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蚕人家》看电视纪录片的创新:创新中国纪录片

2006年河南电视台创作的纪录片养蚕人家》,在卫星频道播出以后,反响不错。

这是河南电视台重点创作的4部大型纪录片之一。

养蚕人家》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的淅川县荆紫关,是河南省淅川县的一个“边关”小镇。

它背依群山,面临丹江,“北接秦川,南通湖北”,自古就是商贸繁华之地和兵家必争的要塞。

荆紫关历史悠久,西汉时荆紫关称“草桥关”;南宋时有人以此地多荆花、荆籽,改称“荆籽关”;明清时盘踞此地的富商大贾为图吉祥发财,取其“紫气东来”之意,将古镇之名改为荆紫关

由于荆紫关古镇脚下的丹江自古就是我国南北的一条水路通道,北通古都长安,南达江汉平原,江边多有码头和货物堆积场所,加之地处“三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历代都在此设有高规格的建制进行管理。

明清时期的荆紫关,由于河运便利,显得空前繁荣。

在大量货物的收购、贩运、销售过程中,该镇逐渐形成了三大公司、八大帮会、十三家骡马店、二十四家大商行。

许多有成就的客商因各自商业竞争和周转货物需要,在荆紫关建立了宫房和会馆,较大的有平浪宫、禹王宫、万寿宫、山陕会馆、清真寺等。

这些建筑大多沿江而建,形成了南北长约2.5公里的古街道,即今人所说的“清代一条街”。

几百年后的今天,丹江河水干涸了,昔日的繁华景象不见了。

荆紫关人的生计陷入了极度的困境。

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当地村民开始依靠干涸的河滩种桑养蚕,以求改变家庭经济窘迫的状况……记不得是从哪天开始,丹江两岸干涸的河滩上,被一片片绿色的桑树所覆盖。

那一片片随风摇曳的桑叶,仿佛是村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可他们由于缺少系统的种桑养蚕的知识和经验,养蚕失败了。

阴雨连绵的天气里,蚕死亡无数。

村民们在村子里焦急地奔走,相互寻找解决的办法。

然而心急如焚的村民,只能看着蚕一个个地死掉,别无他途。

养蚕人家》打破了电视纪录片传统的制作方法,通片不设解说词,用画面讲述了一个感人故事,用音乐烘托着故事的跌宕起伏。

该片以小见大、以点代面,截取了荆紫关的一个侧面,记录真实、遵从自然、再现原貌。

浓郁的乡土气息中,透露出编导对农业、农民、农村的挚爱深情,观后令人回味、发人深思。

笔者以纪录片养蚕人家》的创作理念,粗浅地谈一些看法,愿与读者共勉。

一、故事性要强      电视纪录片和电影纪录片一样,都要讲故事,而故事讲得要好看、好听。

故事感人可以说是纪录片成功的关键。

2006年获得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的《三峡好人》,讲的就是来自山西的两对夫妻复婚、离婚的感人故事

它体现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情婚姻;它反映的是中国老百姓最普通的生活;它揭示的是中国长江三峡――这个世界上最壮观的三峡人与大自然抗争不屈的精神,观后感人至深。

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最大的不同在于真实。

电影纪录片可以虚构、摆拍,而电视纪录片形似于文学作品中的报告文学,要求必须是真人真事。

二、画面会说话      电视是给观众看的,报纸是给读者读的,广播是给听众听的。

不同的媒体是由不同的受众所接受的。

电视要用画面说话,用画面故事,这是电视的特点,也是电视的优势。

一部好的电视作品首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画面的美感,而且画中要有话,就是说画面会说话。

纪录片养蚕人家》整部片子没有设解说词,就是用画面及声音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养蚕人家》是河南电视台有史以来第一部没有解说词纪录片

笔者曾两次参加全国纪录片的颁奖活动,在会上接触一些外国纪录片的导演、评委。

他们认为中国的纪录片都是画面加解说性的。

如果没有英文字幕的话,外国人看不懂,更重要的是不喜欢这类纪录片,喜欢的是用画面真实记录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既无解说词又不是说教的纪录片

当然并不是说有解说词纪录片都不喜欢,这只是相对而言。

但主要是中国纪录片必须符合外国人的审美、收视习惯。

养蚕人家》吸收了优秀纪录片的特点,在记录故事的过程中,编导历时半年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在无数次的抓拍过程中,完成了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面

比如片中陆华娃在接到儿子的来信后,儿子要向父母借钱的一刹那,摄像师的镜头慢慢地由远到近、由全景到特写、由老婆到丈夫,整个镜头将近一分钟,充分表现出主人公内心苦闷、彷徨的复杂感情,看后记忆犹新。

三、音效要注重      电视是一种声画并茂、视听俱佳的媒体,声画二者缺一不可。

观众还记得电影《泰坦尼克号》吧,一个贵族少女和一个落魄的男子,在“泰坦尼克号”上开始了一段非凡的爱情,但是命运总是会在一些意外中被改变,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

那一刻,不仅是他俩,船上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生离死别,音乐也随着故事的进展跌宕起伏,催人泪下。

日本的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一次听到《梁祝》音乐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时,必须跪着听……”可见音乐的魅力是如此之大。

