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历史回顾

摘要:自1993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三轮宏观调控实践,历次宏观调控都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并且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的突出问题和经验教训。

文章对中国宏观调控实践进行了历史回顾,提出了宏观调控实践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带来哪些政策启示。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宏观调控实践;经验;政策      一、1993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实践回顾      1993年―1996年的紧缩性宏观调控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我国经济出现了超高速增长,这一年增长率高达14.2%,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急剧扩张,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造成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和资金全面短缺,经济运行环境全面趋紧。

面对经济过热而出现的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金融秩序混乱等问题,1993年6月24日,中央做出《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包括提高存贷款利率为主要内容的16条宏观调控措,这些政策措施实施后,失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得到遏制,金融秩序混乱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货币供应增长下降,财政收支趋向平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1994年,又对财政、税收、银行、外汇、投资体制等实施一揽子改革措施, 1995年和1996年继续实行财政和货币双紧政策,经过三年半的宏观调控,过快增长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得到了有效遏制,价格涨幅显著回落,消费价格指数由1994年的24.1%分别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1%和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到1995年和1996年的17.5%和14.8%,经济增长速度则由1992年的14.2%、1993年的13.5%平稳回落到1996年的9.6%,通胀率从1994年7月的21.6%降到1996年底的6.1%,国民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势头,成功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这一轮的宏观调控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是,首先,宏观调控是在市场化程度有了极大提高,而且是在明确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

其次,政策当局并没有简单运用直接调控手段经济降温,而是综合运用各项调控措施,有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进。

其中十分突出的是货币政策的成功运用,特别是充分运用利率政策调控经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既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又使经济保持在合理的稳定的增长区间。

1998年―2002年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扩张性宏观调控

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国内商品供求也逐步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增幅回落的同时,通货紧缩迹象日益明显。

1998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增幅回落8.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升反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6%和-0.8%,而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仅为7%,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值。

针对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由适度从紧,稳中求进,转向了扩大内需,主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时实施了调整收入分配,适当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等政策措施。

经过5年左右的宏观调控,我国GDP增长速度从1998年的7.8%逐步而波动式地提升到2003年的9.1%;而CPI指数则由1998年的0.8%上升到2003年的1.2%,经济发展又开始进入上升期。

自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我们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次尝试。

但是,我们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积极正面效应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中国近六年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偏差同样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片面强调调控需求一方,而忽视了调控供给,未能将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结合起来对市场进行调控,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效应与预期结果至今仍有差距。

2003年以来的中性宏观调控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投资增长势头过猛,部分行业投资过剩问题极为严重。

这些行业的过热投资进一步引发了煤、电、油、运的全面紧张。

物价再度出现了上涨苗头,通货膨胀压力日渐加大,2004年9月份CPI指数累计比上年同期上涨了4.1%,居民储蓄实际利率已经为负数。

一些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使用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

针对经济运行中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政府果断作出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在指导思想上一开始就强调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在实施总量调控的同时,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做到松紧适度,不急刹车,不一刀切,在宏观调控手段运用上讲究综合性,即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律手段进行调节的同时,也采用了一些必要的行政控制手段

这一次宏观调控可以说是动手早,见势快,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央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扩大利率浮动幅度,财政部宣布采取“中性”或“从紧”的财政政策

在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市场资金供应向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行政部门也采取了微观干预措施,包括国家发改委派出督查组清理投资项目、国土资源部清理开发区、银监会按“有保有压”的原则决定信贷等。

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决定将我国实施了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从而宏观政策由“一积极,一稳健”转变为“双稳健”。

这轮宏观调控面对的调控对象、利益格局、体制条件、国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大增强了调控的难度和复杂性。

但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部门、各地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最明显的特点是,首先,宏观调控针对的是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扩张带来的局部经济过热,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全面过热。

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决策部门采取了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针,采取点刹车的方式而不是一味地采取紧缩政策和急刹车的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不仅抑制了过热部门的盲目发展,而且调整了经济结构,通过适当的控速降温,使经济在适度增长区间内既平稳又较快地可持续发展,延长了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

其次,针对上述新的情况,在已经推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且未能有效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经济过热的基础上,被迫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正是这一系列行政措施给局部过热的经济迅速降温,起到了间接调控措施未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调控实践的经验       第一,针对经济运行中面临的不同问题区别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

1993—1996年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经济的全面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政策;1998—2002年的宏观调控则是针对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出现的通货紧缩,采取了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而对于2003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局部经济过热和部分行业过快的投资增长问题,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由此可见,在这三次宏观调控中,既有紧缩性政策,又有扩张性政策,还有区别性政策,宏观调控政策措施不断丰富和完善,都取得了预期的调控效果。

第二,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断丰富。

在这两次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运用,确保了宏观调控的预期效果。

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经济和法律等间接调控手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提高了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第三,宏观调控艺术不断增强。

政策措施的自觉选择和调控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调控时机的选择;调控力度的把握等方面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艺术逐步增强,特别是在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实践中,有保有压的政策措施以及调控时机的选择。

调控力度的把握上,都体现出较为纯熟的调控艺术。

三、宏观调控实践经验带来的启示      第一,重视微观基础的建设。

努力构造宏观政策得以有效实施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主体,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微观经济基础已发生变化,已经形成了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外商经济三足鼎立的基本格局,非国有经济已经是市场化的主体,它能够对经济变量做出反应,但政府还没有给予它足够的反应空间。

国有经济尽管困难重重,但它仍在占用着国家的大部分资源,并且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银行的主要信贷对象。

如果国有经济的运行机制不发生根本的转变,必将会大大制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调控手段运用

第二,重视宏观调控中国际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往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经济日益受到全球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不管是国际油价对中国通货膨胀所形成的外部压力,还是针对中国人民币汇率所形成的政治经济压力,也不管大量热钱的涌入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造成了何种程度上的负面影响,都表明在新世纪中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必须扩展视野,将国际因素更多的纳入政策制定的考虑范围,充分重视国际间的博弈因素,为中国经济发展把握准确的方向。

第三,建立科学的预警统计指标体系。

无论是政策实施力度还是政策实施的时间选择,都要基于对经济形势的正确判断。

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依靠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我们在这方面经验的严重不足,是造成在政策力度与时间把握上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郑州水工机械厂      参考文献:   [1]赵晓.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宏观调控[J].学习月刊, 2007,3:20—22.   [2]徐鹏程.宏观调控政策的成果、问题与经验教训[J].生产力研究, 2007,4:11—12.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