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光的三原色混合形成【《广州文艺》确可形成“三原色”的特色】

在此次改版座谈及文艺创作研讨会上,与会的多位著名作家各抒己见,特别肯定了《广州文艺》提倡的“三原色”――生命原色、文学本色、艺术真色。

田 瑛(作家,《花城》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我觉得,这是一次成功的改版

在整个色调上,封面的设计上,我比较欣赏,包括里面的版式,都还是不错的。

有一个好的色调和设计,就成功了一半,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阅读欲。

改版有一个口号―― “我们希望把这本刊物办得更纯粹些”,这个口号非常好。

我认为,文学刊物除了纯粹还是纯粹,主要得靠作品、靠内容,在形式上花样再多、再新潮、再时尚,如果内容撑不住,这本刊物应该说还是有问题的。

那么,怎么做得更纯粹一些?现在是不是很纯粹?我认为,是比较纯粹了,但还不是很纯粹。

有一些栏目可以斟酌,包括“经典重读”,可能是改版以后才设置的,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栏目,但是文学月刊的篇幅本来就有限,我个人认为应该以发原创作品为主。

因为经典的东西圈内人太熟悉了,各个版本、各种评述都很多,重新把它放在这里,倒是一个有价值的栏目,但未必适合文学月刊。

有一个栏目可以考虑,就是国外最新走红的作家的经典作品推荐。

但是比较难,因为涉及到版权问题。

我注意到,《广州文艺》的办刊宗旨是追求“生命原色、文学本色、艺术真色”,仔细推敲,我觉得稍显不严谨。

这种排列很好,但是“本”和“真”语言上有重叠,我认为叫“艺术特色”会更好,因为艺术是要有特色的。

伊 始(作家,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东省文学院院长):   这次改版确实不错,吴东峰写的卷首语是一个编辑方针,写得很好。

现在中国的文学杂志要办得纯粹确实不容易,不单是钱的问题。

如果把纯粹坚持下去,真的是可以打造一个一流的文学刊物

我在文学院阅读了大量的现在青年作家的作品,我发现很多作品雷同。

当年搞创作的时候,老前辈老是教育我们,雷同是最没出息的、最蠢的。

但是现在很多小说,基本上都是借用一个套子。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实际上很多作家缺乏一种个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而且很急躁。

所以“真色”挺好,“真色”的意思是起码要真实,有这种雷同的作品尽量不要发,哪怕作家的名气再大。

广东文学界创作思想的缺点,就是那种求新求变的动力不够。

广东在文学创作上没有万马奔腾的气势,不但表现在对文学的理解不够,而且在文体多样性上的创作也不够,所以在这方面也可以鼓励一下。

“跨文体阅读”这个栏目确实是有必要的,但不是简单地加入电视剧、电影剧本、演唱乐、花鼓戏等剧艺文本,跨文体写作应该注重带有文学色彩的东西,又是很有价值的,很好看的东西。

所以,这种稿子是要组织的。

“经典重读”这个栏目是不如花一点篇幅介绍一下外国文学的动态。

实际上,外国文学研究所有一本杂志,很薄,刊名叫《外国文学动态》,很及时地介绍世界各国文学创作、文学观念、文学潮流。

其实可以让他们组稿,这根本就不涉及到版权的问题,而且可以把这个承包给他们,固定让他们来办,毕竟他们是专家,视野很宽。

实际上有很多作家就埋头在那里写,对世界文学的变动、演进不加了解的话,对他的艺术创新也是有消极影响的。

杨 克(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这么多年,我觉得编辑当得非常遗憾,就是没有编过一本理想的刊物

看了《广州文艺改版之后,我认为基本上属于理想的刊物

如果我做一本杂志的话,就希望做成这样的杂志,我内心的理想就是这样一种杂志

广州文艺》的纸张、颜色我也赞同,而且中间一些插画我也喜欢。

因为这是文联办的刊物而不是作协办的刊物,因为它叫做《广州文艺》而不是叫做《广州文学》。

既然叫做文艺,就可以包含一点艺术门类的东西,而且画的品位也高,并没有影响刊物的质量,所以我觉得没有问题。

从开端来说,我认为非常理想。

我认为《广州文艺》也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办一个刊物,要把一期办好或者几期办好还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办下去,在稿源上还是有一些问题。

刊物必须要有名家,作为一种传播的东西来说,没有名家,别人会觉得你不太行。

所以,真正编刊物的编五年以后就知道还是必须要有名家,就像拍电视剧要请明星来演一样。

这样,很多人要去组稿,名家里面写得比较好的稿会比较难组到,而且大多数都是写长篇,没有写中短篇,特别是短篇写得很少,大家都要去抢那一点点的资源,所以我觉得后面组稿会相当困难。

魏 微(青年作家):   我一看改版后的《广州文艺》,就觉得眼前一亮,有种惊艳的感觉,做得非常漂亮。

里面栏目的设置都挺好的,感觉特别上档次、特别雅,而且纸张也很漂亮。

觉得这样的纸张,这样的字体,读起来让人非常舒服。

从一个读者的眼光来看这样一本杂志觉得特别好。

我很喜欢里面的插图,前面是油画,后面是中国画。

里面有插图当然很好,可以活跃版面,但是,风格能否统一一些,要么都选油画,要么都选中国画。

栏目的设置方面,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等,是不是过于面面俱到了?一本杂志能够有一个主打的栏目,这个栏目办得特别出色,就够了。

熊育群(作家):   刊物的定位非常重要,就是说一旦定位就不要经常变化,经常变化非常糟糕。

这个定位一定就要定几十年,不管人员变化,办刊的宗旨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定下来就要坚持,这对刊物是非常重要的。

