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右江区小学生龋病调查分析

作者:廖明华,黎淑芳,邓敏,黄华珠。

【摘要】 目的 了解并分析百色市右江区小学生龋病情况,以便有效地开展龋病防治工作。方法百色市右江区内7~13岁小学生进行龋病普查。结果 受检者6618例中乳牙患龋率为60.49%,乳牙龋均为2.39,女性乳牙患龋率为59.39%,男性为61.50%,女性男性患龋率差别不大(P0.05);恒牙患龋率为25.78%,恒牙龋均为0.49,女性恒牙患龋率为30.68%,男性为21.23%,女性显著高于男性(χ2=76.71,P0.01)。12~13岁年龄组男性恒牙患龋率为28.51%,龋均为0.60,女性恒牙患龋率为41.29%,龋均为0.84。总充填率仅为7.43%,窝沟封闭人数为78例。结论 百色市右江区小学生龋病患病率较高,但充填极少,窝沟封闭少,应加强对百色市右江区小学生龋患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 学生;龋齿;流行病学;数据收集。

龋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龋率极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龋病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龋病的发病率还在上升或居高不下,严重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因此,为了解百色市右江区小学生龋病患病情况,为小学生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我院于2005年3~6月对百色市右江区内所有小学生进行了龋病普查,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为百色市右江区内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在7~13岁,共计6618例,其中男3434例,女3184例。

1.2 方法 采用普查调查方法,使用平面口镜和5号探针,采用自然光,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病的好发部位进行检查。调查标准采用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1],并参照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2],检查以视、探诊为主。龋齿:牙齿的窝沟或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软化,釉质有潜在的损害或沟壁软化者诊断为龋齿,凡因龋、失、补的牙均按龋计算。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