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弱电系统的综合布线设计探究

【摘 要】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实现智能建筑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就必须要做好合理、科学的综合布线设计工作。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综合布线;广播系统;设计   1. 引言   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强烈。

这就导致具有楼宇管理自动化(BA,BuildingAutomation)、通信自动化(CA,Communication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OA,Office Automation)等功能的智能建筑在世界范围蓬勃兴起。

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建筑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

楼宇综合布线系统(PDS)是现代化大楼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高速公路在现代大楼内的延伸。

2. 总体要求   2.1 系统设计与配置强调先进适用。

技术上应保持先进性,具有适应技术发展趋势及产品更新的能力。

智能化系统的总体设计,应遵循“赛场管理特性,赛事保障体系”的原则,以网络系统作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平台,为各个管理部门提供高效的、科学的和便捷的管理手段。

系统采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体育馆日常运行的各种信息智能化子系统的运行数据,与赛事管理、票务管理、各种日常办公管理、物业管理、财务管理、多媒体查询等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双向信息共享。

2.2 系统设计与配置应切合体育馆使用功能的专业特点,应满足办公、信息查询及比赛等专业功能的使用要求。

2.3 系统设计与配置应综合平衡,主要系统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准,选用的主要设备必须是技术成熟、可靠。

包括节能系统,部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通信系统,安保系统等。

2.4 系统设计与配置在体现体育馆整体特色的同时注意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

除考虑建设时的一次性投资外,还应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使之最小化。

3. 紧急广播及公共广播系统   本系统与场地扩声系统分开独立设置(场地扩声部分由体育工艺专业公司设计),并把背景音乐和消防紧急广播的功能集合在一起。

在公共走道、各类人员门厅、观众休息廊、各功能房间、餐厅、训练室等处设置天花扬声器。

系统前端由音源、调音台、功率放大器、监听音箱、效果器等组成。

音源配置有AM/FM调制器、无线话筒、有线话筒、卡座和CD机等。

系统的分区按运动员区、裁判工作人员区、媒体记者区、办公区、贵宾区、观众区、场馆外围区、训练馆区、游泳馆区等划分。

除了主用功率放大器留有余量外,系统还考虑了两台备份功放

紧急控制面板保证在发生火警时立即转到消防应急广播广播,自动进行预录好的火警警告广播

系统备有自动检测功能,可维持系统的持续的安全操作状态,确保系统能经常在紧急事故发生时维持正常工作,若有任何设备发生故障,即时报告。

3.1 系统功能。

日常广播:日常广播含有服务性广播和业务性广播两种功能。

服务性广播,主要用于公共区域的广播和背景音乐的播放;业务性广播,包括竞赛信息广播和用附属于紧急广播控制主机上的话筒进行业务(或寻人)紧急广播

呼叫区域选择可单选、多选、或全选。

3.2 控制系统

系统带优先控制前置放大器,用于服务性广播节目源选择和信号适配;对每路节目源设有独立的音量调节装置,以取得不同节目源的输出电平均衡,达到节目切换时音量平滑。

服务性广播的节目总音量可控,同时在每独立区域设置独立的音量调节器以适应各自不同的音量

设置监听音箱,可根据需要检测每一功放的工作状态。

功放的工作状态均以LED直观显示,同时也可以通过通道选择开关及监听扬声器监听功放输出的内容。

3.3 功率输出 服务性广播和业务性广播,各所需播放的楼层除话筒语音外不需要很大的音量,调节混音器的输出幅度,可将系统音量调整至合适状态。

播放紧急广播时,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响度和清晰度,系统将自动提升输出幅度,保证各扬声器以额定功率输出

