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实情录|实情

一、总经理忙应酬      一件米色耐克毛衣,外面随便披一件黑色安踏外套,孙军两手往兜里一插。

没有一点像当老总的样子。

除了这些能看到的,还有塞在兜里的诺基亚8800,那是他身上最值钱的东西,配着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号码――随便一个有点身份的人,用的号码都比他有派头,实际上,孙军根本不在意这些,当初花8000多买这个手机,还是看中了全金属的质地,“耐摔。

”当然也有点不能太跌份的意思,“好歹也是一总啊!”孙军自嘲。

跟他说起这手机的视频聊天功能,他很惊讶。

“还有这功能啊!”用了快一年的手机,他都没摆弄清楚,再告诉他现在国内的网络还不支持这功能,他身子往后一仰,“白高兴了一下。

”   他那一拨黄金一代球员,差不多都收拾球衣、穿上西装当教练去了,但只有他是最忙的,又得经营,又得管理,还得跟穿西装的胡卫东、巩晓彬他们一样,研究战术、调教队员

一两年时间,他已经开始适应新的身份,但偶尔上网,看到“CBA单场得分之最70分”被挂在篮球门户网站的首页上,还是要忍不住偷偷得意。

下,有时候看到每轻队员场上表现糟糕。

他也会发急,“恨不得脱了衣服自己上去打。

”甚至有时候,看到一些媒体吹捧一些年轻人。

他有点不服,“我要在的话,指不定谁强呢。

”不过电就是想想而已,“要现在真还在打,估计还真比不上他们。

孙军摸了摸肚子,憨憨的笑。

孙军的话说,从打球的,变成做买卖的,当初多少有点无奈,憨厚耿直的性格,在他自己看来,也难以成为一个好的生意人,但是吉林男篮的困境还是把他推到了总经理这个位置上,“主要是靠一些人脉关系吧,在吉林,大家也都信任我,知道我的为人。

