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产行业的高度看人才的流动

下载论文网    陈长春,北京金地鸿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3年5月毕业于杭州浙江大学,工学博士。

1994年7月11日进入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出任北京金地鸿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负责金地在北京业务。

先后参与了金地海景花园、金地翠园和金海湾花园从项目市场定位到销售的市场营销全程工作,金地翠园在1998年创造了当年拿地,当年开发,当年售磬的业绩,被称为地产行业中的经典案例;金海湾花园针对豪宅开发提出了“海文化主题物业”的项目定位,该项目在推出半年内销售一空。

日前,在“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举办的“10大国际投资机构聚焦中国地产”的专题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就金地的用人观等方面的问题对陈长春进行了专访。

金地集团初创于1988年,1993年开始正式经营房地产。

2001年4月,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金地集团秉承“用心做事,诚信为人”、“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等“金地之道”的企业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地产开发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金地集团已经完成以上海、深圳、北京为中心的华东、华南、华北的区域扩张战略格局,并于2002年底完成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区域布局。

如果从规模上来讲,金地并不是一家很大的公司,但它却是一家具有高速成长、加速度最大的公司,自上市以来,已从不到8个亿的总资产发展到已经接近40个亿的资产供应额。

企业发展人才是根本      在企业的高速发展中,金地始终坚持“员工企业共同发展”的人力资源理念,不仅关注员工的业绩表现,而且关注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个人能力提升。

用陈长春的话就是:业绩和能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希望这两面相得益彰,都能熠熠生辉,并且与时俱进。

人才的素质决定企业发展快慢,做企业没有优秀的人才就不会有好的业绩。

一般的做企业有两个根本:一个是客户,第二个是企业内部人才

企业发展,要创新,就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企业合作,这就要求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展现才智的舞台,有一个良好用人机制,这样才能广泛吸纳外部人才,相应地发现、培养内部人才,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

金地一个专门的人力资源的360度评估系统,也叫人员素质测评,使的金地一个员工都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展现自我,发挥潜能。

人力资源的评估系统一方面对组织结构确定的各类职位进行分析,明确担负这些工作所应具备的素质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以此为根据配备各类人员,即人员的结构和数量要与其岗位和数量相适应,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与其所担负的职责相匹配;另一方面,以人员测评结果为依据,全面了解每个人员的素质和特点,按照人员的能力水平及特长安排与其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使每个人既能胜任现有职位工作,又能充分发挥其内在的潜力,避免出现人才能力不足或能力过剩,造成人才浪费现象。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人职系统”协调匹配,作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职匹配,协调发展

用人模式:内部培养员工企业一起成长      除了对员工的工作过程提供积极有效的指导,公司还通过对员工满意度的持续监测,来发掘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培训和辅导。

同时,在此基础上,公司的人才梯队模型,也会充分考虑到每个员工能力、潜质和兴趣。

公司提倡员工发展的“双轨制”,即”专业系列“和“管理系列”。

专业系列”:员工在自己所热爱和擅长的专业领域向深度发展,成为该专业领域的“专家”或“权威”。

“管理系列”:热爱管理工作并具有管理才能的员工,将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和专长,向“企业管理者”方向发展

为确保个人职业发展的渠道畅通和节奏稳健,员工在中基层的职位上主要以专业方向的发展为主,并适当承担管理职责。

对于有兴趣和有能力成为管理者的员工,公司将为其提供量身定造的培训和轮岗计划,以帮助员工顺利完成由专业系列向管理系列的过渡。

国内有一些企业是从外面吸纳人才,也有的是内部培养人才

金地更注重内部培养人才,因为一个人在企业里面有所发展,由三个核心要素决定:第一方面员工的基本素质;第二方面员工能力和意愿;第三方面企业的目标和企业使命。

有这三个根本点,基本条件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

一个人有意愿和能力去做一件事情,认同公司的目标,就有了不断向上的趋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培养将成为他进取的助推器,加速他成长的进程。

再加上他融入金地的团队里面,有团队文化去塑造、去影响,很快就会成长为企业方面的中坚力量,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

当然,我们也会从外面去吸纳高级人才

企业在高速发展时往往需要我们先准备人才,与此同时,社会上总是会有很多人为找不到可以发挥才能的机会而苦恼,这时,企业人才的需求找到了一个结合点,我们筑巢引凤,人才则纷至沓来。

我们所有人才都准备好的时候,我们企业也就充满怀斗志,满怀信心的搏击市场。

所以有时候从外面吸引一些人才,也是比较重要的。

在外引和内培方面我们仍然以内部培养为主,这两方面的比例大概是8:2或9:1。

用开放的态度看行业人才流出,塑造企业的又一次壮大      市场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人才快速流动的房地产业,很多地产企业会因为担心人才外流而忽视对内部人才培养,从而更加注重招聘成熟的人才

其实对于人才外流的情况,我认为企业要从整个行业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要把目光仅仅放在自己的企业上。

地产是一个很大的行业,与其让没有太多能力的人或者是没有良好文化熏陶的人做这个行业,还不如用在我们金地培养出来的有专业素质、有良好职业教育、对顾客和社会有责任感的人。

我们自己培养的人,当然希望都留住。

但如果一个人想离开公司,你要知道什么动因?什么背景?什么环境使他离开。

如果这个人出去,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企业没有给他良好的环境和空间让他去发展,你就要改善条件,让他在企业中充分发挥。

这实际上有一个信任发展选择的问题。

如果他有更好的思想,你当然要让他有更好的发展

如果是他的环境不够好的话,企业也应该有这个心态留住他,让他做得更好。

这是两方面都要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从一个方面探讨。

我们流动出去的人才很少,但是对于流出去的人,我们是从这样一个角度看的:这些人离开金地不是我们企业就变小了,而是金地的扩大。

一个出去的人都带着金地的理念,当他继续从事这个职业的时候,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去,从这点看,金地的规模更加壮大了。

跳出一个企业的经济业务范围来看,当你自己看自己的时候,有时候看不太明白,当你跳出去看的时候,反而看得更清楚了。

摆脱了原有的狭隘的心胸,然后从整体上、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看,我们会慢慢对一些问题去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毕竟我们都很年轻,需要时间让我们变得更成熟。

我相信在企业企业文化和体制非常重要。

一个人才留在企业中,都是因为企业给他提供了一个做事的平台、发展的平台,个人利益可以保证,可以实现人生理想。

企业在这些方面员工得到了满足,人才就会留在企业中,与企业共同成长。

人才是中国的希望,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每个企业要想稳定快速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金地是,其他企业也是。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