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怎么根治_现代人的苦恼:慢性便秘

近年来,功能便秘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便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让人感到不适,出现腹胀痛、食欲减退、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还可加重痔疮、肛裂,诱发疝气,而且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加重的诱因。

功能便秘是相对于器质性便秘而言,是指在无胃肠道器质性疾病的情况下,出现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排便次数减少等症状。

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4倍以上。

正常人排便需要正常的结肠传输功能排便功能,使粪便在结肠内顺利通过并到达直肠,然后刺激直肠引起肛门直肠反射,同时依赖盆底肌群的协调运动,使粪便顺利地从肛门排出。

因此,一旦结肠传输功能排便功能发生障碍,均可导致便秘的发生。

诱因多多      引起功能便秘尤其是顽固性便秘的原因相当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当:常食精粮细食、膨化食品、洋快餐等多种高蛋白、低糖类(碳水化合物)食物,其中,米粉、精白面粉等精细食品较全谷类食品容易导致便秘,缺乏新鲜蔬菜尤其是粗纤维食物也容易引起便秘

长期卧床、不能正常进食慢性病患者,或某些为了片面追求形体苗条而盲目节食的年轻人,可因进食过少和饮水量不足,导致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刺激较弱等,而引起便秘结。

2.不良的排便习惯:现代人由于工作节奏加快,有些人往往忽视便意,有的由于具体条件限制而不得不抑制排便

3.生活方式的改变:由于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善,不少人的生活习惯因此发生改变,出门以车代步多了,缺少体力劳动,生活缺乏规律,起居无常,睡眠不足,或贪图安逸,久坐不动等,这些都可引起结肠蠕动减弱或肠功能紊乱,出现便秘

4.心理、精神因素: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渐增,心理负担也随之加大,导致精神抑郁或过分激动;有些人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精神状态,进而引起神经调节功能紊乱,消化道功能失调而产生便秘

5.缺乏必要的保健知识:有些人患有某些急性或一过性疾病时,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滥用镇痛药、降压药、止吐药、镇咳药等。

有些老年人为了维持“有规律排便”,每日使用泻药,导致结肠运动紊乱而致便秘

此外,过量使用调味品或过多饮酒、吸烟等,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肠壁痉挛而出现便秘

预防在先      一般地说,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上述便秘的各种诱因,功能便秘是可以避免的。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平时定时进食,切勿暴饮暴食,尤其要避免夜间进食

要合理安排饮食结构,不偏食,食谱经常变化,多进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和粮食。

蔬菜中含高纤维的有根茎类、叶菜或萝卜、瓜类等,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粗杂粮有燕麦、杂豆、糙米等。

平时要多喝水,坚持每天清晨喝一大杯温开水,这样有助于清洁和刺激肠道蠕动,使大便变软而易于排出。

应避免饮用浓茶烈酒,少进食强烈的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

脂肪类食物有较好的通便作用,平时可适当食用一些,包括植物油、芝麻、核桃仁等。

2.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一般在晨起时或早餐后如厕,并以早餐后为最佳,因为这一时段结肠推进动作较为活跃,易于启动排便,无论有无便意,到时都应坚持排便,持续时间视个人排便习惯而定。

每日需将排便定为一天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平时如有便意就要及时如厕,不要忽视便意,更不能强忍不便。

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同时阅读报纸或做其他事情,也不要吸烟,排便要尽量排净。

3.适当运动锻炼。

运动可以加强腹肌收缩力,促进胃肠蠕动和增加排便动力。

因此,晨起可进行散步、慢跑、体操等体育锻炼;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动少静,如上下楼尽可能不搭乘电梯,工作久坐后,要多做一些靠椅后仰或半蹲等动作,经常锻炼腹肌张力,以弥补运动不足。

还可选择如长跑、游泳、球类运动、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

也可采用一些保健手法,如经常按顺时针方向揉腹按摩,以增加胃肠蠕动,促使排便

4.保持身心愉快。

①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做到劳逸结合,精神舒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②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也可结合爱好选择一些活动,如养鱼养花、习字作画、欣赏音乐等,尽量回避不良的精神刺激。

③ 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要乐观对待,积极排解,有时也可向亲友诉说、求助,不可闷闷不乐地自我烦恼。

5.用药需慎重。

许多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便秘的副作用,如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注意观察大便变化,必要时可采取灌肠等方法帮助通便。

若病情需要服用泻药,则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滥用,更不可依赖泻药通便。

6.特殊人群的预防。

孕妇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应及时纠正,以免下腔静脉受压导致回流受阻而发生痔疮。

婴幼儿不能长时间放在摇篮里,提倡母乳喂养。

儿童要积极纠正偏食习惯,注意预防感冒和肠道寄生虫感染。

老年人要积极对待生活,坚持户外活动,加强腹肌锻炼,增强体质,改变久坐少动或喜静善卧的不良习惯。

更年期人群则更需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凡事不宜过分计较,做到心胸开阔,保持良好的心境。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