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开展对青年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防止滋生狭隘民族主义情绪

【摘要】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部分,正确开展对青年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防止滋生狭隘民族主义情绪,是学校和社会都要时刻注意的问题。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民族主义      Rightness carries out the national spirit education to youth student,   prevents from propagating the narrow nationalism mood   Fan Hongyan   【Abstract】The national spirit is important socialism core value system part, rightness carries out the national spirit education to youth student, prevents from propagating the narrow nationalism mood, every school and society want the problem paying attention to at any tim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 National spirit; Nationalism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02—0201—03      1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1.1 爱国主义的涵义和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2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1.2.1 要教育青年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尊严,树立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气节,因为爱国主义要求人民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而奋勇献身,并使人民懂得这是高尚的追求、美好的追求。

1.2.2 教育青年投身于现代化建设,这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在当今就是要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建功立业。

再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青年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1.2.3 要教育青年从具体事情做起。

对我们的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

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符号,爱国主义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立足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对于青年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好知识和技术,为建设祖国做最充分的准备。

2 及时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动向,有针对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2.1 要及时把握青年学生思想行为动向。

青年是最敏感的,最容易冲动的群体,同时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也较高,社会经历也较为简单。

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很容易能够接触到民族主义的思想,受到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接受民族主义思想,进行民族主义的活动。

所以必须时刻关注青年人的思想动向。

另外,随着网络的发展,青年人更多的是受网络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网上抒发民族主义的情感,让社会很难把握和控制。

这就要求社会和学校积极的进行调研,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可以采取问卷的形式、座谈的形式或是其他的形式,重要的是得出结论之后根据结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发生不可预测的情况。

青年人对于任何大事件的看法都是很重要的,国家、社会、学校、老师都要时刻的注意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动向,并且适时的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2.2 有针对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有针对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是指适时的、及时的、针对不同事件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的教育

2.2.1 是在国家做出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决定之后,学校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决定。

2.2.2 是国内发生重大事件之后,学校应及时准确的发布国家关于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并能够使学生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相关事件。

2.2.3 是针对国际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学校也应该积极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引导同学正确看待问题,看到问题的本质。

2.3 “名人课堂”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

“名人课堂”是一种深受学生喜欢的,具有权威性的形势政策教育的形式。

从2004年9月开始,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以《名人课堂》方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在南昌航院《形势与政策》是必修课,主要以《名人课堂》的方式授课。

邀请地方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为学生授课,通过“网视宝”向二十几个教室同步传输播出;全部由学校教务处排入正式课表。

从2004年9月到现在,南昌航院共聘请了30多名省内外和校内外的专家、学者、研究员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例如: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聘请了湖北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做了讲座;针对青年人比较敏感的中日关系问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部副主任进行了讲座。

学生每次讲座之后的笔记和课程结束之后学生的小论文,可以看出这种以“名人课堂”的形式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效果非常好,能够使青年学生随时随地的认清形势和事物的本质,不至于情绪激动,进行不理智的活动,能够有效的防止偏激行为的发生。

3 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开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      3.1 校园文化具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

校园文化具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校园文化的建设也要按照先进文化的方向来进行。

3.2 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8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也不断地丰富和充实民族精神的内涵,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在当今还要弘扬和培育与时俱进精神、和谐共赢精神、民主法治精神、科学人文精神等时代精神

在学校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纪念活动的同时就是进行这些精神教育的关键时刻,首先,可以发挥学生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社团的作用,开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主题的活动,通过文艺的形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其次,可以运用学校校报、广播台、网站、黑板报、壁报等各种文字与电子传播媒体,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刊登民族历史、民族文化的事例,推介新时代的典型人物,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营造浓厚氛围,使学生在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情结,从而培育起强烈的民族精神

最后,充分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纪念日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开展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主题活动。

4 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4.1 防止狭隘民族主义滋生,必须加强校园网建设

互联网的特点决定必须加强学校网络的建设

互联网上信息十分繁杂,而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民族主义的许多言论就是首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

互联网这样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各种组织和团体利用的对象。

狭隘民族主义者也把互联网作为渗透、煽动和破坏的重要工具,借助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贴等多种方式,散布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论,煽动民族主义的情绪破坏正常社会秩序。

另外许多民族主义的活动也是通过互联网组织的。

互联网是各种民族主义思想和言论传播的载体,是民族主义思想和活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重要方式。

因此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防止滋生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必须加强校园网建设

建设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是各个大专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4.2 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校园网民族精神教育的又一重要的途径和渠道。

要利用校园网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特别是发生重大问题或是国家有重要的政策出台的时候,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要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不利于民族精神教育的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16号文件教育部共青团颁布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对校园网建设提了具体的要求。

因此在利用校园网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按照《意见》进行校园网建设,使得校园网能真正的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

例如: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一新概念,校园网就应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4.3 要时刻加强校园网的管理。

建设校园网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对其加强管理。

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4]所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团组织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是推动高校校园网络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是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互联网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体现社会信息化进程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高校校园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弘扬主旋律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全面服务大学生的重要平台。

同时掌握校园网舆情,引导网上舆论。

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团组织和高校要主动工作、正面引导,形成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上舆情收集反馈机制。

加强校园网舆情研究,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准确把握本地区高校校园网整体舆情动态;及时了解舆情信息,密切关注校园网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各高校都要组建一支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综合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全面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使校园网能真正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方式。

4.4 专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站、频道、网页,防止狭隘民族主义的滋生

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要有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的网站。

其中要包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典型人物及事迹的介绍和学习,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的介绍和分析,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的介绍和分析,临时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追踪和分析。

这样内容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网站,能够使学生明确党和国家所提倡的民族精神,使学生正确的看待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正确的分析形势和政策。

学生在浏览网站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民族精神教育

学校在建设民族精神教育网站时可以借鉴互联网上已经有的关于民族精神的网站,如:中华民族精神网就有民族精神、中华英雄、中华概况等栏目;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也是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网页。

校园网也可以采用链接的方式,链接互联网上的民族精神教育网站,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防止滋生狭隘民族主义。

同时也能够在学生中间“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5]      5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      5.1 要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

国家高度重视对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16号文件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党团组织正确的引导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

文件要求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

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使其在发生重大事件的过程中不至于发生过激行为,并且能够帮助其他学生消除过激思想和行为。

另外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5.2 利用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

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学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党领导下的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组织者。

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大学生特点,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学生会、研究生会要能够针对发生的敏感事件组织开展讲座和其它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事件的本质和发展状况以及国家的政策和态度。

如果在大学生可能发生如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的过激行为的时候,学生会研究生会,要及时的与学校领导联系,并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劝阻活动,这样才有利于防止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过激行为。

5.3 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正确的引导青年学生的过激行为。

要依托班级、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

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选拔大学生骨干参与学生公寓、网络的教育管理,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

”[1]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的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自觉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班集体的要求。

从而避免个人偏激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3][4][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