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经济圈与同城化问题浅析

[摘 要] 本文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促进区域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

因此,同城化是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性起步阶段,是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的前提和保障,同城化还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开发建设大都市经济圈

[关键词] 大都市经济圈同城化;辽宁中部城市群;沈抚铁本同城化      一、国内外大都市经济圈的理论与实践      1.国外大都市经济圈相关理论回顾   关于大都市经济圈,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概念

人们往往联想到大都市带、城市群、城市带、都市连绵区等概念

一般认为,大都市经济圈是由核心城市及其周边腹地组成的、内部合理分工又有机联系的、高度一体化城市地域。

最早注意到该现象并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

1942年,他在美国东北部考察时, 发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许多大城市发展迅速,并不断向外围地区扩展延伸。

1957 年,他故地重游时, 以往相间布局的大城市已经聚合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城市地域。

为形象地描述这一特殊的地域空间组织,戈特曼借用古希腊传说中的“Megalopolis”来命名这个巨型的城市群体。

日本对都市圈的研究最为深入。

1951 年,木内信藏在对日本城市发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三地带学说”,成为日本都市圈研究的开端。

最初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由单个中心城市及其周围腹地所构成的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城市地域,如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和大阪都市圈等。

其研究核心思想被应用到日本政府1960 年提出的“大都市圈”概念之中。

“大都市圈”由若干个都市圈构成,并且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人口规模在100 万人以上且邻近有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身人口的15 % ,都市圈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 %。

1987 年,加拿大学者麦吉(MeGee T G) 在东南亚国家进行考察时,发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核心区域出现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他先后提出“Desakota”和“MegaurbanRegion”概念来描述这种现象。

另外,在1988 年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以麦吉的论文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学者根据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与都市圈近似的概念, 如扩展大都市区( Extended Metropolitan , EM) 、分散大都市区( Dis—persed Metropolis , DM) 、都市连绵区(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 MIR) 等。

不过, 目前国际上谈及都市圈, Metropolitan 一词更为常用。

2.国内大都市经济圈相关理论探讨   1983 年,于洪俊等人在《城市地理概论》一书中首次以“巨大都市带”的译名介绍了戈特曼的思想, 此后关于都市圈的研究才逐步开展起来。

1986 年,周一星提出与Megalopolis 对应的中国概念——都市连绵区,即以都市区为基本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围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

其后, 姚士谋等从区域空间布局的角度出发,提出城市群的概念,并将其内涵表述为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二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在此基础上,陈立人等对城市群体演进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指出城市密集带与大都市连绵区是城市群体向高级化发展的二个不同阶段,并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这二个阶段的过渡时期,尚属准都市连绵区,最终将迈向大都市连绵区阶段。

宗传宏认为大都市圈和大都市带是二个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概念,大都市圈是单个特大城市集聚作用的结果,大都市带则是若干个大都市圈相互扩散、对接、重叠、整合作用的结果。

徐琴认为城市带主要强调城市密度及空间组合,可以由若干中小城市组合而成,并不一定有特别突出的中心城市,可视作都市发展的早期阶段。

近年来,随着国内都市圈研究进一步走向微观与实证,“一小时经济圈”的概念浮出水面,即在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到外围地1小时车程、100 km 左右地理半径的地域范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西安经济圈、南京都市圈、兰州大城市圈等。

3.国内外都市圈的实践   荷兰的兰塔斯德地区都市圈建设成功的范例之一。

1960 年,荷兰为了解决大城市的拥挤问题,开始了新城建设运动,他们先后规划了15 座新城,其中13 座分布在著名的兰塔斯德地区

兰塔斯德地区最终形成了一个大中小城市体系健全、城市间具备有机的分工和协作的都市圈。

但是,新城的成功建设也使核心城市开始衰落,到1970 年末,荷兰几个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共流失了大约50 万人口,丧失了10 万个就业机会,大片的旧城和老工业区被废弃。

此外,东京都市圈和汉城都市圈也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尽管从总体上看,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以及人口和城市密集地区,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都市连绵区。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大陆有12个城市密集地区已经具备或即将成长为比较典型的都市连绵区, 它们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闽东南沿海、四川盆地、江汉平原、湘中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松嫩平原。

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已经非常清晰地出现了都市连绵区的基本特征。

综上,大都市经济圈概念虽然尚无统一定论,但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以及国内外大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大都市经济圈可以理解为以大城市为中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二、“同城化”问题的提出与界定      1.“同城化”问题的提出   我国未来有不少城市群可望发展成为大都市圈,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都市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都市圈、京津唐地区的大都市圈、胶东半岛的大都市圈、沈(阳)大(连)大都市圈等。

在中国,具有“重心区”和“增长极”意义的大都市经济圈,通常认为有三个,即长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圈、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环渤海都市经济圈

然而,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以致都市圈内因利益导向而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融合。

为此,在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众多城市提出了“同城化”或相近的概念

如“深港同城”等。

2.“同城化”问题的界定   “同城化”实际上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以达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战略。

包括:第一、发挥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把城市规划纳入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旨在整合城市之间的资源和市场,发挥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带动作用,建立大都市经济圈,促进区域产业优势的形成。

第二、借鉴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区位特点、产业优势,提出长期发展战略。

第三、打破传统的城市之间行政分割和保护主义限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科技服务一体化,以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

第四、逐步形成区域自主创新机制和自主创新生态,确立区域整体竞争优势。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