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2019年(原文+指南+说明)]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2018

09年新会计准则变化月日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准则7——会计调整》通知09年月日起施行。

会计调整准则主要容是什么? 主要容如下总则主要规定准则制定依据会计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差错、报告日事项等基概念以及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确定程序等。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主要规定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确认、追溯调整法和适用法会计政策变更应用等。

会计估计变更主要规定会计估计变更确认、适用法会计估计变更应用。

会计差错更正主要规定期发现会计差错以及报告日期发现会计差错会计处理。

五报告日事项主要规定报告日调整事项会计处理和非调整事项披露。

六披露主要规定财报表应当披露与会计调整相关容。

七附则主要规定准则例外事项和生效日期。

会计准则09全(新政府会计准则7)政府会计准则7——会计调整总则条了规政府会计调整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准则》制定准则

二条准则所称会计调整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因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会计准则制要或者特定情况下对其原采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会计差错、发生报告日事项等所作调整

准则所称会计政策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会计核算所遵循特定原则、基础以及所采用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特定原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所制定、适合政府会计主体会计处理原则。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政府会计准则制规定诸多可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所选择、适合政府会计主体会计处理方法。

准则所称会计估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对结不确定济业或者事项以近可利用信息基础所作判断如固定产、无形产预计使用年限等。

准则所称会计差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出现错误通常包括计算或记录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事实产生错误、财舞弊等。

准则所称报告日事项是指报告日(年报告日通常月3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生要调整或说明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

三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根据准则及相关政府会计准则制规定结合身实际情况确定政府会计主体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履行政府会计主体部报批程序;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应当报送有关方面批准或备案从其规定。

政府会计主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确定不得随变更

变更应重新履行条款程序并按准则规定处理。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四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相或者相似济业或者事项采用相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但是其他政府会计准则制另有规定除外。

五条政府会计主体采用会计政策每会计期和前各期应当保持致。

但是满足下列条件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政府会计准则制等要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有关政府会计主体财状况、运行情况等更可靠、更相关会计信息。

六条下列各项不属会计政策变更()期发生济业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质差别而采用新会计政策。

(二)对初次发生或者不重要济业或者事项采用新会计政策。

七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规定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

政府会计准则制对会计政策变更作出规定通常情况下政府会计主体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济业或者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该项济业或者事项初次发生即采用变更会计政策并以对财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方法。

八条采用追溯调整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调整早前期有关净产项目期初余额其他相关项目期初数也应并调整;涉及收入、费用等项目应当会计政策变更影响调整影响期各相关项目。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是指按照变更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早前期各受影响净产项目以及其他相关项目期初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差额;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是指按照变更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各受影响项目变更金额与现有金额差额。

九条政府会计主体按规定编制比较财报表对比较财报表可比期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应当调整各该期收入或者费用以及其他相关项目视该政策比较财报表期直采用。

对比较财报表可比期以前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政府会计主体应当调整比较财报表早期所涉及期初净产各项目财报表其他相关项目期初数也应并调整

十条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政府会计主体应当采用适用法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

适用法是指将变更会计政策应用变更当期及以各期发生济业或者事项或者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期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方法。

采用适用法政府会计主体不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也无调整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和比较财报表相关项目金额。

会计估计变更十条政府会计主体据以进行估计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验以及发展变化可能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会计估计变更应以掌握新情况、新进展等真实、可靠信息依据。

十二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会计估计变更采用适用法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政府会计主体不要追溯计算前期产生影响或者累积影响应当变更当期和期发生济业或者事项采用新会计估计进行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变更当期其影响应当变更当期予以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期其影响应当变更当期和期分别予以确认。

十三条政府会计主体对某项变更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变更或者会计估计变更应当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会计差错更正十四条政府会计主体报告期(以下简称期)发现会计差错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期发现与期相关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报表(包括财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下)相关项目。

(二)期发现与前期相关重会计差错影响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应当将其对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影响或者累积影响调整发现当期期初相关净产项目或者预算结结余并调整其他相关项目期初数;如不影响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期初数。

上述调整视该差错差错发生期已得到更正。

与前期相关重会计差错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政府会计主体可比照条(三)规定进行处理。

会计差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发现使期编制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会计差错般是指差错性质比较严重或者差错金额比较。

差错影响报表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主体、现或者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则认性质比较严重如遵循政府会计准则制、财舞弊等原因产生差错

