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笃放大 2013年第13期

虽说展品形式的多样、媒介的多样会给策展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黄笃仍然在展览中尽量安排一种关系在里面,包括作品作品的关系、作品与空间的关系。

下载论文网   据策展黄笃所言,平行展的“放大”主题和威尼斯双年展总主题“百科全书的宫殿”是一脉相承的,其中暗含了对双年展总主题的补充、深化和升华。

所谓“百科全书的宫殿”,这个概念来自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美国宾州汽车修理业主马利诺·阿瑞提在退休后, 蒙生的一个乌托帮似的创意,他设计了号称“世界百科全书的宫殿”的大楼图纸,并希望这座大楼将会成为一种新概念的博物馆,这整个楼房能够容纳人类所有的创造品,囊括各个领域的发明创造。

这与此次威尼斯双年展的构思一拍即合,总策展人马西米诺·季欧尼期望将威尼斯双年展的平台打造成“马利诺·阿瑞式的宫殿”,旨在将世界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同一地区集中表现出来。

而“放大”主题也正是由这一思路衍生出来的。

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世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放大,将其突出展示,正是响应了“百科全书的宫殿”的号召,表现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黄笃指出,“放大”其实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和主题有点联系,都是广泛性的东西;另一层是,用“放大”的概念,是为了强调中国艺术自身微观的东西,用一个整体的面貌呈现出来,这也是做这个展览的出发点。

而“放大”也不仅指自身,还指使图像、声音、功能等变大,更体现在视觉艺术上,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是艺术语言与观念的呈现,是一种主体精神的显扬。

其实,所谓的“形神之争”一直存在于中国艺术创作之中,然而这种争斗却是积极的,两者都在斗争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强的力量。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年轻的艺术家们正是在这种存在已久的中国文化传统存在的冲突中、矛盾中,试图重新建构新的艺术语言,来展现当代艺术的精神。

平行展“放大”共邀请了19位艺术家参展,既有著名艺术家徐冰的新录像《地书》、张洹的行为摄影《为水塘增高一尺》,也有来自海南的“拆了旅行社”小组(翁奋、文武、黄学斌)的介入性地域性社会文化的作品;既有著名画家毛栗子的抽象画,也有年轻画家苏轲、杨帆、耿旖旎、侯晓威、李华、刘正勇、孟思特、张凯的绘画;既有著名雕塑家李象群和李真的最新作品,也有年轻艺术家范娅萍的雕塑装置和绘画、黄心健的装置及张巍的摄影。

在参展者的选择上,黄笃说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是对谁的作品有一种偏爱。

如果非要设立一个似有似无的标准的话,那就是这些作品必须要有感动我的地方。

而且我不光对绘画感兴趣,我对所有媒介的艺术都感兴趣。

我很希望能从这些艺术中发现创造性的东西,这是最重要的。

或者它很独特,或者让我觉得惊艳,这应该就是我的偏爱。

而且,我们在讨论关于选择什么人、什么作品的时候,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准则:选进来的人和作品,并不代表他们是最好的、最优秀的,而是符合这个展览

此次平行展,对于艺术家的选择,采取了多样化的原则。

而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的多样上,还体现在艺术家年龄层的不同。

随着阅历、经验的累积,艺术家会有不同的心境,以至对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产生不同的想法。

放大”试图从不同视角来表现中国社会在艺术中的显现,旨在表现出多重的主观精神。

黄笃认为,通过“放大”,可以理解艺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艺术家采用的创作语言是开放的,不需要唯一的与固定的理解。

放大”并不是要面面俱到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也不是要建构一整套的叙事话语,而是要以“以小见大”的方法,揭示和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多样性实践的真实状况。

虽说展品形式的多样、媒介的多样会给策展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黄笃仍然在展览中尽量安排一种关系在里面,包括作品作品的关系、作品与空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主要是建立在作品的内涵上,或者语言上,不是随机摆设的。

而平行展“放大”选择在威尼斯著名的莫拉—卡纳雷乔宫举行,也是被考虑在内的,旨在将中国当代艺术的展品和昔日的贵族宫殿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出国际文化的交流和差异。

此次展览相较于黄笃之前所做的展览,似乎少了一些学术性,多了一些灵活性和趣味性。

这也是黄笃对于平行展“放大”的期望。

黄笃提到,我们正是想把展览安排得有趣一些,不要搞得很累。

因为在威尼斯那个语境下,尤其是类似于皇宫的宫殿空间里,比较华丽,就不能安排中国富豪,而是要有一种开放性的语言。

作为一个策展人,勤奋和热爱,一直是黄笃对于策展事业的态度。

黄笃说:“我之所以坚持从事策展这个职业,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有一种理想在里面。

这种理想有一种价值观,体现出你的判断力和你的智慧,也体现你的整合能力与协调能力。

这是我喜欢这个职业的理由。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