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肉碱的应用

【摘要】   左旋肉碱是一种必须营养素,其功能与活体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密切相关。左旋肉碱现已广泛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左旋肉碱临床和保健两个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左旋肉碱临床;保健。

左旋肉碱 (L—carnitine),又称L—肉碱,别称L-肉毒碱、维生素BT或音译卡尼丁,化学名称β-羟基γ-三甲铵丁酸,是一种白色晶状体或白色透明细粉。稳定性较好,可在pH3~6的溶液中放置1年以上,能耐200℃以上的高温且具有较好的溶水性和吸水性。肉碱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1905年,俄国人Gulewitsch和Krimberg从肉类提取物中发现了L-肉碱,自此以后,各国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已证实左旋肉碱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载体将长链脂肪酸从线粒体膜外输送到膜内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它是动物组织部分, 成人身体含肉碱20g 左右,可自行合成,其合成底物是赖氨酸和蛋白质,如果合成不足,可导致肉碱缺乏症,引发许多疾病。实验表明:肉碱是一种必需营养素, 其功能与活体器官和组织的代谢密切相关。人们还发现,用外源性肉碱治疗某些疾病,可改善临床症状。另有报道,将L—肉碱添加到畜、禽、水产品饲料中可提高瘦肉率。1973 年Engel 报道首例肉碱缺陷症并开始用肉碱进行治疗。1985年在芝加哥召开的国际营养学术会议上,将左旋肉碱指定为“多功能营养品”。目前左旋肉碱应用于医药、保健和食品等领域,并已被瑞士、法国、美国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为法定的多用途营养剂。

1临床应用

1.1左旋肉碱肝病对内毒素血症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左旋肉碱可缓解内毒素血症和保护肝功能

Romero—Flacon等报道一例丙戊酸钠所致的急性肝功能损害,左旋肉碱治疗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Demirdag等报道能显著减轻四氯化碳诱导大鼠的急性肝损伤,降低肝脏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坏死程度,提示左旋肉碱对早期急性肝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对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左旋肉碱改善由高压氧和慢性乙醇中毒大鼠的肝脏甘油三酯(TG)浸润,当和辅酶Q10联合应用时疗效更为显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伴高血脂,血脂增高程度与脂肪肝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有研究证实左旋肉碱能减轻高脂膳食兔肝脏脂肪变性程度,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G、极低密度脂蛋白—TG、总蛋白水平[1]。另外,左旋肉碱能有效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性脑病等肝脏疾病,但治疗脂肪肝还处于探索阶段。

1.2左旋肉碱与心脏疾病心肌组织细胞能量供应60%~80%来自脂肪酸代谢,而左旋肉碱是人体脂肪酸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足够的游离左旋肉碱可以使缺氧、缺氧心肌从无氧酵解为主回到以脂肪酸氧化为主,使心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得到恢复,同时减少有害物质在心肌细胞内堆积,从而预防和减轻心肌损伤,并提高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且副作用少。张治宇等[2]研究表明,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早期补充外源性左旋肉碱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重症患者心功能。赵明等[3]研究表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可以显著改善做心功能。同时可间接通过改善患者贫血,减轻微炎症状态,改善营养,进一步纠正心肌缺血,改善左心功能。

1.3左旋肉碱与男子不育症近年来,左旋肉碱在男性生殖生理及男科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在男性生殖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左旋肉碱与精子密度、活动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等精液参数间存在相关性,是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证实治疗弱精子症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4]。近年来还研究发现,左旋肉碱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Peyronie病等疾病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