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经济低迷运行挑战

摘要:在国际经济贸易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总值的最大的出口行业――钢铁出口行业,如何应对国际经济低迷运行挑战,实现钢铁出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章以我国钢铁出口企业的现状作为切入点,阐述了钢铁出口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产业链畸形发展、内部管理不完善、外部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企业自身、产业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层面提出钢铁出口企业应对国际经济低迷形势的策略。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钢铁出口企业、国际经济低迷应对策略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际经济贸易持续在低迷波动中运行,一直处于较为脆弱阶段。

在持续动荡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恶化的国内实体行业中,我国钢铁出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作为资金和劳动力都较为密集的钢铁出口企业而言,如何在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式中面对挑战、迎接挑战成为迫切解决的课题。

一、我国钢铁出口企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钢铁出口企业发展较为迅速,在世界钢铁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位,在出口的数量和出口质量上都有着重大的增速与发展

(由于国内供应过剩且钢材质优价廉,2015年中国钢材出口继续增长,全年达到1.1亿吨,占全球钢铁贸易量的24%。

中国钢铁大量出口成为缓解国内供需矛盾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竞争力的体现。

中国国内钢铁企业各品种生产前齐全,能够生产负荷大多数国家标准的产品。

而铁矿石和焦煤价格大幅下滑后,又使中国钢铁企业的成本竞争力凸显。

但是出口增加也引发国际方面的担忧,反倾销和反补贴贸易案件不断增多,在相对低迷的国际经济中,我国钢铁企业仍存在较大的危机。

(一)融资渠道不畅   我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钢铁出口企业的融资渠道方面较为狭窄,可用资金不足。

一是直接吸引资本。

钢铁产业属于传统产业,在“风险投资”中处于劣势地位,因为“风险投资”主要选择高回报、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新兴企业,对于相对成熟,利润较低的传统产业往往“敬而远之”。

二是商业贷款。

目前,商业贷款是钢铁出口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但由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银行对于“放贷”都比较谨慎,尤其是钢铁行业属于传统行业、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行业,因此,银行对于钢铁行业实行紧缩政策。

另外,钢铁出口企业由于高额的税收和一些地方性不合理收费,承担的资金压力也日益增加。

(二)产业链畸形发展   对于进货成本缺乏控制力。

钢铁产业链发展呈现出“头重脚轻”的态势,“头”代表了铁矿石的供应商,“尾”代表了“钢铁的生产企业”以及“钢铁的经销企业”。

铁矿石企业作为钢铁产业链的上游,往往在获取暴利。

从世界范围看,现阶段世界上有着众多的钢铁生产商,但是作为钢铁生产的上游企业――铁矿石供应商的数量确是寥寥无几,数量十分有限。

在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在数量上的不平衡的背景下,导致供应商获取暴利,钢铁生产企业以及经销企业的利润过低,已经成为一个影响整个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德国等国家的钢铁企业往往是铁矿石供应企业的股东,而我国则相对较少,因此,相比于日本、德国的同行而言,我国钢铁出口企业更加的被动,负面影响也更加大。

(三)内部管理不完善   一是粗放式管理模式。

企业热衷于哲学层次上的管理思路和经营战略的思考,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形式主义,停留在“差不多”的层次治理结构不完善。

二是对于目标的设定考虑不周全,追求由投资和需求所拉动规模的增长,而不是有计划、长足的发展,大部分企业往往过于“趋利”,存在明显的投机性,对于企业发展目标没有长期的规划,往往会造成产能过剩,而后期发展动力不足。

三是缺乏创新能力。

钢铁出口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相对较低,这与企业的整体文化以及设定的发展目标息息相关。

此外,钢铁出口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也较为严峻。

企业税费负担较为沉重,实业利润率不断走低,重型工业化末期,固定资产投资减速,消费低迷,通货膨胀压力极大等一系列的外部环境也阻碍了钢铁出口企业发展

二、应对策略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钢铁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堪忧考虑,在解决企业自身问题的前提下,也急需从现有的钢铁出口企业自身发展方面、产业经济、宏观经济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钢铁出口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一是钢铁出口企业必须增加自身的“话语权”,提升自身产业链条中的地位,积极寻求与钢铁生产厂的全新的合作模式。