纪录片养蚕人家》大量地采用了原生态音响效果,即村民的采桑叶声、拉架子车声、喂蚕的声音以及鸟叫声、丹江水声,哪怕是夜间划火柴点灯喂蚕的自然音响都保持得自然逼真。

为了表现主人公陆华娃画面是他整理好两麻袋的茧,肩挑5公里来到湖北省的一家收购站卖,背景音乐是从他走出贫寒的家门口开始响起,直到走进收购站,短短的一分钟音乐,表现出他收成后通过奋斗换来的那种喜悦的感人场景。

四、要以小见大      一位著名的外国专家对电影《三峡好人》这样评价:“画面美丽、故事出众。

我们非常感动又吃惊。

这是一部非常非常特别的电影。

”特别之处在于它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对那种传统桎梏的依恋。

片中的煤矿工人和女护士都是中国老百姓的缩影。

电影没有着力表现中国三峡是如何的美丽壮观,而是重重地表现他俩分别来到奉节,寻找自己的爱人。

在长江边、在三峡大坝前,那种相拥相抱、彼此相望、难以言表的内心复杂的情感纠葛。

该片以两位普普通通的人物为主线,以长江三峡大坝为背景,以小见大,揭示出中国老百姓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家庭那种恩恩怨怨、错综复杂的心情。

纪录片养蚕人家》虽然没有《三峡好人》那种淋漓尽致的煽情,但也不乏令人回味的情节。

纪录片选择了最普通而又困难的一位养蚕陆华娃,由不愿意养蚕、开始养蚕到喜欢上养蚕,他从思想上的斗争到行动上的落实都在苦苦地挣扎,最后他卖茧收入了575元钱,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2006年夏季荆紫关镇鲜茧收入达3800多万元,陆华娃和其他村民一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该片没有着力表现荆紫关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只是用了一组明清一条街上人们生活的场景,画面一笔带过,而是运用一个加快速度的长镜头,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透视荆紫关人在种桑养蚕过程中悲喜交加的情感历程,体现了荆紫关种桑养蚕这个支柱产业的兴旺和发展,反映了社会和谐、村民安居乐业的河南新农村,从而折射出中国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荆紫关的张巷村是中国发展村庄的一个缩影。

五、遵从于自然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除了画面美、音乐好、故事性强之外,真实自然也是成功纪录片的一大特点。

电视纪录片一般是不允许摆拍的,画面真实自然才能打动观众。

所谓的真实自然,并不是没有取舍地完全记录,而是有所选择地、有目的地、带有倾向性地记录。

荆紫关镇的村庄大都在山区里,拍摄极其困难,该镇是河南省种桑养蚕面积最大的乡镇。

由于蚕生长周期短,一年四期即春、初夏、盛夏、秋,为了抓拍好蚕生长的每一个环节,编导有时甚至连夜往返于郑州、荆紫关两地,不放弃一个生动感人的镜头。

为了遵从自然,在拍摄陆华娃养蚕的过程中,他早晨起来在屋里打扫卫生、给蚕房消毒、喂蚕等,摄制组人员都一直和他吃住在一起,双方保持着非常融洽的关系。

摄像师也抓拍到许多平时摆拍不到的镜头,纪录片养蚕人家》剪辑出来以后,生动感人,自然亲切。

比如在主人公陆华娃领到卖茧钱的画面,就非常有说服力。

陆华娃拿着收购站会计给他的钱时,他的手在颤抖,表情激动,眼里还噙着泪水,用颤抖的手,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数着来之不易的575元钱,并把它叠好,塞进自己的裤袋里。

他穿着破旧的军用鞋,高兴地扛着扁担回家去了。

这两分钟的长镜头显得真实自然,充分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喜悦,观后浮想联翩。

六、主题开掘深      纪录片的成功与否,与主题开掘深浅有直接的关系。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往往是通过普通的一件小事揭示出一个关乎人类的大主题。

养蚕人家》讲述的是养蚕荆紫关人的生活、环境、精神密不可分的电视纪录片

该片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风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理念在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延续,更是目前应对现代化竞争、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关键性战略举措。

是什么促使荆紫关农民生活安定、精神富足呢?在纪录片养蚕人家》中,养蚕业已成为荆紫关镇的支柱产业。

在这个支柱产业中,从生产到粗加工,再到细加工,他们完成了一个很长、很深的经济链条。

在这个经济链条之上,处处表现的是荆紫关人围绕这个产业的生产而忙碌奔波的身影。

这个经济链条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邻近的陕西、湖北两省农民在这个经济链条的吸引下,也开始了种桑养蚕

荆紫关在变化、荆紫关人在变化,而变化中的荆紫关是整个中国农村变化中的一部分。

电视纪录片养蚕人家》以荆紫关养蚕人及丹江周围的景致为拍摄对象,用唯美的镜头,表述了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们一代一代在发展,下一代继承上一代,传承中有和谐也有矛盾,甚至还有斗争。

但是,新的一定是要代替老的,老的要产生新的,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新和老是一对矛盾,但是,为了生存和发展,新与老又是一个传承和继承关系,它们最终有矛盾而进入了和谐。

(作者为河南电视台导演、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编校:施 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