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培训中心创新管理,研究与实践

摘要:加强科技创新电网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面临新的创新管理工作形势,电网企业培训中心创新项目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相关管理办法,多渠道鼓励员工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职工(群众)创新活动,全面提升员工自主创新、持续创新能力,取得一定成果。本文重点研究了电网企业培训中心目前创新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管理;项目管理成果转化。

电网企业培训中心创新管理工作内容涵盖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创新项目、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QC小组活动、职工(群众)创新项目的日常管理,申请专利、发表论文、出版教材等各类知识产权统计管理,以及各类创新成果的申报、审核及激励工作

为规范创新项目及成果管理工作培训中心制定并实施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科技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科技项目储备库管理细则、科技项目预算编制实施细则、科技项目专家咨询管理细则等管理办法,对创新项目开展标准化管理。同时,结合工作实际,依据培训中心专业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科学技术进步奖励管理办法、教科研论文资助等管理办法,对企业员工取得的创新成果专业团队建设、论文版面费等开展一定的资助工作

一、创新管理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电网企业培训中心高度重视创新管理工作,坚持“抓队伍、强基础、激活力、争绩效”工作思路,多渠道鼓励企业员工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职工(群众)创新活动,全面提升教职员工自主创新、持续创新能力,在课题研究、创新成果、发表论文及专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一)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电网企业培训中心创新课题主要涵盖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教育教学研究、培训创新等方面,课题来源主要有省教育厅高教处、科技处研究课题电网企业科信部、企协的科技管理创新课题,以及培训中心内部每年资助的研究课题。近三年,培训中心共完成上级管理部门立项研究的课题15项,培训中心内部资助研究的课题75项。

(二)推荐评审创新成果

培训中心积极培育优秀创新成果,通过省教育厅、電网企业科信部、企协、工会、省行业协会等多渠道组织申报创新成果,各类创新成果评审均由项目组自主申报,培训中心审核后推荐优秀成果参加更高级别成果评审。近三年培训中心共获得上级部门授予的科技创新成果18项、管理创新成果25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3项、优秀论文9项、职工(群众)及班组创新成果8项。

(三)鼓励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培训中心员工积极撰写论文,每年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北大中心核心期刊论文3~5篇。近年来培训中心高度重视专利申报工作,积极培育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三年内共获得专利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8项,本年度新申请专利被受理25项。

(四)推动专业团队建设。

近年来,培训中心每年开展专业团队注册及资助工作,根据专业团队申报情况,每年资助8~12个专业团队专业团队专业带头人为核心,允许跨专业、跨部门组建团队成员,围绕中心培训教学、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活动。

(五)建设职工创新基地。

培训中心组织建设了电网企业职工技术创新基地,成为展示电网企业职工创新成果、技术成果、发明及专利成果的大舞台,也是电网企业职工创新成果发布,职工培训、交流的一个平台。电网企业创新基地为平台,两年为一个展示周期,对新涌现出来的创新成果进行筛选甄别及发布,补充进职工创新基地,始终保持职工创新成果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二、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加强科技创新电网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十三五”期间是公司着力构建坚强智能陕西电网的关键时期,更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坚持“创新、创造、创业”的工作方针,重视和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科技创新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分析目前工作情况,仍然存在部分问题。

(一)项目成果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电网企业培训中心项目成果转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内部资助的教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不高,评出的科技成果不能为申报更高一级科技项目做好研究准备。同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工作有待加强,更多的项目成果没有实现成果转化。

(二)专业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每年开展专业团队注册及资助工作,鼓励教职员工跨部门、跨专业组建研究团队,结合培训中心重点工作开展各类创新课题研究,但从目前运行情况看,专业团队培训中心各项工作中的参与度还不够,特别是培训教学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心内部管理等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出研究先行、科技引领的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培训中心应尽快组织全体企业员工深入学习电网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希望在上级单位的指导下,逐步开展成果转化及推广工作,开创培训中心创新成果转化及推广工作新局面。

(二)培训中心没有专职科研人员,专业团队成员也变动频繁,每年的创新课题延续性较差,企业员工科技创新工作中经验不足,建议电网企业增加项目立项申报、成果申报、专利申报相关业务培训,提升教职员工创新水平。

(三)培训中心核心业务为学员培训及学历教育,对青年员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建议电网企业开展兄弟单位交流合作,开展合作研究课题,或者以“师带徒”的形式带动青年员工参与创新活动,提升青年员工科研创新能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