一方面可以与钢铁生产厂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是与钢铁生产厂形成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

二是钢铁出口企业要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我国钢铁出口企业必须攻克技术难关,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

如:目前汽车板要求更加轻量,更加环保的钢铁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只有我国钢铁出口企业将产品做到“无法替代”时候,我国钢铁出口企业才能顶住低迷的国际经济形势,独立于世界之林。

三是在外部激烈的竞争和不利的生存环境中,钢铁出口企业要赢得发展,必须完善自身的管理,提升创新型人才(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待遇,形成固定的发展团队,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预计创新能力。

四是建立良好的资金筹措环境。

钢铁出口企业要做强做大,必须建立良好的资金筹措环境,通过参加信用保险、担保等,不断提高自身的信用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资金准备;同时,钢铁出口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完善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和透明度。

五是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我国钢铁企业尤其是大中型的国有钢铁企业对市场导向的敏感度较低,在长期计划经济以及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背景下,钢铁企业发展大多“顺风顺水”,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范围内的钢铁企业已经进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因此,我国钢铁企业必须顺应市场需求,树立以客户的利益为中心的意识,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

此外,钢铁出口企业应当积极打造高效供应链,包括从分析客户需求、信息传递、研发创新以及到最后供货等产销研各环节。

六是以积极的方式解决贸易摩擦。

在面对冲突时,我国传统观念往往是“息事宁人”。

但是国际贸易纠纷与摩擦时,“息事宁人”的做法,往往使企业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只能等待“不利的裁判”。

但是如果我国钢铁企业能够积极应诉,获得更过的信息,也许结局会不同。

(二)产业经济方面   一是促使产业链的正常化发展

积极促进行业的整合,促进钢铁生产企业的兼并与重组,增加与矿石企业的沟通,不断增加话语权;二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

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投资,避免盲目发展造成的低效能,促进企业的有序发展,良性竞争。

三是促进第三方加工配送业的发展,促进钢铁行业的专业化发展

四是引导钢铁行业的创新与发展,避免技术落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三)宏观经济方面   一是税收激励政策:出口退税是促使出口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税收激励政策。

为了进一步激励钢铁行业的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我国应当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的相关规定,对深加工和附加值高的钢铁产品给予更多的补助,更加抑制粗放型的钢铁产品的出口

二是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三是进一步调整金融管理机制,实行利率市场化。

四是改善实业环境。

五是为鼓励增加研发投入,激励企业床顶,要积极保护知识产权。

六是构建钢铁贸易预警机制。

三、总结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阶段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且钢铁行业也处在调结构、促转型的关键时期,如果帮助钢铁出口产业度过这一“阵痛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钢铁出口企业主要面临着融资渠道不畅、产业链畸形发展、内部管理不完善、外部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能够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实现钢铁出口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企业自身发展谋求出路,不断增加钢铁出口企业增加自身的“话语权”,改变经营思路,完善自身的管理等;同时在产业经济层面和宏观经济层面也需作出不断的调整与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春霞.浅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钢材企业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25).   [2]刘军,王腊芳.反倾销与美中双边钢铁产业内贸易[J].求索,2011(10).   [3]王贵福.民营钢材贸易企业融资风险及信贷对策[J].福建金融,2010(04).   [4]赵水彬,党晓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型钢材出口企业发展策略初探[J].科技资讯,2011(02).   [5]孙继青.钢材市场进入恶性循环[J].东兴证券报告,2011(10).   [6]朱立民.漫长的冬天刚刚来临――2012年钢铁行业投资策略[J].上海证券报告,2011(12).   [7]金娟,李富有.从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看中国利率汇率改革的非对称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2(01)   [8]李保贤,张孟菲.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中小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09(12).   (作者单位:山东钢铁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