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光谱

王光普,曾是甘肃省庆阳市一位普通的中学美术教师,后来却成为民间美术收藏界几乎无人不知的人物。他长期生活在庆阳农村,从1958年开始收藏和研究民间美术品,在半个多世纪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拜访过5000多位民间艺人,举一人之力收藏了近10万件有价值的民间美术品,涵盖了民间美术的不同门类,并自办民间美术陈列馆,藏品之宏富,在中国当代民间美术收藏史上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王光普被誉为“甘肃民间美术研究、收藏的拓荒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

王光普自觉地将收藏和研究民间美术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人生使命,虽九死而无悔。他身患癌症,却在两次手术后至今依然坚持民间美术的收藏和研究工作,并多次将自己的藏品捐献给甘肃省内外的大专院校或博物馆,成为社会共享的一笔宝贵财富和文化资源。

甘肃民间剪纸的研究。

民间剪纸王光普的收藏和研究重点之一,从他的诸多著述中可以看出,王光普甘肃民间剪纸的历史源流、分类、风格、其体现的思想观念、图文释译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尤其是对甘肃民间剪纸体现出的思想观念的研究,涉及面广,研究细致。

王光普认为,甘肃民间剪纸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有四类:

第一类是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观念。在考察中,王光普发现,天水和平凉、庆阳一带的民间剪纸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形象。其中,蛙、蛇、鱼、蜥蜴、龙几种动物显得尤为特殊,关于它们的剪纸作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用途非常广泛。民间剪纸中这些动物形象是活动于黄河上中游地区的原始先民们的图腾崇拜观念在人类群体意识中的历史遗存,而这些图腾形象本身也说明了在远古时期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境况。

在天水一带的民间剪纸中还存在着一些人面蛇身、人头龙身、人面蛙身等半人半兽的奇特形象。在甘肃民间传说中,伏羲、女娲出生于天水境内,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后稷则是人面鱼身的形象,他们是当地人世代敬奉的人类始祖神,据此,可以认为甘肃民间剪纸中这些半人半兽的形象渊源是当地远古时期的祖先崇拜观念。

第二类是生命崇拜和生殖崇拜观念。甘肃民间剪纸是劳动群众在农耕和游牧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命崇拜和生殖崇拜始终是甘肃民间剪纸的两大主题。根据甘肃民间传统习俗,在农历“立春”和“惊蛰”之日,民间妇女要剪“鹿头花”。这是一种生命树与鹿头组合而成的图案,出现在“鹿头花”中的动物纹样不仅有鹿头,还有虎头、牛头、猪头等。在甘肃民间剪纸中普遍存在的“鹿头花”,表现的就是生命崇拜和生殖崇拜的传统观念。

甘肃民间,表现生殖崇拜观念的剪纸多作婚俗庆典装饰之用,俗称“喜花”。王光普将这种剪纸大概分为五种类型:一是借飞禽、昆虫对花的动作,如“蝶菜花”、“鹤探莲”等,表示男女之间的情爱;二是借抓髻娃娃骑山石、坐塔、站莲等表示男女之间的情爱,或借助一些动植物捧献娃娃的内容,如“莲生子”等,来表示对新生命的期望;三是借鱼儿与莲的组合,如鱼钻莲、鱼咬莲等表示男女之间的情爱;四是借多子之物,如青蛙、石榴等形象表示对“多子多福”的期望;五是借“神鱼瓶”、“盛鱼盆”等形象表示女性受孕、产生新生命的祝愿。

第三类是趋吉避凶观念。陇东民谚曰:“窗花心中话,手高话语多。里外都唱戏,戏戏讲吉利。”以剪纸寄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种例子在甘肃民俗中不胜枚举。过春节时剪“送穷花”希望送走贫穷,迎来富足;过端午时剪“驱五毒”,希望驱除毒物,洁净平安;婚礼时剪“喜花”,希望新人恩爱和睦,早生贵子;做寿时剪“寿花”,祝福老人福寿双全,晚年幸福;若遇久旱无雨,会剪“祈雨青蛙”;若是久雨不晴,会剪“扫天婆婆”。群众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得风调雨顺,物产丰收。若是家里有了病人,人们就要剪“送病娃娃”,希望送走病魔,恢复健康……。

第四类是阴阳哲学观念。王光普列举了四种剪纸图式来说明甘肃民间剪纸中体现出的阴阳哲学意识:其一是表现男女结合的图式。以男为阳,以女为阴,通过一男一女两个人物的组合,体现阴阳结合、生命永继的道理。其二是表现男女一体的图式。以兼具男性符号和女性符号的“阴阳娃娃”体现“阴阳一体、对立统一”的观念。其三是表现生命崇拜内容的图式。以多种多样的生命之树与充满活力的动物、花草形象,表现出对生命的繁衍生息以及天地运转、四季轮回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和歌颂。其四是表现太极八卦的图式。

