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技术

论文 关键词 白皮松塑膜容器袋;育苗

论文摘要 从选地、制作苗床、选基质、装袋、播种、幼苗管理、移苗定植等方面介绍白皮松塑膜容器育苗技术,以期能尽快培育出优质白皮松壮苗、大苗,从而满足市场供应。      白皮松属于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针叶3针1束,是东亚唯一的三针松,是 中国 特产的珍贵树种。白皮松喜光,稍耐荫,是深根性树种,适应较干冷的气候,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可生长在pH值为8的土壤上,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抗性强,不耐水湿。在干旱地区,白皮松也是优良的造林树种。由于城市特殊的生境,白皮松在近年的城市绿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白皮松苗期易感染猝倒病,用白皮松种子常规育苗,由于圃地选择不当,苗期管理不善,往往造成育苗失败。而采用容器育苗,则可以保证育苗成功。同时具备以下好处:容器育苗的根系发育良好,起苗时不伤根,减少了苗木因起苗、运输、假植等作业时对根系的损伤和水分的损失,从而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特别是在安徽省这样的干旱地区,采用容器育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为了满足市场供应,尽快培育出优质的白皮松壮苗、大苗,则最好选择容器育苗。      1选地、制苗床      1.1育苗地的选择   在选择苗床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①白皮松怕水湿,因此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的风口处。②白皮松苗期需经常喷水、喷药,因而育苗地附近应有充足清洁的水源。③白皮松苗期易患猝倒病,前作是马铃薯、瓜类、大豆、烟草、棉花、茄科等感病植物,均不宜用来作育苗床。 论文代写   1.2育苗床的制作   首先要整平育苗地,清除杂草,再制作育苗床。白皮松容器育苗一般用低床育苗,根据容器袋的规格来决定床的深度与宽度。一般挖深12cm、宽80cm的育苗床,使容器袋装土后排放在苗床内刚好与地面平齐。同时,修平并拍实苗床底部,苗床四壁要垂直,两苗床之间留40cm宽的步道,育苗床的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以10m为宜。      2选基质、装袋      2.1育苗基质选择   常用来配制营养土的材料有林中腐殖质土、泥炭土、未经耕种的山地土、磨碎的树皮、稻壳、蛭石和珍珠岩等,最好选用经过火烧或高温消毒过的土壤,可以消灭病虫害及杂草种子基质选择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壤和肥源,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既 经济 又合理。如选择草皮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按3∶1比例配制育苗基质,采集的基质要粉碎过筛,除去草根、石块等杂物,充分拌匀,有条件的地方,此项工作最好在一年以前进行,并最好选用五氯硝基苯对营养土进行消毒。   2.2装袋   白皮松塑料袋容器育苗一般选择折叠式蜂窝状无底塑膜容器较好,容器规格为:直径5cm,高为12cm,容器厚度为0.02mm。这种容器保水性能好,价格低,有利于苗木生长,容器重量轻,便于运输。装土时,将折叠式蜂窝状塑膜容器拉开横排在育苗床内,其拉开长度刚好80cm,与育苗床宽度相等,使每个容器均呈六角形,四边用细树枝固定,然后装土。先装容器袋四个角落的土,最后装容器袋中间的土。当基质装到1/3时,放入3~4粒磷酸二铵,其目的是起提苗壮苗作用。再将容器袋装土至袋沿1cm处,装完一本容器袋的土,再摆第二本塑膜容器袋,摆入床内的容器要直立、挤紧,尽量少留空隙。当苗床容器袋都装满土后,用质量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土壤消毒,待消毒液渗完后才可播种

3播种      3.1种子处理   在土壤封冻前,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背荫处挖坑,坑的深度依当地条件而定,以能把温度控制在0~5℃、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为宜。一般坑深为60~80cm、宽为1m,长度随种子多少而定。为了便于排水,坑底要铺10cm左右的粗沙或砖块。为了预防病害,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将精选的种子用质量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h,或用质量浓度为2%~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min后取出,密封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45℃温水浸种浸种时间以24h为宜。将种、沙按1∶3的体积比混合或分层放入坑内,直至离坑沿20cm左右时,再在上面覆盖间层物和泥土。坑的中间每隔1m距离应设置1个通气孔,并通过撤除或覆盖泥土或浇水来调节坑内温度和湿度。第二年春天播种前1~2d将种子取出,检查发芽情况。如未达到要求的催芽程度,就应放在温暖处催芽,上面盖塑料薄膜,每天翻动2~3次,并少量喷水保持湿润,夜晚在塑料薄膜上覆盖草帘,当有30%的种皮开裂露白时即可播种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