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运动对大鼠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心血管神经调节

摘要:首先对心率变异性(HRV)和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测试分析方法进行了选取和改进,然后以正常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比较尾动脉血压、脉搏、左室内压、心肌收缩力、心率变异性、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等指标在8周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大鼠和和安静对照组大鼠之间的差异,旨在分析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为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发生改变提供实验证据。

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运动大鼠心肌出现肥大、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心交感神经介导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升高、心迷走神经介导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未受影响、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变异和心迷走神经紧张性变异程度均增加。

研究结果提示,长期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调与对抗关系在一个更高的功能层面上建立新的平衡。

关键词:有氧运动心血管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   中图分类号:G8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41—05      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训练和健身锻炼可以改善心血管及其支配神经的结构和功能,既往研究较多关注心肌结构和心脏泵血功能,而较少研究自主神经心血管调节功能的影响。

由于心电和血压动态监测及分析技术的进展,使得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和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arterial 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为主要工具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在临床应用中得以发展,但HRV和BRS应用于体育领域起步较晚,国外较早的研究见于1989年,国内较早的报道见于1997年,而且国内一直发展缓慢,只是在近两年逐渐引起体育界的重视,出现少量报道,但实验性研究不多。

而且现有研究中,对于HRV和BRS的测试及分析方法也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甚至相互矛盾。

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首先对HRV和BRS的测试及分析方法进行了选取和改进,然后以正常大鼠为实验对象,观察比较尾动脉血压和脉搏、左室内压和心肌收缩力、心率变异性、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等指标在8周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大鼠和安静对照组大鼠之间的差异,分析长期有氧运动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为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状态发生改变提供实验证据。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两月龄,体重183~214g(合格证号0050484,级别SPF/VAF,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分笼饲养,每笼5只,自由进食进水,自然光照,室温22~29℃,相对湿度55%~65%。

1.2 实验方法   (1)实验动物分组与训练安排   大鼠适应性饲养3d后,按体重排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8周有氧运动组(简称运动组)和安静对照(简称对照组)。

对照组:为正常笼内生活,不施加运动干预。

运动组每日训练的同时,下水浸湿后即捞出,吹干。

运动组:游泳池水面面积1.13m2,水深60cm,水温(33±2)℃,每个泳池分配5只大鼠

游泳训练共持续8周,每周训练6d,休息1d。

训练分3个阶段:①第1周为适应性训练,逐渐增加游泳时间,使第1周末游泳时间达到1h,第2~3周每天游泳1h;②第4~5周每天游泳1.5h;③第6~8周每天游泳2h。

(2)尾动脉血压、脉搏和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测试   1)测试仪器:BESN—Ⅱ型多通道动物无创测压系统(南京德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系统硬件包括多通道尾动脉测压仪、脉搏传感器和加压尾套、尾部加热器、动物固定盒及放置架、计算机监控和分析系统。

2)实验操作步骤:①清醒安静状态下尾动脉血压和脉搏的测定。

正式测试前2周每日按实验方案对大鼠进行测试1次,让大鼠熟悉测试过程,避免正式测试时产生应激反应。

测试当天,在大鼠清醒状态下,测定尾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连测3次,取平均值。

环境温度(25±1)℃,恒温水浴温度(40±1)℃。

②清醒状态下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的测定。

大鼠装入固定盒,在水平体位连续测3次血压心率,间隔15~20s。

休息3min后,将大鼠尾部固定,头部抬高50°(正立位倾斜应激),监测3min内的血压心率,间隔15~20s。

休息3min后,将大鼠尾部固定,头部降低50°(倒立位倾斜应激),监测3min内的血压心率,间隔15~20s。

3)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计算:首先获得大鼠清醒安静状态下的心率(HRrest)和血压(BPrest),然后将体位变化过程中采集的心率血压信号进行分类,剔除收缩压和R—R间期变化方向不一致的数据,将收缩压和R—R间期同步增大的数据用于计算压力反射心动减慢指数(反映血压升高反射性引起心率下降时的压力反射敏感性),而收缩压和R—R间期同步降低的数据用于计算压力反射心动增快指数(反映血压降低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时的压力反射敏感性),全部数据用于计算压力反射总体敏感性

BRS相对值=(△HR/HRrest)/(△BP/BPrest)   BRS绝对值rest=△HF/△BP   (3)心电图监测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1)心电监测:大鼠经15mg/mL的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0.0025mug体重),仰卧固定,标准Ⅱ导联心电监测。

电极放置位置:左前脚接负极,右前脚接正极,右后脚接参考电极。

连续采集2~3min心电信号,并导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心电信号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ECG数据剔除早搏和异位搏动后,导入SA—HRV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频谱分析频率范围划分标准是:VLF(0.04~0.1Hz):LF(0.1~1Hz);HF(1~3Hz)。

