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背景下长白山地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在高校转型的背景下,针对长白山地区高等院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提出适合长白山地区特点的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结合长白山地区高师院校教育资源的特点和高师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的实际情况,尝试提出适合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通过结合长白山经济发展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培养、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相结合、建设适合长白山地区生物技术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适合长白山地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要素。

毕业论文网 /2/view—12878262.htm  关键词:转型长白山地区生物技术创新人才   2014年6 月国务院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此次转型要求一些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和实操技能,将学生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等一并转型

近年来,长白山地区曾经炙手可热的生物技术专业因为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导致就业率持续走低而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高校力求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突破,这既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又为生物技术专业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发展动力。

因此,无论从高校特色兴校之路看,还是从生物技术自身专业长远发展看,探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长白山地区生物技术专业的现状   目前长白山地区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实施学术型高等教育,偏重理论和基础研究,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为主,虽意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但普遍又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单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粗放、趋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不够,毕业生到岗工作后难以胜任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加剧了用人单位的报怨和不满,导致就业率走低[1]。

究其原因,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难辞其咎,她早已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格格不入。

2 长白山地区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W根据国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标准,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人才培养活动为本体,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等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素质结构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2]。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两要素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

2.1 结合长白山经济发展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以自身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为优势, 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相对细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为例,通化市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医药高新区、中心城区和县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把通化建设成为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东北东部中心城市和国际医药健康名城”,结合长白山地区高师院校教育资源的特点和高师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的实际情况,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合通化地区及周边省市的医药、教育、经济等部门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泛的生物技术科学文化和优良的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着力培养学生生物技术、药物检测等方面的实践技能,源源不断的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一大批能积极发挥所长的大学生

2.2 国际化培养、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借鉴欧美国家在应用技术型大学上的办学经验,走产学研合作道路,校企深度合作。

例如生物技术专业与区域相关企业单位签约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在校内建设适用于学生实践的日光温室基地、长白山植物开发应用基地、长白山产品研发车间等,校内实训期间由相关企业负责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行业指导,校外实习则要注重与对口企业单位提供岗位的无缝对接,并将行业指导形成制度,全方位培养“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3]。

2.3 建设适合长白山地区生物技术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发挥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的根本办法,教师作为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直接授予者,教师的专业水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质量。

高校需对地方社会需求作出灵敏反应,引进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请进来,走出去”,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学习经验,有的放矢、细化环节,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在抓好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应该做好科学研究工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长白山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3 长白山地区创新人才培养的展望   我国长白山地理位置特殊,气候类型复杂,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对长白山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培养当地紧缺型人才,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必将为长白山地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1—8   [2]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等教育,2011(1):127—129   [3]李婷.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12(2):192—193   作者简介   冯颖(1983—),女,吉林省通化市,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长白山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研究。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