孙军有点得意,“有时候可合作可不合作,或者是可给可不给的钱,看在我的面子上,也就成了。

”   这就是国情,孙军感慨,有时候,酒桌上多喝一杯酒,就意味着一次合作的完成。

累,但是对于孙军来说,这种挑战的感觉又让他挺有自豪感。

联赛开始之前主要是忙着广告啊、票务啊、推广啊,这些事情都得我去弄。

孙军说,有时候,自己出马也会遇到搞不定的时候,比如有次找冠名的时候,对方不是很懂篮球,对孙军不大感冒,但“找上面领导出来替说说话,最后还是成功了。

联赛开始之后他则重点把精力放在关联和训练上。

但期间应酬也多,孙军知道这种人脉关系的重要性,再累,他也得去。

“在中国,现在还没到达完全市场化的地步,现实摆在那里,你就必须去适应。

孙军有点庆幸地说,“还好家乡父老挺给面子。

”   回忆起当年的单场最高分70分,直率的孙军不掩饰自己的得意,“这么高的单场得分应该是比较难破了。

孙军说。

并不是看不起现在的球员,而是现在篮球比赛的对抗性更高了,而他那场砍70分的时候,CBA还没有外援,“除非一场比赛来两个加时,不然现在很难有人能去破我这纪录。

”   但每次打开电脑。

看到自己的“CBA单场得分之最70分”,还是挺欣慰,“过去这么久了,还有这么多人把这事放在心上。

觉得是一种被认同。

”同时也庆幸自己选择了篮球,“在北方,很多冠军运动员最后去给人看门,甚至给人搓澡,他们的故事和命运就这样被无声无息地断送了。

”   他也会不服老,看到自己的球员在场上表现不好,他恨不得自己上去打,“其实要打球,上个赛季我也能打。

孙军说,在更早之前,他刚当总经理,还兼着队员,当时俱乐部还有个副总。

两人就拆开来使一一孙军当一个星期队员一个星期经理,他当队员时全心投入训练,经营让那个副总来操作。

这样的折腾让孙军无法保证系统的训练,身体条件出现滑坡现象,即使是这样,孙军也认为那时候他要真好好打。

凭当时的身体条件和经验,“也能打。

”不过他自己也在想,这不是长久之道,他迟早要退。

而打球又让他无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营上。

后来,“想想还是退吧。

”   他说自己也挺矛盾的,经常想着,“我现在回到场上,谁谁谁指不定还没我强呢。

”但接着又想,“算了,回到场上没准是被别人教训。

这不是自己在球场上威风八面的年代了。

”   说起孙军,不少人都会说他为人处事有大哥风范,坊间传言,有个赛季俱乐部经营困难,孙军自掏腰包100万给队员发薪水,说起这件事,孙军摇摇头,“不值一提。

”那次不是传说中的100万,但也“差不离了。

孙军说,当时情况是这样的:赛季结束。

近100万款项没有到位,俱乐部发不出工资,孙军便拿自己的钱给队员先发了。

赛季前我承诺他们拿钱,不能到赛季结束没影啊。

再说,后来那些款也都陆续到位了,我又没损失啥。

”他大大咧咧地笑。

当然,他也认为自己现在的成功和这种性格有关系,“大家都信任我,我们俱乐部才会有凝聚力。

”现在他觉得自己挺成功的,“我们俱乐部在北方球队里经营算是好的了,原来我们没有二线队,现在二线、三线梯队建设都摘起来了。

”他一脸的幸福。

二、忆往昔      徐济成(新华社高级记者):孙军是一个真正把篮球溶入自己血脉中的人物。

篮球就是他,他就是篮球

他把吉林队自己连在一起,荣辱与共。

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拯救了吉林篮球

吉林队从甲A降级,再在甲B中摸打滚爬,孙军吉林队崛起的关键人物。

当年,如果不是他在吉林,可能也不存在吉林这支队伍了。

后来他既当球员。

又当教练和总经理,其实这是中国篮球脆弱的地方,让他一个人扛起那么重的担子。

但是,孙军还是扛起来了,他就是哪一天退役了,当教练和总经理了,他对那支队伍的作用依然不会改变。

他是“黄金一代”,他是亚洲篮球史上最出色的小前锋之一;他是名副其实的得分机器,他是少数能将篮球艺术化的中国人;他是篮球的俘虏,他是永远的虎王

2001年初的一天,孙军的妻子蒋利拿着他腰部的X光片给一位骨科教授看,这位教授看了一眼说:“没什么事,五十多岁的人都这样!”   “可他才三十一!”   两三年后,当“战神”刘玉栋依然神勇无比,当“中国乔丹”胡卫东率领江苏队迈上新台阶,当我们的“虎王”仍旧轻松场均过20分时,人们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这群老男人会被称作中国篮球的“黄金一代”。

时光倒转到20年前。

1986年初,时任中国青年队主教练的马家铎将之前他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中相中的孙军调入队中,开始了他为国效力的岁月。

孙军出生在一个篮球世家,父母都曾是专业篮球运动员。

临行前,孙军的母亲往他的包里塞了两瓶名酒,让他送给马指导。

几个月后,因为年龄小缺席亚青赛名单的孙军回到家,那两瓶酒也被原封不动地背了回来: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在那里站稳脚跟。

一年后,孙军入选新一届国青队,并打上了主力。

1989年1月在马尼拉,国青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此时主教练换成了蒋兴权)夺得了亚青赛冠军,孙军几乎打满了全部8场比赛,场均拿下20 分,是队里的核心之一。

第一次在国青队看见阿的江,孙军私下里跟队友说:“这位老兄多大了还打青年队?”   这时的孙军,身高已经长到1米97,摸高在3.50米到3.60米之间,经常在平时训练和比赛中上演扣篮动作。

1987年12月,中央电视台和《篮球》杂志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扣篮远投大赛,国青队派孙军和巩晓彬代表队里参赛。

这两人赛前根本没练过相关的内容,简单活动了一下就上场了。

扣篮比赛共有16人参加,分为三轮。

最后,巩晓彬排第六,孙军则仅次于辽宁队的张学雷得到第二名。

比赛孙军做出了一个当时看起来非常漂亮的动作;在篮筐正前方起跳。

右手持球从左手抬起的肘下将球抛到空中,然后把球扣进。

1989年6月,正随吉林青年队在湖北参加全国青少年运动会篮球预赛的孙军收到了入选国家队的通知,于是他和同在当地的巩晓彬一同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当时在他这个位置,王非和张勇军仍具有很高的水平,年轻的孙军只能刻苦训练等待机会。

