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的方法建设

水稻高产离不开氮、磷、钾肥以及微肥的合理配套施用,其中氮肥对其生长影响的敏感度最大,因此科学施用氮肥显得尤其重要[1—2]。

然而,目前普遍存在过量施用氮肥的现象,导致氮肥的利用率偏低,出现较大的无效损耗,且污染生态环境[3]。

因此,依据调控措施定量的原理和方法把精确施氮技术指标全程定量化,根据斯坦福公式计算氮肥施用量,以期合理解决好节氮与增产的最佳效果[4]。

通过对黄泥土不同地力水平地块进行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研究,为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目标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选择在北联村、白蚬湖村和湘娄村地力水平分别为高、中、低地块上进行,土种为黄泥土,地力情况如表1所示。

依据《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和吴江市水田土壤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评价供试地块的地力水平

北联村供试地块的地力属中等偏高水平,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2级和1级水平,有效磷和速效钾均为3级,属缺乏水平,pH值呈微酸性,属较适合水平;白蚬湖村供试地块的地力属中等偏下水平,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分别为达3级和1级,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3级和4级,属缺乏和极缺水平,pH值呈酸性,对后期水稻养分吸收有一定的影响;湘娄村供试地块的地力属下等水平,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3级和2级,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为3级和4级,属缺乏和极缺水平,pH值呈酸性,对后期水稻养分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1.2 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加33。

供试肥料为复合肥(15—10—15)、尿素(含纯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2%)、氯化钾(含K2O 50%)。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在3个点分别设3个处理,即无氮空白区、精确施氮区常规施氮区

每个试验点空白小区面积33.3 m2,精确施氮区常规对照区均为66.7 m2。

1.4 试验方法   种植方式为常规人工移栽。

试验水稻生长过程中肥料使用采用复合肥和单一肥料配合使用,但不使用有机肥和叶面肥[5—6]。

氮肥分批施用,复合肥和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肥料运筹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精确施氮使用量确定   根据无氮试验,计算土壤供氮量,结果见表3。

2.2 氮肥使用量   水稻目标产量分别设定9 750、9 000、8 250 kg/hm2,根据斯坦福公式计算氮肥使用量,结果见表4。

2.3 高地力水平氮肥吸收情况   在高地力水平下,目标产量确定9 750 kg/hm2的情况下施折纯N为245.10 kg/hm2,实际产量为9 040.75 kg/hm2,与目标产量基本吻合,说明此次试验比较成功。

精确施氮区产量明显高于常规区,氮肥利用率显著提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高。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精确施氮区稻谷产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区高出324.60 kg/hm2、5.6个百分点,而100 kg稻谷吸氮量略有减少,减少0.69 kg(表5)。

2.4 中地力水平氮肥吸收情况   在中地力水平下,目标产量确定9 000 kg/hm2的情况下施纯N为238.20 kg/hm2,实际产量为8 592.26 kg/hm2,与目标产量基本吻合,说明此次试验比较成功。

精确施氮区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区,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精确施氮区稻谷产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区高出326.27 kg/hm2、5.1个百分点,而100 kg稻谷吸氮量略有减少,减少0.74 kg(表6)。

2.5 低地力水平氮肥吸收情况   在低地力水平下,目标产量确定8 250 kg/hm2的情况下施折纯N 234.75 kg/hm2,实际产量为8 246.95 kg/hm2,与目标产量吻合,说明此次试验效果更好。

精确施氮区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区,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精确施氮区稻谷产量氮肥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区高出529.10 kg/hm2、5.3个百分点,而100 kg稻谷吸氮量略有减少,减少0.82 kg(表7)。

2.6 不同地力水平氮肥利用情况   不同地力水平精确施肥区与常规施肥区比较,其产量增产效果从高、中、低依次提高,分别为3.7%、4.1%、6.9%,折纯N用量减少幅度基本相近,分别为21.1%、21.7%、20.5%,生产100 kg稻谷使用纯N量减幅依次增大,分别为25.5%、26.7%、28.8%,氮肥利用率依次下降,增减幅度基本相近。

3 结论   通过对黄泥土高、中、低不同地力土壤进行化验,结果分析认为:高水平土壤耕地质量好于中、低水平的土壤,其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均按高、中、低依次下降。

通过试验表明:不同地力水平水稻产量差异较大,高地力水平产量最高,精确产量达9 040.75 kg/hm2,中地力水平产量中等,为8 592.26 kg/hm2,低地力水平产量最低,为8 246.95 kg/hm2,其他的项目如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等与产量有相同趋势,而千粒重无规律性。

不同地力水平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等,其精确施肥区最高,常规施肥区次之,无氮区最低,而千粒重,无氮区最高,精确施肥区次之,常规施肥区最低。

水稻氮肥吸收情况分析,生产100 kg稻谷吸氮量,高地力水平高于中地力水平,中地力水平高于低地力水平,以精确施氮区为例,高地力水平为2.71 kg,中地力水平为2.77 kg,低地力水平为2.85 kg;以无氮区、精确施氮区常规施氮区比较,常规施氮区最高,精确施氮区中间,无氮区最低,以高水平为例,常规施氮区为3.40 kg,精确施氮区为2.71 kg/hm2,无氮区为1.74 kg。

氮肥利用率高地力水平最高,精确区为38.2%,常规区为32.6%,中地力水平中间,精确区为36.6%,常规区为31.5%,低地力水平最低,精确区为35.4%,常规区为30.1%;精确施氮区常规施氮区高5%以上。

水稻氮肥利用情况分析,生产100 kg稻谷实际纯N用量,精确施氮区常规施氮区少很多,且高地力水平减少幅度效果低于中地力水平,中地力水平低于低地力水平

地力水平精确区为2.71 kg,常规区为3.40 kg,减少了0.69 kg,减少幅度为20.3%;中地力水平精确区为2.77 kg,常规区为3.51 kg,减少了0.74 kg,减少幅度为21.1%;低地力水平精确区为2.85 kg,常规区为3.67 kg,减少了0.82 kg,减少幅度为22.3%。

水稻实施精确施氮具有高产、降氮、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等巨大作用,特别对中低等级的土壤,其效果更明显。

4 参考文献   [1] 徐巡军,顾志权,钱卫飞,等.水稻精确施氮技术与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70—73.   [2] 陈艳,戴波.2010年南京市江宁区水稻精确施氮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61—62.   [3] 沈鸿,高长根.水稻精确施氮与不同氮肥用量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11):90.   [4] 薛彭俊,李洪志.宝应县水稻精确施氮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89—90.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