贝母造就的五彩祥云中,一只活灵活现的珐琅凤凰振翅欲飞。

除此之外,在卡地亚作品中还经常可以看到中国神明的影子。

如在珠宝、挂钟中出现的弥勒佛,一位身材矮小、笑眉笑眼的佛爷慈爱轻松的神韵被卡地亚表现得惟妙惟肖。

无论是被雕刻在水晶上,还是粉红的石英或玉器上,在卡地亚手中,弥勒佛的形象都在异域文化中长存。

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是卡地亚另一个灵感之源。

1927年的重力时钟,外部支柱结构好似中国的牌坊;而同年出品的亭子梳妆盒,以钻石镶嵌在盒子中心的中国古代亭台图案,同样显示了卡地亚中国建筑的浓厚兴趣。

百年姻缘落定      近百年的岁月里,卡地亚中国就像一对心心相吸的恋人,以彼此的默契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但直到1969年香港地区业务的启动,他们彼此才真正“姻缘落定”,开始许下不离不弃的诺言。

2003年,卡地亚在全球隆重推出的“龙之吻”系列珠宝,可称为是对这段百年情缘的重要颂礼。

这一轰动全世界的传世佳作,以中国的风铃、如意结、扣锁等为灵感,创作出别具风情的耳环、项链、戒指、手链、胸针等。

简洁流畅的现代风格,全新演绎了中国典雅含蓄的传统美学,显示出卡地亚中国文化恒久不变的痴迷与热爱。

2004年,盛况空前的“卡地亚艺术珍宝展”在上海举办,进一步加深了卡地亚中国之缘。

为了主办和筹备这一展览,上海博物馆与卡地亚一起,花费了6年心血,搜集了其150多年来的近300件经典名作。

展品中有从拍卖市场斥巨资买回的绝世古董珍宝,也有从私人收藏者手中借来的当代杰作,其中包括为温莎公爵夫人设计的多样珍品,及为印度邦主制造的全球最大型钻石项链等。

历时两个月的展览,让40万中国观众大饱眼福。

这些珍品中,与中国有关的作品尤其受到中国富豪的喜爱。

比如在2004年中法文化年,卡地亚推出的特别限量版“中国坦克”巴黎私人珍藏系列腕表,由两个独立手动上链机芯驱动,同时显示中法时间且只能在中国境内买到,一上市即被订购一空。

踊跃的中国买家们,显然并不只是心仪卡地亚,而更是为能拥有这样以中国为荣的独特作品而骄傲。

在2008年这个让所有中国人欢欣鼓舞的年份,卡地亚也精心为自己的“百年知己”带来了“卡地亚祝福中国(CartierCelebrates China)”全球限量精品系列。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龙飞凤舞的灵动书法、非比寻常的十二生肖、意涵丰富的图腾象征,构成了全新珠宝、腕表及配饰精品。

全系列在中国率先上市、及部分珍品只在中国销售的事实,令这一东西方创意与文化的完美结晶更显意义深远、弥足珍贵。

2009年,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卡地亚珍宝艺术展”,从卡地亚艺术典藏系列数千件珍品中精选而生,展出的近350件展品都是从品牌创立伊始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代表之作,是卡地亚艺术典藏系列深具历史价值的古董珍品

这些精挑细选的展品中,部分展品反映出中国文化对于卡地亚创作的影响。

从曾与温莎公爵夫人形影相随的猎豹胸针、专为文坛巨匠让考克多定制的法兰西学院院士剑,到充满奇异魅幻色彩的“神秘钟”、浸润千年古老神话的麒麟手镯,这些古董珍品融汇东西方历史精髓,承载深厚的艺术蕴藉,是世界珠宝历史和东西方社会风潮的鲜活记忆与生动再现。

这些奇珍异宝与历史留存尽显“皇帝的珠宝商,珠宝商的皇帝”的极致魅力。

在这些美轮美奂的展品中,不乏众多从古老东方世界撷取灵感的历史佳作,反映出中国文化对西方装饰艺术源远流长的浸润与影响。

这正是卡地亚中国百余年深厚缘份的佐证;也是珠宝设计大师卡地亚与东方艺术完美结晶的体现;更是卡地亚中国文明和艺术的深深礼赞。

就是这样,卡地亚在拜物教与理性主义,叙事和抽象之间大胆组合、游刃有余,将卡地亚中国的历史与未来紧密融合。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