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乙肝疫苗四问

乙肝病毒(HBV)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由乙肝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母婴、血液(体液)和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感染乙肝病毒后可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部分人可转化为慢性乙肝患者,少部分人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中国的乙肝传播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是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策略,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手段。

新生儿何时接种乙肝疫苗 毕业论文网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母亲所生的正常新生儿、早产儿(胎龄?37周)、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 000克),如无接种禁忌,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再按照第1、6月的要求接种后续两剂。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正常新生儿,需要在第0、1、6月接种三剂乙肝疫苗;如果是早产儿(胎龄1 000克),需要在第0、1、6、7月接种4剂乙肝疫苗,在接种全程结束后1~2个月后进行乙肝表面抗原和抗—HBs检测,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抗—HBs哪些对象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1.新生儿(体重>1 000克,无危重症)。

2.高危人群: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特别是医护人员及接触血液的实验室人员;已感染乙肝病毒者的配偶、子女或密切接触者;血液透析者和静脉注射毒品者等;对乙肝疫苗常规免疫无应答的16岁及以上年龄的乙肝病毒易感者。

接种乙肝疫苗发生反应后,该怎么处理   乙肝疫苗接种后,个别人可有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红肿或中低度发热,一般不需特殊?理,可自行缓解。

必要时应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由后者给予处置指导。

在住院期间未能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如何补种   对于危重症的新生儿,如极低体重儿、有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

疫苗是用科学手段控制的病毒来激活人体的防卫系统,提高免疫力

虽然免疫力是人体与生俱来的能力,但由于身体机能发育未完全,婴幼儿的免疫力较弱,且容易感染,因此在出生后就需要尽快接种疫苗,以保护幼儿免受疾病的危害。

严格来说,疫苗的注射时间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所以必须要按规定的接种时间等要求完成整个疗程,才能使疫苗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