另外,通过取其谐音、查其比拟对象、符号分析、结合民谚理解对民间剪纸图纹内涵进行释译也是王光普民间剪纸研究的工作重点之一,他在这方面也成绩不菲。

甘肃民间脸谱和傩面具的研究。

民间脸谱面具是同一种文化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原始的巫术信仰的产物,其起源均可追溯到石器时代。面具在人类历史上起源极早,甚至要早于鬼神观念的产生。关于傩面具的起源,王光普认为,在史前时期,当鬼神观念产生之后,先民们为了假神灵之威以驱逐危害人类的恶鬼,就借助面具来装扮神灵、沟通人神,这种面具就是傩面具。要震慑、吓跑恶鬼,就必须要显得比恶鬼更凶猛,因此,傩面具大都是狰狞凌厉的形象,给人以特殊的视觉震撼力。

在所有的民间面具中,王光普着重收藏和研究民间面具面具是傩的一种标志,被视为是鬼神或祖先的符号化,担负着沟通人神的中介作用。

从用途上看,王光普甘肃面具分为进行傩事活动如消灾驱邪、闹社火、演傩戏时用的面具和镇宅面具两类;从材质而言,甘肃面具有木制傩面、纸筋傩面、金属傩面、陶塑傩面、葫芦傩面、玉制傩面、树皮傩面、布贴泥塑傩面、毛毡傩面、牛皮傩面等10多种;从民族和地域差异上分类,甘肃各地的傩面具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陇东兽脸面具和甘南藏族面具

关于甘肃民间脸谱王光普认为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专门用于泥塑像面部彩绘的图谱,也称“神像底谱头册”; 一类是继承秦腔、陇剧、京剧、豫剧等传统戏剧艺人传授的勾、描、涂等技法绘制出的具有固定程式的戏剧脸谱;还有一类是民间社火脸谱与傩面具制作图谱。

王光普还对甘肃面具傩面脸谱的造型特点做了研究和总结。甘肃面具傩面脸谱的外轮廓多呈现动、植物或器皿形象民间艺人意在以这种奇特的方式来说明傩神的身世背景,突出其变幻莫测的诡异法力或其性格特点;有一些傩面具傩面脸谱会出现在同一张脸上,塑造出几个面孔或呈现一个傩神有几张脸的奇特现象;陇东面具傩面脸谱还存在着对同一对象在不同情况下做不同造型的处理手法。陇东面具傩面脸谱的造型手法奇特而又多样,显示出民间艺人自由、丰富的想象力和无拘无束的表现意识。

多样的装饰手法和造型手法共同构成了陇东面具傩面脸谱的独特面貌,使其成为中国傩文化面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光普陇东面具艺术曾经给予了高度评价:

豳地傩面陇东人民智慧的结晶,被学者视为“神的面孔,人的品格”,被戏剧研究者称为“中国戏剧脸谱的活化石”。

甘肃陇东皮影的研究。

甘肃皮影戏是国内较早成型的皮影戏之一,据说明朝万历年间,甘肃皮影曾传播到河北省涿州地区,后进入北京,成为北京西城派皮影的前身。清朝至民国初年是甘肃皮影的兴盛期,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衰落。

王光普在考察中发现,甘肃皮影戏主要流行在甘肃陇东、陇西、陇南一带,其中以陇东地区的皮影为主。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地区各县,集中于陕、甘、宁三省接壤的三角地带,特色鲜明。

陇东皮影雕刻精细,风格古雅,总体具有头大身小的特征,其他环境衬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假山屏风等多被缩小表现;外形简括,注重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采用正侧面造型和散点透视手法表现人物形象;人物造型有生、旦、净、末、丑五大类,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人物的服装造型呈现出传统戏曲人物服装造型的特征;采用中国民间年画浓墨重彩的着色方法,以固有色平涂分填,只用纯色点染,以石红、石绿、石兰、藤黄为主色,兼用少许蓝色、黑色,一般以黑脸代表性格忠诚,红脸代表性格刚烈,花脸代表性格勇猛,白脸代表性格奸诈。