(4)左室内压和心肌收缩力   1)手术方法:大鼠经质量浓度分数为30mg/mL的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1mL/kg体重),仰卧固定,颈部正中切开,分离右侧颈总动脉3~4cm,在近头端穿线结扎,动脉夹钳住近心端,在头端结扎线下0.5cm处动脉壁上剪口,5~6cm聚乙烯导管与压力换能器相连,内充肝素,外涂石蜡,顺右颈总动脉插向左心室,注意生理记录仪显示器的动脉压力波形,当波形变高尖时,即为心室内压波形,固定插管后开始记录1min的心室内压波形。

2)测试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舒张末期室内压(EDP)、室内压最大值(PEAK)、室内压上升段最大变化率(dp/dtmas)、室内压下 降段最大变化率(dp/dtmas)。

(5)心脏重量指数   开胸快速取出心脏,留取全心,4℃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于,精细天平称重。

心脏重量指数=心脏全重×103/体重      1.3 统计分析   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显著性水平取P0.05),而心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mas和dp/dtmas均高于对照组大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运动组的压力反射心动增快指数(绝对值和相对值)高于对照组压力反射性心动减慢指数(绝对值)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norm均高于对照组大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有氧运动压力反射敏感性的影响   动脉压力反射是以心血管内的压力、机械和容量感受器兴奋为引发机制的一系列反射的总称,它是调节血压变化的重要神经负反馈过程,因此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是评价自主神经心血管调控能力的一个良好指标。

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BRS)是指血压变化(△BP)引起心率变化(△HR)的敏感程度。

以△HR/ABP计算。

经典的BRS检测是通过物理学(Valsalva法、Cuff法)或药理学的方法诱导血压波动,同时观察心率的对应变化,但是传统方法导致的血压变化通常超越正常的生理变动范围,这种状态下的压力反射机制可能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存在明显差异,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而本研究以体位变化作为诱导血压波动的方式,这是一种自发性反应,是在正常的生理变化范围内测量BRS,因此可以在稳定状态下真实地评价心血管压力反射敏感性

本研究应用“压力反射性心动减慢指数”和“压力反射性心动增快指数”分别评价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功能,避免了只计算“压力反射总体敏感性”可能会掩饰运动训练对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产生不同性质或不同程度影响的缺陷。

在计算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时,还应考虑绝对值和相对值的区别,否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Negrao C.E.等的研究认为,有氧运动可能会导致副交感神经介导的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该结论的得出是以“绝对值”为基础的。

Negrao C.E在研究中没有考虑到两组实验对象之间基础心率和基础血压的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压力反射敏感性的不同。

所以在计算压力反射敏感性时应该用相对值代替绝对值,即用(△HR/HRrest)/(△BP/BPrest)更合理。

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相对指数,研究发现运动组的“压力反射心动增快指数”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虽然“压力反射性心动减慢指数”的绝对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相对值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提示,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交感神经介导的压力反射心动增快敏感性,而对副交感神经介导的压力反射心动减慢敏感性影响不大。

3.2 有氧运动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心率变异性(HRV)是指逐次心跳间期之间的微小变异。

具体表现为每个心动周期时间上的不规则变化。

HRV信号中蕴含了有关心血管调节的大量信息,对这些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可以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动的紧张性波动、均衡性及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因此,HRV检测已经成为临床定量分析自主神经功能的常用方法。

近年来,对HRV的性质也有了更确切的认识,HRV反应的不是自主神经的紧张性,而是自主神经调节活动的波动性变化。

紧张性是指神经传出冲动频率的大小,而调节波动性是指传出冲动频率的周期性变化。

因此,HRV代表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紧张性的变异,大量研究证实,紧张性变异增大是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增强的一种表现。

本研究运用频域分析法,比较了运动大鼠和安静对照组大鼠HRV各参数间的差异,结果发现运动大鼠的TF、VLF、HF和VLFrest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大鼠(P0.05),说明长期有氧运动可以使心率总体变异性增加(TF增高),同时迷走神经紧张性变异增大(HF增高),交感神经紧张性变异增大(VLF和LF增高),提示自主神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功能增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一个较高的功能层面上达到新的平衡(LF/HF不变)。

3.3 有氧运动对心脏重量指数、血压心率、左室内压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既往研究发现长期运动可以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变化,表现为心肌肥大、安静心率血压降低、泵血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等。

本研究在8周中等强度游泳运动大鼠身上也发现类似改变。

运动大鼠的心脏重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max、|—dp/dtmax|和|EDP|在运动大鼠明显高于对照组

上述研究结果说明8周中等强度游泳训练后,运动大鼠的心脏功能明显提高。

运动大鼠心脏功能的提高与心肌肥大导致的结构性改变有关,同时也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善密不可分。

4 结论      有氧运动大鼠的心脏产生结构和功能上的良好适应,表现为心肌呈现生理性肥大、安静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

有氧运动大鼠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增强,表现在交感神经介导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增强,迷走神经介导的动脉压力反射敏感性未受到影响,交感神经紧张性变异和迷走神经紧张性变异的程度增大。

提示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两者对心血管调节功能均增强,并且在一个较高的功能层面上达到平衡,这种平衡状态的重建可能是有氧运动促进心血管健康的自主神经机制所在。

[编辑 郑植友]。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