通常情况下导致差错济业或者事项对报表某具体项目影响或者累积影响金额占该类济业或者事项对报表项目影响金额0%及以上则认金额比较。

政府会计主体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重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三)期发现与前期相关非重会计差错应当将其影响调整相关项目期数。

十五条政府会计主体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报告期以前期重会计差错应当视期发现与前期相关重会计差错比照准则十四条(二)规定进行处理。

政府会计主体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报告期会计差错及报告期以前期非重会计差错应当按照准则五报告日事项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十六条政府会计主体按规定编制比较财报表对比较财报表期重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各该期收入或者费用以及其他相关项目;对比较财报表期以前重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比较财报表早期所涉及各项净产项目期初余额财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也应并调整

对比较财报表期和以前非重会计差错以及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重会计差错应当调整相关项目期数。

五报告日事项十七条报告日以获得新或者进步证据有助对报告日存状况有关金额作出重新估计应当调整事项据对报告日报表进行调整

调整事项包括已证实产发生了减损、已确定获得或者支付赔偿、财舞弊或者差错等。

十八条报告日以发生调整事项应当如报告所属期发生事项样进行会计处理对报告日已编制报表相关项目期末数或者期数作相应调整并对当期编制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或者上期数进行调整

十九条报告日以才发生或者存事项不影响报告日存状况但如不加以说明将会影响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估计和策这类事项应当作非调整事项财报表附予以披露如然灾害导致产损失、外汇汇率发生重变化等。

六披露二十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报表附披露如下信息()会计政策变更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影响以及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理由。

(二)会计估计变更容和理由、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期影响数。

(三)重会计差错容和重会计差错更正方法、金额以及与前期相关重会计差错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理由。

(四)与报告日事项有关下列信息财报告批准报出者和批准报出日。

每项重要报告日非调整事项容及其估计对政府会计主体财状况、运行情况影响;无法作出估计应当说明其原因。

二十条政府会计主体会计期不要重复披露以前期财报表附已披露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信息。

七附则二十二条财政总预算会计涉及会计调整事项按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和财政部其他相关规定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涉及会计调整事项按照部门算报告制有关要进行披露。

二十三条准则09年月日起施行。

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责人就印发《政府会计准则7——会计调整》答记者问原发布日期08年月日计司技术组审核和司会审议并据进步修订完善启动部会签和报批程序终08年0月日由部领导签发。

二、培训背景《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对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进步完善并有效实施与国际财报告准则持续趋。

这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与完善将是动态程企业财人员对会计准则学习也将是持续要。

0年发布了新增或修订八项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陆续发布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七项新增或修订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释7》等准则释。

08 年 9 月 5 日财政部发布了《关 08 年般企业财报表格式有关问题》(以下简称《财政部》)08年月3日财政部又发布了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租赁》(财会〔08〕35)。

境外上市企业以及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报表企业09年月日起施行;其他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0年月日起施行。

这是006年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基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财政部二次规模准则修订和增补企业会计准则(0年次规模修订和增补)。

这些新准则基与相关国际财报告准则致、保持了持续趋。

这些已修订和新发布准则将对多数企业会计核算、列报甚至财管理产生重而深远影响

如何准确把握准则准则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显得尤重要。

北京国会计学院从身培训优势出发继续推出《09年企业会计准则新变化与新业难高级研修班》以量案例精准会计准则变化及其对企业影响

二、培训收益助掌握新会计准则修订重与容变化;助掌握新会计准则实施难与对策。

三、培训对象企业财总监、财理、财主管等;证券监管人员、证券公司投分析师;3会计师事所报表审计人员;高校从事财会计学、高级会计学教学教师。

四、培训容()企业会计准则修订与发展会计改革与发展新企业会计准则修订重与变化3国际会计准则修订新动向(二)新收入准则变化及其对业影响新收入准则背景与基概念般收入确认与计量3合成处理特殊交易收入确认与计量5列报与披露6收入准则案例(三)新金融工具准则变化及其对业影响新金融工具准则背景与基概念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主要变化3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与实操作金融产移准则与实操作5套期会计准则与实操作6金融工具列报准则与实操作(四)新修订会计准则项目与实操作政府补助准则与实操作持有待售非流动产、处置组和终止营准则与实操作3租赁准则与实操作新准则下财报表格式(五)新准则会计与税处理差异协调收入准则会计与税处理差异与协调政府补助准则会计与税处理差异与协调3金融工具、金融产移会计与税处理差异与协调套期工具、租赁准则会计与税处理差异协调5持有待售非流动产、处置组织和终止营准则会计处理与税处理差异协调(六)新准则下财报表格式新旧财报表列报差异分析新准则下财报表列报变化产生影响(七)结构化研讨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存困惑及对策五、拟聘师北京国会计学院专门从事会计准则研究专团队财政部会计司、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专3长期从事会计准则实企业、会计师事所专高校长期从事会计准则研究专六、与地备根据课程容安排结束有可能会进行调整

