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在生活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里对“香”是这样叙述的:“香,气芬芳也。

”而馨香的“馨”,也就是香气远闻之意。

因此说到香,人们便会想到烧香拜佛,那是香在宗教仪式上的运用,但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许多香的印记。

人被称为万物之灵,异常灵敏的嗅觉是与生俱来的,能分辨上万种香气

对于富有灵性的香品的采用,并且使香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毕业论文网   比如日常生活上我们经常用的食品香料,饕餮美味时色香味必不可少。

究竟我们与所谓的香有多大的接触呢?我们不断地从自然界中汲取并运用物质,对香来说也是一样的,它同样取自自然而回归于生活

经常可以看到的日用品有太多关于香的成分,固态的香皂、樟脑丸;液态的花露水、香水;气态的熏香焚香,为我们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

香品从宗教祭祀的用途,逐渐发展到生活中的运用,以香来提升生活品味,从身体的涂抹、熏香衣服、净化环境,乃至于饮食,作为药用建筑……香的用途可说是五花八门。

小编主要介绍几项香的常见用途。

一、化妆日用品   在今天琳琅满目的化妆品中不少标注着“国色天香”、“香草美人”之类的字眼儿,香水、香精油直接喷洒后会随着人体血液的流动而促使香气的散发,更是提高个人气质的催化剂。

从化妆品上渗透到日用品中,又让人无时无刻与香亲密地接触,刷牙用的牙膏、洗发用的洗发液、熟悉的纸巾,比比皆是。

二、药用   香作为药用的起源极早,在经典中,就有以牛头旃檀作为药用的记载。

人们常说“香药”一词,香和药可以并为一谈,许多香料是名贵的药材,很多药材也是珍贵的香品

香在作为药用的时候有多种用法,焚香熏香在今天的养生馆里随处可见。

三、祭祀庆典   从史料上可以看到有很多用香来祭祀及举行典礼的记载,例如祭天地、祖先、亲耕礼等。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于河南开封地区发生早灾,仁宗就在西太乙宫焚香祝祷求雨,仪式中曾焚烧龙脑香十七斤。

此外如南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皇太后圣诞,从十天以前,皇后、皇太子、太子妃以下至各级官员,以及宫内人吏都要依序进香贺寿。

在北京设有古代祭祀专用的天坛和地坛的遗迹,亦有设置焚香场所。

民间的话,最多的就是“拜拜”了。

初一十五、逢年过节的烧香拜佛,都少不了香的身影。

甚至变为一种很纯粹的思想,传递香火、香火旺盛,成为了延续后代的代名词。

四、熏衣   早在西汉就记载着以香来熏衣的风俗,屈原笔下的《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与“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熏香笔记。

衣冠芳馥是东晋南朝士大夫所盛行的,在唐代时,由于外来的香输入量大,熏衣的风气更是盛行。

在《宋史》中记载,宋代有一个叫梅询的人,在晨起时必定焚香两炉来熏香衣服,穿上之后再刻意摆弄袖子,使满室浓香,当时人称之为“梅香”。

宋徽宗时蔡京招待访客,也曾焚香数十两,香云从别室飘出,弥漫满座,来访的宾客衣冠都沾上芳馥的香气,数日不散。

熏衣相同,香也可用于被褥加香、衣柜存香、佩饰以香囊等。

五、宴会   古代在宴会及庆典中,焚香也是不可缺少的场景。

在中国南宋官府的宴会中,香更是重中之重。

如春宴、乡会、文武官考试及第后的“同年宴”,以及祝寿等宴会,细节繁琐,因此官府特别差拨“四司六局”的人员专司。

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六局”之中就有所谓的“香药局”,掌管“龙涎、沈脑、清和、清福异香、香叠、香炉、香球”及“装香簇细灰”等事务,专司香的使用。

尤其是在茶会、诗酒会或琴会等的应用,香都占有重要的作用,宋时把“焚香、插花、点茶、挂画”合称为生活四艺,焚香是一种很有展现力的生活艺术。

六、香木建筑   除了生活中常见的焚香熏香之外,香木也被运用建筑上。

古代皇室外建筑经常使用西洋杉建造整座宫殿,一方面是由于其杉脂香甜的气味;另一方面是因为杉木是天然的驱虫材质。

中国满清皇室在承德的夏宫中,其梁柱与墙壁都是西洋杉所制造,而且刻意不上漆,让木材的芳香能够直接渗入空气中。

回教清真寺的建筑也常用玫瑰露和麝香混合在灰泥中,当中午太阳一照射,温度升高时,香气就会发散出来。

世人对香的喜爱及运用之广泛,让有品位的生活处处暗香浮动,由此可见一斑。

人之好香,不仅仅局限在以上的化妆、药用祭祀熏衣宴会香木上,更是一种自然灵性的升华和美学素养的提炼。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