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控制性成熟三年养成大规格河蟹可行性的研究

摘 要:笔者对自然界中存在3龄以上大规格河蟹的现象以及扣蟹培育过程中性成熟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河蟹的寿命能够达到3年以上,是因为这些3龄以上的河蟹,在每次的越冬前尚未达到性成熟,经过越冬后,其性成熟因素积累被越冬环节清零,越冬过后,其性成熟因素积累从春天开始重新进行积累,直到秋天,又有了一年的生长期。由此建立了新的河蟹性发育理论,基于这种理论的推测,分析了河蟹人工性成熟控制三年大规格养殖技术研发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规格河蟹;人工性成熟控制;三年养成;越冬   河蟹是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目前存在多种不同的养殖方式,像池塘养殖、水库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湿地养殖、生态养殖、多品种混养等等。但是,两年的养殖周期却是现有养殖技术无法改变的,即第一年进行扣蟹培育,第二年进行成蟹养殖,受两年生命周期的约束,现有的养殖技术使河蟹规格无法再有大的提高。通过人工技术手段,把河蟹生长周期由2年变成3年,将会使河蟹规格得到大的提升,这在技术上能否可行和实现?笔者对当前我们公开资料介绍的、以及自然界中存在的3龄以上的大规格河蟹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扣蟹培育过程中的早熟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由此建立了新的河蟹性发育理论。根据新的性发育理论,认为把河蟹养殖周期由2年变成3年是可以做到的。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 自然界存在3龄以上河蟹的现象   无论是对河蟹生物学特征描述的公开资料、教科书、还是有经验渔民养殖户的确认还是科技文献的记载以及有关的试验证明,自然界中存在大规格3龄及以上河蟹的现象是普遍的。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水域中,每年都有一定量的大规格河蟹出现,甚至有250 g以上的大蟹,当地有经验的渔民、居民以及河蟹养殖户都认为这些河蟹最少生长了3年;公开描述河蟹生物学特征的教科书中以及相关的资料都认为部分河蟹的寿命可以达到3年;有公开资料介绍,在黑龙江寒冷的地方,河蟹能够活到4~5年;济宁吉康农业有限公司的13.3 hm2水面蟹池,在2012年出过50 kg确认是生长三年的3龄大规格河蟹,最大个体300 g左右。2013年秋天收蟹后,曾发现仍有尚未成熟的2龄蟹;在黄河三角洲的养蟹水库中,每年都有少量被认为是3龄的大蟹出现。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河蟹经过两年、甚至三到四年还未达到性成熟,使其生命能够达到3~5年、并且都长成大的个体?目前还没有见到过公开的报导和研究。如果能够解开这个谜团并加以研究利用,必将是河蟹规格养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以及河蟹生长发育理论上的重大发展。   2 扣蟹培育过程中的早熟现象   公开资料认为,河蟹的一生要蜕壳18次左右。由于环境条件的不同,其蜕壳次数略有不同,这公认的。从孵化开始到大眼幼体期间蜕壳5次,这是确定的。扣蟹阶段蜕壳8~9次左右,成蟹阶段蜕壳4~5次左右,这是大家基本认同的。另外,河蟹的最后一次蜕壳是生殖蜕壳,这也是被确定的。 作文 在扣蟹培育过程中,常常伴随着早熟现象,而且不同的池塘中出现的数量比例不同,就是说,有着很强的偶然性。我们认为是盐度、密度、营养、水质环境条件、光照时间、有效积温、管理技术等多种因素共同积累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养殖池塘、不同的养殖人员、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决定了在扣蟹培育过程中盐度、密度、营养、水质环境条件、光照时间、有效积温、管理技术等等众多因素的差异,导致了扣蟹早熟现象出现的偶然性。为了便于分析和表述,笔者在这里把这些所有能够促使河蟹性成熟因素全部合并,暂且称为性成熟因素积累河蟹只有完成这种性成熟因素积累,才能发育成成熟河蟹。   我们暂时把越冬前的扣蟹分为两种,正常的称为正常扣蟹成熟的称为成熟扣蟹。我们分析它们的蜕壳次数(从大眼幼体算起),我们假设正常扣蟹蜕壳次数是8~9次,那么成熟扣蟹蜕壳次数是几次?难道这些成熟扣蟹已经完成了它的生命周期、已经完成蜕壳13次了吗(从大眼幼体算起)?就是说这些成熟扣蟹比同一池塘养殖正常扣蟹蜕壳5~6次吗?   从技术角度和理论角度分析,在同一池塘,放养的苗种相同、几乎所有的水质因子、环境、饵料、管理、技术、光照、生长时间等等都基本相同,它们的生长速度差异不会太大,就是说两种扣蟹最后蜕壳的次数相差不会太多,更不会有5~6次之差。 从实际现象角度分析,成熟扣蟹的个体明显要比正常扣蟹个体要大,在几何尺寸上,要大出接近1/3。在重量上,成熟扣蟹正常扣蟹两倍左右,在这个生长的阶段上,正是多蜕1次壳的特征差别。   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成熟扣蟹正常扣蟹多蜕1次壳。   那么,如果我们在培育扣蟹的后期,创造条件再让正常扣蟹多蜕1次壳,可以确定,这些正常扣蟹应该会成熟变成成熟扣蟹。   换一个角度描述就是,正常扣蟹性成熟因素积累,和成熟扣蟹性成熟因素积累只有1次壳的数量之差。   但是,事实上,这些扣蟹在第二年的养殖中,要蜕壳4~6次,直到秋天才发育成熟停止生长,并非再蜕1次壳后就成为成熟蟹了。   3 河蟹能够在第二年蜕壳生长的机理分析   本应再蜕1次壳就可成熟正常扣蟹,可是到了第二年却能够继续蜕壳4~6次,直到秋天发育成熟为止。这里面有什么样尚未发现的内在规律和理论机制呢?这1次壳数量之差的性成熟因素积累是如何变成了4~6次之差的? 开题报告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不论是生长了几年的河蟹,只有到了秋天,才会发育成熟,才能进行生殖蜕壳。那么这种规律的内在机理是什么?   通过对河蟹性成熟因素积累(。

思想汇报。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