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新闻”亟待理念纠偏 管理理念有哪些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儿童时,如果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就会发现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意见,获得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期间,各大报纸均会针对儿童话题做一番精心策划。

报纸儿童的关心,并不能仅仅依靠在儿童节“临时抱佛脚”得到实现。

本文聚焦日常的报纸新闻,为它“号脉”。

笔者选择了浙江省范围内日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都市快报为调查对象,对今年3月21日至27日一周时间的报纸进行实证分析。

这一单位时间避开了“六一”儿童节前后,因此样本具有日常代表性。

一周的都市快报中共有51篇报道儿童问题,或是以儿童为主要报道对象的新闻(图片)。

这些报道,我们通称“儿童新闻”。

一、 “儿童新闻”存在两大弊端      通过实证统计与分析,本文归纳出报纸儿童新闻”的两大弊端:      儿童形象过于消极   在一周都市快报的“儿童新闻”中,出现儿童正面形象10种,中性形象15种,负面形象24种。

儿童负面形象占50.0%,而正面形象仅占20.4%,儿童负面形象的出现频率大大高于正面形象

在出场儿童负面形象中,包括“生活困难者”(为学费发愁的孩子、艾滋孤儿)、“病弱儿童”(瘫儿、盲儿、死者、有心理问题儿童、睡眠不足者)、“受害儿童”(被动吸烟、食物中毒、被卖女童、被关三小时的男孩等)“行为失范者”(攀高者、破坏公物者等)。

不幸受害和“问题儿童”成为报纸儿童新闻中的主要文本,儿童的正面形象和积极风貌却未能充分展现。

儿童看到报道他们新闻中充斥着大量的事故意外、身心伤害、反社会行为等等坏消息,会作何感想?      儿童“集体失语”   在关于儿童身心发展话题的“儿童新闻”中,新闻报道采访对象“只见成人,罕见儿童”。

在这51篇儿童新闻中,共有采访对象107个,其中儿童32个,占29.9%。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作为采访对象的32个儿童中,真正发表意见的仅有10位,占9.35%,绝大多数儿童仅仅作为被观察和被描述者出现。

儿童儿童问题上未能充分表达意见成人意见却占了绝对主导,这实属“儿童新闻”的一大弊端。

3月24日15版的“总是想着那个男孩子,我该怎么办?”一文报道了长兴中学德育导师制获全国大奖一事。

采访对象共有两位,一位是德育导师,另一位是该校政教处主任。

学生并没有正面出场,他们仅仅是通过由老师提供的存档材料出现的。

在关于儿童教育创新机制的问题上,不采访儿童、不了解儿童的态度、不倾听儿童意见,仅仅将儿童的身心问题作为佐证成人观点的材料,这样的报道在意义上是不完整的。

3月22日7版“杭州学生关心自己睡眠 上街调查发现情况不妙”报道了杭州启正中学彩虹雏鹰假日小队的七位女生进行的“杭州市中学生睡眠状况的问卷调查”活动。

全文的主要部分是本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反映了中学生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令人担忧的情况。

这是统计范围内惟一一篇、也是日常“儿童新闻”中难得一见的报道儿童关注自身问题并展开行动的新闻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儿童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日趋强烈的儿童自主意识,新闻应当充分予以展现。

二、理念偏差的“三大症结”      报纸儿童新闻存在弊端:儿童负面形象过多,不仅损害了儿童整体形象,也会对儿童群体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儿童话题中儿童的“集体失语”现象亦后患无穷。

成人的视角审视儿童的生活,用成人意见评价儿童的行为,用成人的价值观代替儿童的需求――这将造成儿童话题的成人化趋势,进而隐没真实的儿童需求。

另一方面,儿童在“儿童话题”中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对他们表达权与参与权的漠视与损害。

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记者的理念偏差,包括:      1.认为儿童意见缺乏价值   儿童有自己独特的看问题的方式,也有自己独有的表达意见的方法。

然而一些记者却带着偏见看待他们,认为他们意见太“孩子气”,不能“当真”。

事实上记者在采访儿童时,如果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就会发现他们真实的想法和意见,获得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

记者如果漠视其中的价值,就会忽略最重要的采访对象:儿童

2.将儿童当作成人意见的装饰品   一些记者在采访儿童新闻时,有个不好的习惯,即“关门想点子,出门找例子”。

比如采访儿童的“网络成瘾”问题时,多描述网络成瘾儿童的症状、困境,而在意见、措施、诊治等对策层面的问题上通常只采访专家学者。

这些专家学者的出场代替了儿童,成为报道主体;而这些儿童的生活状况,也仅仅成为话题的装饰。

3.认为采访儿童费时费力   一般而言,儿童的表达在逻辑性和完整性上与成人有一定的差距,加之害羞、怕生等自然天性,使得记者采访儿童并不容易。

虽然如此,但儿童诚实、质朴的天性,又会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记者应当充分认识儿童的天性与特点,用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开启儿童的心门,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让读者了解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

三、“儿童新闻亟待理念纠偏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总目标。

在具体要求中,也提出“各类媒体传播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信息,保护儿童免受不良信息影响”,在策略措施中,提出“在全社会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保障儿童参与的权利”,“各类媒体应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宣传积极向上的儿童形象,丰富儿童精神生活。

”   为达到上述要求,报纸在采写“儿童新闻”时必须纠正偏颇,树立以下理念:      反映儿童生活常态,平衡报道色彩   从现有情况看,报纸的“儿童新闻”一片灰色,呈现最多的是困难、不幸与忧愁。

事实上,新闻中占多数的负面报道,并不能全面反映儿童的常态。

生机勃勃、健康活泼,具有鲜明的自我意识,能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这些积极面貌才是儿童生活的主流。

媒体应当充分报道儿童生活的常态,体现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他们纯洁善良的内心世界。

在数量上对负面、正面新闻进行平衡,使“儿童新闻”呈现出儿童的正常生活。

儿童儿童问题的专家”,保证儿童充分的参与权   儿童参与权是指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儿童权利公约第12条说,缔约国应确保能够形成自己看法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13条说,儿童也具有自由发言的权利,包括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其他媒介传递思想和意见

没有人能比儿童更加了解自己的经历。

在采写儿童新闻时,记者应当针对儿童发展的重要问题采访儿童,倾听他们的声音,记录他们意见和建议。

虽然有时候采访儿童并不容易,但不能因此偷懒。

儿童新闻”的主角绝不能缺位。

构建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   媒体为儿童提供异常丰富的间接经验,儿童通过媒体学习和增长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 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习得社会文化。

对于儿童而言,媒体是重要的人文环境

积极、健康、活跃的人文环境对处于社会化重要阶段的儿童而言至关重要。

只有在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中,儿童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体现在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自信,对所承担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对父母、朋友、他人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和自由感。

儿童需要被尊重和肯定,需要内心的丰富与自由。

编辑记者应当充分重视儿童的心理需要,在报道理念上去除偏见,以儿童为本位进行思考,承认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承认儿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世界。

报纸应当为儿童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保证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权,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话题中分享情感与经历,提出问题与困惑,表达观点和意见

总之,在采写“儿童新闻”时,我们应当怀着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爱心,秉持扶助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心,帮助儿童形成“世界是我们的”社会角色认同,构建积极健康的人文环境,让孩子通过新闻这面镜子,看到真实的自己,实现精神上和人格上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新闻研究所)。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