1991年,蒋兴权受命执数国家队,刚退役的宫鲁鸣成为助理教练。

这时吴庆龙,郑武和刘玉栋也入选了国家队,加上一年后入选的胡卫东和吴乃群。

日后为中国篮球取得历史突破的“黄金一代”慢慢地在国家队聚齐和成熟。

1994年8月7日,是中国篮球值得纪念的日子。

这是中国男篮世锦赛小组的最后一场。

之前加时战胜过巴西的中国队碰上西班牙,上半场结束中国队落后15分。

中场休息蒋兴权要求队员首先在最短时间内追回5分。

下半场一开始不到五分钟,孙军的突破,刘玉栋的中投和郑武的远投就把比分差距缩小到了10分。

西班牙终于自乱阵脚,而中国队越打越顺。

凭借孙军

胡卫东和吴庆龙的连续5个兰分球,在比赛还剩30多秒时中国队将比分遭到了只剩两分。

这时吴庆龙两次罚球把比分扳平,关键时刻西班牙队错失一次阵地进攻,中国队快速反击,在当天度过27岁生日的郑武竟在对方篮下抢得篮板单手将球扣中,比分定格在了78:76!中国队进入了八强,几代篮球人的梦想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实现了。

在这届世锦赛上,孙军的助攻数列全队第一,93.8%的罚球命中率高居世锦赛全部参赛队员的第二位。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篮球开始以世界标准衡量自己孙军也为自己辉煌的国家队生涯添上一笔又一笔值得纪念的篇章。

1999年夏天,中国队来到长春郊外的卡伦湖集训,孙军也在这时接替巩晓彬成为国家队队长。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

孙军逐渐淡出了国家队

2003年哈尔滨亚锦赛前龚松林受伤,国家队想到了孙军,已经34岁的孙军二话没说就前往国家队报到。

面对记者他只说:“我是一个新兵。

”   早在1985年,16岁的孙军就进入了省队,是吉林省队历史上最年轻的队员

入选国家队后,每年冬天长春已经白雪皑皑的时候,他却总在南方进行着训练。

直到1995年中国篮协举行了甲级队八强赛,孙军率领换血后的吉林队参赛。

虽然他得到得分王,但由于吉林队平均年龄只有22.7岁,队友根本帮不上他的忙,吉林队最终降到了乙级。

不堪回首的日子开始了。

1996年香港精英公司在中国篮协支持下,发起了CNBA联赛

它采用NBA的规则:24秒进攻,人盯人防守,可以说那一届的CNBA联赛在观赏性上丝毫不弱于那时的CBA。

精英公司不仅为每队都聘请了一名美国教练,还举行了外援选秀大会,每队可挑选四名外援,就是在这次大会上,吉林队选中了范德普尔。

年轻的范德普尔个子不高,选秀前的训练也不突出,直到第四轮吉林队才选了他。

谁知他在接下来的比赛中马上展现了超群的实力,标志性的滑步跳投,冲击力极强的突破让他迅速地征服了吉林球迷的心。

直到今天他们仍无比地怀念“大卫・范德普尔”这个名字。

两年后吉林队进入了CBA,俱乐部迅速地找到了他,他只问了句:“孙还在吗?他在我就来。

”   后来,范德普尔得到了加盟乔丹所效力的华盛顿奇才队的机会,并曾在一场NBA比赛中取得20分以上的高分。

后来他转战欧洲,拿到意甲和俄超的冠军,入选过欧洲联赛最佳防守阵容,今年还率领莫斯科中央陆军队夺得了欧洲联赛的冠军。

他和立陶宛的萨乌留斯是CBA聘请过的最好外援,遗憾的是他们都只在CBA打了一个赛季

那年的CNBA。

孙军和范德普尔精彩的表演及默契的配合给吉林球迷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美好回忆,也深深地震撼了长春体育馆看台上十几岁的我,是你们让我初次感受到了篮球之美,谢谢你们。

