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常见林业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摘要:在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林业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我国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人工林面积飞速增长的背景下,由于树种单一导致林业植物病虫害情况愈加严重,林木免疫力显著降低。

现文章主要针对林业植物兴安落叶松白桦蒙古栎常见的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以期为林业植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林业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26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4—000—01   导致林业植物出现病虫害的原因众多,林业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植物抵抗力下降、新型病虫入侵、种植人员病虫防治技能不够专业、无法及时树木植物进行检疫都是导致林业植物病虫害多发的原因。

林业植物病虫害的出现严重阻碍着林业发展,因此针对常见林业植物病虫害进行研究对于林业植物正常生长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兴安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兴安落叶松幼苗成长时期十分容易受到立枯病的影响,在成林后又会频繁出现早期落叶病与西伯利亚松毛虫。

现针对兴安落叶松病虫害防治进行研究,以立枯病与西伯利亚毛虫为例对兴安落叶松病虫害防治进行论述。

1.松苗立枯病   导致兴安落叶松出现松苗立枯病的病原是丝核菌与多种镰刀菌,松苗立枯病的症状主要为:种腐型,种芽在未露土的情况就出现腐烂死亡;梢腐型,幼苗在出土后,叶尖端变为褐色,钩头腐烂;猝倒病型,幼苗在出土后接近地面处呈水渍状腐烂,幼苗猝倒死亡;立枯型,幼苗在出土2个月后幼根被腐烂,苗木直立干枯死亡[1]。

松苗立枯病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种植兴安落叶松的过程中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性能佳,土地肥沃的土壤进行育苗。

避免使用曾用于种植棉花、蔬菜等作物的土地作为苗圃。

选择天气晴朗时期播种。

第二,选择质量合格种子,做好催芽、播种、揭草、排涝、旱灌等工作,以保证幼苗整齐。

第三,在播种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在苗床中播散药土,药土配比可以选择合适的敌克松、苏农等进行配置。

第四,幼苗如出现病害则可以施用上述药土。

在施用药土或药液过程中注意以十天左右为周期施用,总共施用2—3次即可有效抑制病害出现。

2.西伯利亚毛虫   在东北区域西伯利亚毛虫对兴安落叶松的危害大多为一年一代,每年春季温度上升至5—10摄氏度时为危害高峰,尤其在天气干旱时大量爆发[2]。

防治西伯利亚毛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日常害虫情报检测工作,尤其是干旱时期需要定期对虫口密度进行密切监控,做好完善的防虫措施。

第二,西伯利亚毛虫处于卵期可以使用赤眼蜂或平腹小蜂,处于幼虫时期可以施用青虫菌、敌敌畏等药物,在成虫时期可以使用性外激素等来进行诱杀。

第三,引进益鸟捕食幼虫成虫,例如大杜鹃、喜鹊、大山雀等。

二、白桦病虫害防治   白桦幼苗期间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立枯病,其中根腐型与猝倒型为最为常见的病害幼苗患上该病害死亡率达到30%—60%。

导致白桦出现上述病害的原因包括土壤排水工作欠缺、土壤湿度过高、苗木生长状态低下。

针对这一情况白桦常见病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止:第一,在幼苗出土三分之二后每周进行药剂喷洒,可以选择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硫酸亚铁溶液,在配比溶液过程中要注意配比度,若干种药剂可以交替使用。

在7月中旬后以十天为周期进行定期喷洒[3]。

第二,如发现白桦出现立枯病则需要第一时间拔出病害苗木,集中烧毁处理,同时在进行药剂补喷连续15—20天,直至病害症状消失。

第三,秋天雨季来临需要妥善处理好排水工作,避免土壤给水,土壤湿度过高。

第四,白桦虫害方面主要有金针虫、象鼻虫等,防治虫害幼虫是关键时期,如发现虫害则可以使用合理配比的辛硫磷进行根部浇灌。

虫害处于成虫时期可以使用灯诱或网诱的方式来进行集中处理,进而降低虫口数量与密度。

三、蒙古病虫害防治   蒙古栎的病害主要分为树干与树根部位的病害,其中树干部位的病害即为心材白腐,树根部位的病害为根朽病。

第一,心材白腐。

蒙古栎出现心材白腐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真菌的侵害,蒙古栎在受到病菌侵害后树干内部会出现反生腐烂的情况,同时腐烂处还会向四周呈现扩散状态,直至树干被完全腐蚀,更有甚至树木的树枝、顶端也会被真菌感染,从而导致蒙古栎最终死亡。

并且,蒙古栎的心材白腐是一种会扩散的病害,细菌会通过枝条端口、火烧上、天牛虫等其他途径侵害其他健康蒙古栎。

病菌进入树木前期树干颜色会出现淡暗色,并且伴随着相应的白色斑点,纤维量也随之增多,最终形成窝状。

树干在被病菌入侵后木质会出现一种密集小孔组成的海绵体。

蒙古栎心材白腐没有切实有效的预防手段,当蒙古栎收到病菌侵害后如果要有效抑制病菌扩散就需要彻底清除已经感染病菌的树木,定期燃烧枯枝烂叶,降低病菌入侵的概率。

第二,蒙古栎根朽病。

蒙古栎根朽病的病原体为密环菌类,该类真菌一般在腐败的枝叶残体中赋存,在风吹后传播附着在其他蒙古栎的腐烂组织上,从而导致病菌入侵并朝着根部发展,同时在根皮部从内到外形成黑色菌落。

当外界气候环境合适时更加会立即繁殖形成榛环菌。

近几年来蒙古栎出现频率较高,并且爆发规模较大,因此应该更加重视蒙古栎的防治

第一时间清理腐败的树桩根须等,在维护过程中尽量留下根系,避免导致机械损色。

及时清理杂草,严格控制传染源,控制菌体传播。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林业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的系统工作,其涉及到树木种植过程中的播种、生长、成年等个阶段。

不同林业植物的常见的病虫害均不相同,在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过程重要针对树木的特性与生长情况来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相互配合,以将植物病虫害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郑红梅.浅谈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的内容体系[J].中国农业信息,2015,(16):131—132.   [2]吕晶.论东北地区白桦苗木移栽和抚育工作的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学,2013,(10):137.   [3]赵鹏武,海龙,宋彩玲.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倒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03):173—177.   作者简介:段海博(1981—),男,汉族,河北唐山人,大专,助理工程师,呼伦贝尔市柴河林业局,研究方向:林业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