陇东皮影戏演出也有着其禁忌和习俗。王光普对此也进行了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他发现,陇东的影戏团和秦腔剧团,敬奉的是“影戏始神庄王爷”;雕镞陇东皮影一定要用牛皮,所以当地人又称皮影为“牛皮影子戏”;陇东皮影戏在演出之前要在帷幕外面罩一层大红纸或黄裱纸,意在敬重“三皇五帝的脸面”;在演出之前,艺人们往往要在院落门口、堂屋之内正堂处悬挂某个辟邪除恶之神的替身“神柱子”,如“于儿神”、“马猴”、“八卦神”等,以求趋吉避凶;皮影戏在上演正戏之前,还要先演一些富有宗教色彩的例戏,如“天官赐福”、“八仙祝寿”等,这也是艺人祈求吉祥的活动。

在各种皮影角色中,最古老、最奇特的是传世的神怪皮影,这些皮影因为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和技艺信息而显得弥足珍贵,由于年代久远,一些神怪皮影的身份已被人们遗忘,王光普在几十年中收集了大量的神怪皮影,经过细致的考证,将它们的身份一一辨明,做出释译。他在《陇东神怪皮影中华艺术一绝》一文中,将陇东神怪皮影归纳为10种类型:远古神话传说皮影,如“刑天神”、“八卦神”、“人面鱼”等;玉皇大帝及天宫诸神皮影,如“玉帝出巡”、“雷公”、“虎神”等;民间俗神“云朵子”,由五色彩云与民间俗神组合而成,表示神仙从天而降;奇禽异兽皮影,如龙、凤等,为民间传说中的瑞兽祥鸟,象征吉祥幸运;精怪皮影;兽战皮影皮影道具,兽战皮影如“马战”、“兽战”、“驼战”等;皮影道具有牛车、推车等;皮影戏大景片,简称“大片”,由几个小片组合而成,表现一折戏中主要故事情节的背景场面;龙宫水族皮影;水陆道场皮影;地狱、阴间皮影

王光普解释皮影的角度颇具创新性,他在学术研究和民众理解之间搭起了一座桥,使皮影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能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关注。无论是从资料信息的角度还是从保护皮影、留存手艺的角度上讲,都是很有价值的。

甘肃民间雕刻的研究。

王光普提到的甘肃民间雕刻主要有石雕、砖雕、木雕三大类。它们散存在穷乡僻壤、荒野山沟中,成为农家人们信赖、崇拜的对象。

王光普总结,甘肃东部的民间石雕主要有石人和石兽两大类。其中,石人的形象主要有黄帝神、九头神、句芒神、孙悟空、钟馗、雷公等,群众希望通过他们的神圣威力降妖除魔,保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石兽的主要形象是虎、狗、罴、猴等动物,人们称之为“瑞兽”,王光普将“瑞兽”分为镇庄兽、镇墓兽、栓娃兽、拴畜兽、送病兽、压山兽、陈设兽等类型。镇庄兽、镇墓兽、压山兽多是蹲式,一般高1.8~3尺,昂首,挺胸,圆睁双眼,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概;送病兽均为卧式,一般高为1尺以下,卧而不倒,昂首窥视,大有蓄力跃起的动势,一般放在病人身旁或墓穴的棺木头边,让它们吃掉来犯的毒虫、妖物。在甘肃陇东,拴娃石又名“小石狮娃”、“石猴”、“炕头石兽”,搁在农家室内的炕头上,用红绳一头拴在幼儿身上,一头拴着小拴娃石。农家妇女用石兽拴娃娃,除怕娃娃摔落地上外,本意是用拴娃石拴住娃娃的“命”、“魂”,有辟邪祈福之意。

甘肃境内的砖雕陇东和临夏两处最具代表性。陇东砖雕与陕西、山西、安徽等地的砖雕艺术一脉相承,题材内容一般是传统意义上的吉祥图案,较多地保存和继承了我国传统砖雕的题材和样式,风格古朴厚重,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王光普陇东砖雕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并对陇东传统砖雕技艺的传承情况进行了大量深入考察,对许多老艺人进行了走访和了解。

临夏砖雕甘肃砖雕的代表,在国内享有盛名。临夏古称“河州”,因此临夏砖雕也称为“河州砖雕”。民国时期是临夏砖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可谓名匠辈出,佳作众多,其风采可见于马步青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修建的私人官邸——东公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临夏砖雕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甘肃木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王光普甘肃境内现存的民间木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群众家中陈设和敬奉的民间诸神木雕像,如财神像、福神像、钟馗像等,多以松木、黄杨木、红木等珍贵木材雕刻而成,可传承数代,是名副其实的“传家宝”;另一类是上古始祖神雕像,如伏羲像、女娲像、轩辕黄帝像等,用各种质地坚硬、木纹细腻的树根雕刻而成,一般被群众供奉在家族祠堂里,与家族祖先一起接受供奉,这也是王光普所说的“根雕”。 相关热词搜索: 光谱文化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