吉林队毫无悬念地夺得了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CNBA联赛冠军,孙军当选MVP。

之后精英公司退出,吉林队又过上了无球可打的日子,正值巅峰状态的孙军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1995年八强赛后,广东宏远的老板就找到了孙军,开出了极为优厚的条件。

当时还没有任何关于转会的文件,吉林队害怕他一去不返,于是把情况上报给了中国篮协,篮协遂强令孙军留在吉林队

1997年CNBA联赛结束后,北京托巴特尔,江苏队托胡卫东,希望这些好友能做通孙军的工作;上海的李秋平,广东的老板阿海找到他,王非也打来电话说:“你哪也别去,到我们八一来!”   但是最让孙军心动的是辽宁队,第一年执教的吴庆龙跟他说:“大军,你过来帮帮我。

”   孙军和吴庆龙私人感情很深,辽宁队有一定实力又不像八一过于强大,辽宁离家也很近。

这些都是吸引孙军的地方。

然而就在他准备动身的时候,中国篮协又出台了不同级别联赛的球员不允许流动的规定,转会再次搁浅。

又过了一年,篮管中心出台了倒摘牌的转会政策。

这意味着转会辽宁已不可能。

这时奥神的李苏找到了孙军,提出只要他加盟就把主场设在长春,经营权和收入都归东北虎俱乐部,个人待遇一个赛季至少50万。

这是根本无法拒绝的优厚条件。

在签合同时,东北虎俱乐部总经理张爱军特意加上了一条:如果吉林队进入CBA。

合同自行废止。

结果到了9月,空军队解散的消息就传来了。

命运就是这样恼人的东西,它让这位中国数一数二的优秀球员在其最当打的三年时间无缘最高级别的联赛,也让他最终还是代表家乡球队去参赛。

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孙军表现出对比赛的强烈饥渴。

第一个赛季他就以绝对优势拿下得分王和三分王,并率领东北虎成功保级,最终被评为MVP。

大卫走后。

吉林队找来了外援罗德・格里格尔。

因为前任给球迷的印象太深刻,大家对这个投篮水平很一般的外援都报以怀疑的目光。

很快地,罗德就证明了自己:除了罚球,这个家伙似乎什么都会做――突破,扣篮,助攻,篮板,抢断,后来还练出了三分。

在CBA中,罗德几乎每场都能打出接近三双的数据,“全能战士”的称号也不胫而走。

接连两个赛季,罗德都与孙军一同入选了CBA的最佳阵容,“孙罗组合”成为CBA中最令人生畏的搭档。

除了这两人,吉林队在几年中陆续引进了李爱军,接军,张勇刚,薛玉洋等人,加上王博和杜江的逐渐成熟,东北虎的实力得到增强。

不仅战胜了八一这种以前不曾胜过的强队,还多次创造了主场连胜的纪录。

2001—2002赛季东北虎排名联赛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八一。

“如果不是姚明和王治郅,吉林也许早就夺冠了。

”王仕鹏说。

2000—2001赛季第九轮,之前战胜了八一和宏远的强队的吉林东北虎主场迎战济军双星。

双方的实力有一定差距。

打到半场结束,吉林队已经领先了21分,尽管优势比较大。

主教练仍然让主力队员留在场上。

第三节打到一半时。

有些场外的球迷开始喊:“把球给孙军!”队友们听到后也都尽量把机会让给他。

整场比赛结束后,孙军的两分球命中率达到65.5%,三分球命中率为64.3%,一共得到了惊人的70分!   作为江湖齐名的两太高手,如果说胡卫东是“天下无敌”苗人凤,精细凌厉的剑法让人防不胜防,那么孙军就是北国大侠胡一刀,看似缓慢的出招却藏着万般变化。

除了神准的远投,孙军的突破也极有威胁,速度不快但节奏感极强,按张卫平的话就是“浑身都是假动作”;孙军另外一项值得被人长久称道的就是他极高的篮球智商,尽管由于担负着主要的进攻任务使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投篮上,但我们还是可以时常看到他充满想像力的传球,这都来自于他对比赛的精确解读,姚明曾说过“看孙军的妙传是种享受。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