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定眩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3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用自拟定眩汤加减治疗对照组西药综合治疗两组治疗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症较西药有明显的优势。

【关键词】 眩晕症;定眩汤;西药治疗

眩晕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症,常反复发作。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参差不一。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6年7月,采用自拟定眩汤治疗眩晕症65例,取得满意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经确诊病例(经检查均排除脑部肿瘤病例)共130例,为本院门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65例,男25例,女40例;年龄18岁~76岁;病程2 d~11 a。对照组65例,男23例,女42例;年龄16岁~75岁;病程1 d~9 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1]。症见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可伴有恶心呕吐、汗出、耳鸣耳聋、眼球震颤、面色苍白等。起病一般较缓慢,渐渐加重,常反复发作,按中医辨证分为肾精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瘀血阻窍5型。西医诊断为内耳性眩晕、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均列为观察治疗对象。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自拟定眩汤治疗,其基本方药为:天麻15 g、钩藤15 g、石决明30 g(先煎)、川芎10 g、白芍15 g、法夏15 g、白术12 g、茯苓15 g、泽泻15 g、石菖蒲12 g、女贞子15 g、甘草5 g。加减:气血亏虚加黄芪、党参、当归;肾精不足加枸杞子、五味子、山萸肉;痰湿加胆星、陈皮;血瘀加丹参、牛膝、赤芍;呕恶加竹茹、苏梗、代赭石;高血压加葛根;夜寐不安加酸枣仁、远志、麦冬等。1剂/d,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入肌苷0.4 g、维生素B6 0.1 g、辅酶A 100 U、维生素C 0.2 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口服尼莫地平片40 mg/次,3次/d;谷维素片3次/d;20 mg/次,3次/d,维生素B6片20 mg/次,3次/d。连服7 d为1个疗程两组可视病情转归需要再行第2个疗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