广州是一个大城市,岭南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

所以在这么一个有影响的地方,应该办出有特色的文学杂志

现在好的事情就是,广州市委市政府终于下决心,拿出奖金来加以重视。

有了奖金,加上鲍十是一位有影响的小说家,他有很多文学界的朋友,所以他来改版就非常合适。

现在这个新版的刊物,从文化气息上来看,跟原来完全不一样了,这种版面跟流行刊物、时尚杂志的区别就是文化味比较浓。

温远辉(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看了改版后的《广州文艺》,我的第一感觉是惊讶、惊喜,刊物改成这样子既出乎我的意料,又入我的心,看这样的刊物感觉很舒服。

我想杂志改版不仅是一个直接问题,还体现着这个时代的编辑、这个时代的作家一本刊物的尊重,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表达方式。

里面的栏目设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办刊物太难了,尤其是文学刊物,怎样避免栏目的雷同而有自己的特色,这方面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并不是主编或者编辑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的。

毕竟不是个人的刊物,也不是某一家能说了算的。

很多刊物都是在维持着一种现状,在维持之中慢慢找到自己的一条路,有自己的特色就很不容易了。

而 《广州文艺》从约稿到栏目的设置,我认为跟去年的刊物比有了很多新的想法,也有了新的面貌,能否走得成功,要看看如何把栏目坚持下去。

先走一段时间看看,只要受到了作家的欢迎,读者的欢迎,就大胆走下去。

谢望新(作家、评论家,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主编):   刊物一定要有自己的宗旨,或者自己的定位。

针对广东仅剩的几家刊物,我是这样看的:《花城》杂志带着“事业性”,是具有先锋意识的一本杂志;《特区文学》应该是传统性和现代意识相结合的,或者是“杂交式”的杂志,这跟它的主编有关系,它的主编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本身的经历深受着两种意识交融的影响;还有一本《珠海》杂志,那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传统型文学杂志;再就是《作品》杂志,我给她的定位应该是一个以文学性为主体,或者为主旨的,包括作家作品的,题材样式方面有接纳性和兼容性的杂志,也就是说她面对作家和作品时是以质量取胜的;《广州文艺》我认为早期在演绎的过程当中,已经定位为都市文学杂志,或者具有都市文学底蕴的杂志,现在改版了,必须解决自己的定位问题,必须有自己的主旨。

一部优秀的杂志应该有主编的意志,或者说应该有主编的痕迹。

这个痕迹是他观念和理念的痕迹,也是他教育的、经历的、文化的,甚至气质的综合素质的印记。

在中国的杂志里面,我觉得《收获》是一本具有主编意志的杂志,不仅是因为巴金的存在,还因为即使在巴金在世的时候,这本杂志实际的主编是他的女儿李小林,当巴金去世以后,李小林将《收获》这本杂志的大家风范更深刻地体现了出来。

广州文艺》在主编的意志下,也有了改造,我很惊讶。

这虽然不是从里到外脱胎换骨的改造,但是一个根本性的改造。

广州文艺》会继《花城》之后,或者现在仍然保持着的某种风貌的前提下,发展成为在中国文学刊物的森林里引起关注的杂志

广州文艺》在其演变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都市文学”,或者“都市文化”的特色,这一点可以弘扬。

我记得汪洋书记讲过:你们不要跟内地叫板,也不要跟内地的城市叫板,应该用世界眼光跟国际的名城叫板。

我沿着这样的思路,《广州文艺》可以看成名城杂志

这本杂志不管怎么设置栏目,大都市文化的意识、名城文化的意识应该体现得更强烈。

首先,题材如果是农村题材、农民题材,又跟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演变没有什么关系的,我觉得可以排除。

应该把在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当中的“大都市题材”加以深化。

广州文艺》在题材、内容上,在栏目的设置上,如果能把都市文化、大都市文化、本民族文化体现在现代文化的进程当中,让历史的脚步声能在这里留下,让它观念、理念新颖,让生态的裂变和沉痛在这里诞生。

这样,在某种意义上,《广州文艺》就可能会变成一个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包括现代都市文化特色的一本杂志

张 梅(女作家广州市作协副主席、广州文研所所长):   我是《广州文艺》前主编,感到办文学刊物真的很难。

觉得现在刊物的设计、排版、封面都改得挺好的,按照你们的想法,就是比较“纯正”一些。

做《广州文艺》得一直强调是广州市的杂志,把岭南风格能够亮出来。

觉得《上海文学》一直坚持了下来,其特点非常明显,一看就是上海的一本文学杂志,这个思想一定要有。

广州文艺》一看要让人知道是广州文艺,不单纯指的是文学,但我觉得栏目和稿件的风格也不能太杂。

张 欣(女作家广州市作协主席):   我感觉《广州文艺》是“自己家的孩子”,因为我是广州市人,看自己的东西怎么看都是好的。

样式怎么样不重要,“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一定得有内容。

办刊不能耍太怪的招,更不能犯错误。

路怎么走就按照你们的意图,怎么做都有一个风格定式,在这个定式之上再求突出自己特色的东西。

李兰芬(广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   《广州文艺》从策划到改版经过了一段时间,新年伊始我们看到了新的气象,新版闪亮登场。

改了以后确实不一样,无论从刊物的定位还是装帧设计,还是里面的版式设计,还有内容质量都有全面的改观。

第一期里,一些著名的作家就已经容纳到《广州文艺》里面了,这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说到解放思想,《广州文艺》的改版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创新,思路上的拓展。

正是因为这个难,所以市委宣传部才会给予支持。

政府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要打造文化强市,要树立文化品牌,要留住文化人才,就得做这样的事情。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