传输电压国际标准一般为70V、100V、120V三档规格,根据规范宜采用低压传输方式并考虑减小线路损耗的原则,本系统功放采用100V输出

3.4 紧急广播

紧急广播控制具有与楼层相对应的火灾报警联动控制端口,与火灾报警设备的区域报警输出联动,自动启动。

火灾报警设备按防火区域,每区给出一个干接点信号给广播系统

广播系统接收到来自消防系统报警信号后,根据预先设定的联动程序,自动进行紧急广播

联动程序满足如下要求:   (1)2层及2层以上楼层发生火灾,接通火灾层及其相邻上、下层。

(2)首层发生火灾,接通本层、2层及地下各层。

控制主机内置语音合成器进行音声警报广播和警报解除广播

备有附属的手持话筒和操作键盘,可手动启动紧急广播、由人工进行疏散指挥。

紧急广播操作优先于其他任何音源(包括广播员的区域寻呼话筒),可对所需广播楼层进行区域广播,也可以进行全呼呼叫,对整个大楼进行紧急广播

另外,系统输出消防音频信号和强插控制信号到场地扩声系统,供消防时联动

4.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4.1 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中应用最多、最成熟的系统,在本工程中主要是作为计算机网络和语音通信系统的传输介质,因此在系统配置和拓扑结构上应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系统相适应,满足这两个应用系统的使用需要 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两层物理星型结构,语音、数据主配线间设于首层网络机房内;同时根据建筑单体特点,体育馆内设3个上升通道,训练馆设1个上升通道,在各楼层弱电配线间放置相关的楼层配线设备。

系统按照ISO及EIA/TIA等国际组织综合布线第6类产品性能标准的配置。

为整个建筑内语音、数据及图像通讯等系统的传输平台。

4.2 设计原则。

设计将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易维护性、可扩展性、灵活性为原则。

4.3 系统配置。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接(软线)组成,它包括面板、6类模块插座和连接终端设备及输入/输出端口所需要的扩展软线。

5. 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应考虑今后的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为以后技术升级留有余地,整个系统采用860MHz双向邻频传输模式设计

在各类人员出入门厅、贵宾区、会议室、餐厅、休息室、电视转播室等设置双口(TV/FM)电视终端。

分配网采用分配分支形式,要求用户端电平在68+4dB。

干线采用SYWV—75—7—4P同轴电缆,用户线采用SYWV—75—5—4P四屏蔽同轴电缆,分支分配器箱在吊顶内就近安装。

系统节目源包括: (1)地区有线电视信号(包括加密频道); (2)一路现场转播信号; (3)自办节目,如宣传短片等。

6.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监视建筑物的周界区域、各层出入口、门厅、休息通道、重要机房、售票间、电梯轿厢、主要通道等受控区域,并实时显示和记录现场图像。

特殊部位进行24小时录象,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与其他子系统联动

保安监控中心设置8台20“彩色监视器组成电视监视墙。

操作台设置1个主控键盘、2台微机工作站,1台具有64路输入/16路输出的视频矩阵切换控制系统、存储部分为4台数字硬盘录像机。

电视监控系统的视频矩阵切换设备通过独立的硬件实现。

电视监控系统产品具备与计算机通信的接口和编程控制的接口,使安全防范综合管理系统能对电视监控系统实现软件控制和视频画面调用显示。

实现消防报警系统、门禁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联动控制。

系统的画面显示能任意编程,能自动或手动切换,在画面上应有摄像机的编号、部位、地址和时间、日期显示;系统可以对视频输入进行编组,用以对各组不同视频的显示及操作进行组别限制;系统设置操作员权限,被授权的操作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监控范围和系统参数;系统可设定任一监视器或监视器组用于报警处理,报警发生时立即显示报警联动的图像并予以录像;摄像机控制信号采用复合同轴电缆视控技术。

室外设置一体化彩色/黑白自动转换摄像机,主建筑内设置吸顶半球摄像机,外形选择应与整体装修相协调,美观,每部电梯内设置微型摄像机

7. 结论   当今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更是给弱电系统设计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设计者, 为各项建设提出更加经济、更一彩色监视器台, 用于轮流切换显示各台摄像机监控场馆的画面。

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地探索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 林全新,周围. 《计算机网络工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 张恒杰,曹隽. 计算机网络工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 陆魁军. 基于Cisco路由器和交换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蔡建新. 网络工程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