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和贝羚胶囊|贝羚胶囊 概述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特色疗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夏天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张开,药物更容易渗透皮肤,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效。

穴位注射和敷贴疗法是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之一,是选用一些温阳补肾的药物在特定的时间(三伏天)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注射和敷贴,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或经穴位注射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患病之处;激发全身的经气,能沟通表里,调和营卫、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健脾益肾、调整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慢性咳喘病”,现代医学多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属“肺胀”、“喘证”、“咳嗽”等病范畴。

病变首先在肺,继而影响脾、肾。

因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卫外,为人身之藩篱,故外邪从口鼻、皮毛入侵,每多首先犯肺,以致肺之宣降功能不利,气逆于上而为咳,升降失常则为喘。

久则肺虚,肺气壅滞肺间,导致肺气胀满。

若肺病及脾,脾失健运,则可导致肺脾两虚。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久病肺虚及肾,致肾气衰惫,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气喘日益加重,呼吸短促难续,吸气尤为困难,动则更甚。

其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主要为痰浊和水饮。

我们采用“冬病夏治”方法只是针对其本虚,临床上许多患者表现为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这时不但要治疗本虚,同时要治疗痰热咳喘标实。

贝羚胶囊”可配合“冬病夏治治疗慢性咳喘病,标本同治,一以清化痰热,二以扶正固本。

贝羚胶囊”由川贝母、羚羊角、猪去氧胆酸、麝香、沉香、人工竺黄、硼砂、青礞石等组成。

川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化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喘,咯痰黄稠之证;又兼味甘,故善润肺止咳,治疗肺有燥热之咳嗽痰少而黏之证,及阴虚燥咳劳嗽等虚证;还有散结开郁之功,治疗痰热互结所致的胸闷心烦之证,及瘰疬痰核等病。

羚羊角味咸,性寒。

能平肝熄风,散血解毒。

用于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头痛眩晕。

猪去氧胆酸味苦、性寒,清热解毒,止痉。

用于肝热炽盛,热极生风所致的惊风等证。

麝香味辛性温。

功能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

主治窍闭神昏。

沉香性微温,味辛苦,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

用于肾虚气逆喘急。

人工竺黄味甘,性寒。

可清热化痰,适于痰热内盛,咳痰黄稠,胸闷气喘

还可清心定惊:主治小儿痰热惊风抽搐,及痰热中风。

青礞石味甘、咸,平,主治坠痰下气,平肝镇惊,用于顽痰胶结,咳逆喘急,烦躁胸闷。

硼砂味甘、咸,性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防腐,清肺化痰

主要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痰热咳嗽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的气喘咳嗽、小儿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

常能使患者病情迅速好转,并且免疫力提高,对改善慢性咳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作用。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