七、结业、考核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考核合格获得由北京国会计学院颁发电子结业证。

八、收费标准培训费人民币600元人费用不含食宿。

发票抬头培训费。

北京国会计学院举办培训可提供食宿。

就餐助餐收费标准0元人天;住宿标准普通单人0元天商00元天新商600元天。

(住宿费用含游泳、健身、净娱乐、宽带上等费用)。

退房截止到每天下午到8退房收取半天房费8退房按照全天房费收取。

特别提示如因报名人数不足开班人数要举办方有权取消该班并开班前三天告知对学员已缴纳培训费用予以全额退还但不承担任何赔偿。

对任何因信赖该班可以如期举行而导致任何直接、接损失包括但不限差旅费损失、误工费损失等举办方不承担法律责任。

九、缴费方式报到直接缴纳现金或者现场刷银行卡、信用卡报名及咨询方式李明吉565675邮箱三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是指按照变更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早前期各受影响净产项目以及其他相关项目期初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差额;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是指按照变更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各受影响项目变更金额与现有金额差额。

九条政府会计主体按规定编制比较财报表对比较财报表可比期会计政策变更影响应当调整各该期收入或者费用以及其他相关项目视该政策比较财报表期直采用。

对比较财报表可比期以前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政府会计主体应当调整比较财报表早期所涉及期初净产各项目财报表其他相关项目期初数也应并调整

十条会计政策变更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政府会计主体应当采用适用法对会计政策变更进行处理。

适用法是指将变更会计政策应用变更当期及以各期发生济业或者事项或者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期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方法。

采用适用法政府会计主体不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也无调整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和比较财报表相关项目金额。

会计估计变更

十条政府会计主体据以进行估计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验以及发展变化可能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会计估计变更应以掌握新情况、新进展等真实、可靠信息依据。

十二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会计估计变更采用适用法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政府会计主体不要追溯计算前期产生影响或者累积影响应当变更当期和期发生济业或者事项采用新会计估计进行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变更当期其影响应当变更当期予以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期其影响应当变更当期和期分别予以确认。

十三条政府会计主体对某项变更难以区分会计政策变更或者会计估计变更应当按照会计估计变更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会计差错更正。

十四条政府会计主体报告期(以下简称期)发现会计差错应当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期发现与期相关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报表(包括财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下)相关项目。

(二)期发现与前期相关重会计差错影响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应当将其对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影响或者累积影响调整发现当期期初相关净产项目或者预算结结余并调整其他相关项目期初数;如不影响收入、费用或者预算收支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期初数。

上述调整视该差错差错发生期已得到更正。

与前期相关重会计差错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政府会计主体可比照条(三)规定进行处理。

会计差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发现使期编制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会计差错般是指差错性质比较严重或者差错金额比较。

差错影响报表使用者对政府会计主体、现或者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则认性质比较严重如遵循政府会计准则制、财舞弊等原因产生差错

通常情况下导致差错济业或者事项对报表某具体项目影响或者累积影响金额占该类济业或者事项对报表项目影响金额0%及以上则认金额比较。

政府会计主体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重会计差错予以更正。

(三)期发现与前期相关非重会计差错应当将其影响调整相关项目期数。

十五条政府会计主体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报告期以前期重会计差错应当视期发现与前期相关重会计差错比照准则十四条(二)规定进行处理。

政府会计主体报告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报告期会计差错及报告期以前期非重会计差错应当按照准则五报告日事项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十六条政府会计主体按规定编制比较财报表对比较财报表期重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各该期收入或者费用以及其他相关项目;对比较财报表期以前重会计差错应当调整比较财报表早期所涉及各项净产项目期初余额财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也应并调整

对比较财报表期和以前非重会计差错以及影响或者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重会计差错应当调整相关项目期数。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