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情感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情感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受到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情感教学法的含义和三大原则,其次分析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法的意义,最后从情感教学法原则对应的教学规划出发,提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情感教学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思想政治;应用。

作者简介:王艳,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4—0092—02。

新课程改革密切关注学生情感发展,《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渗入学科核心素养情感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优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情感教学法概述。

1. 情感教學法的含义。国内众多学者都对情感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卢家楣教授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最为权威,他提出“所谓情感教学法就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情感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情感教学法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部过程,促使学生情感潜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发展;其二是情感教学法致力于强调知情相促的教学格局,情感教学法强调在重视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达到知情和谐统一;其三是情感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由于教学作为传递认知信息的中介离不开人的情感因素,所以教师要以情感为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 情感教学法原则。寓教于乐原则,这是情感教学法的核心原则,主要指导伴随认知信息传递产生的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回路,具体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操控各种教学变量,让学生在“快乐—兴趣”的状态中学习。这一原则学生学习的心理背景出发,强调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还要考虑学生教学内容的乐接受性,让学生在“快乐—兴趣”中接受教学内容,强调正性情绪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包括两条教学规划:“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以情施教原则。这是三大原则中最有代表性的原则,主要指导伴随认知信息传递产生的两条回路:师生对教材中情感因素的交流回路与师生主导情绪状态的交流回路。含义是在教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观点和方法,还要以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和陶冶学生,实现以情促知。这一原则根据学生学习的素质目标所确定。由于教师的特殊地位,其自身情感在回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影响当前学生情感的形成,也影响学生情感未来的发展。包括两条教学规划:“教师要处于良好的情绪主导状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情感性处理”。

师生情感交融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导教学师生间人际情感交流回路。其含义是教师要重视人际回路中的情感因素,利用自身丰富积极的情感去诱发学生情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效果。这一原则是根据学生的人际环境出发所确定。在不同视角下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会形成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渗透的教师学生情感会优化或削弱教学效果。情感教学法重视各类关系中的情感因素,包括两条教学规划:“教师要促进师生学生间人际情感交融”;“重视教学外的师生活动”。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情感教学法的意义。

新课改背景情感教学法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其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方面得到充分自由而和谐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德、智、体、美等诸要素充分、自由而和谐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体力以及情感的形成与发展都与自身情感体验相关,情感是人的精神支柱与动力系统,情感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建构而建构,并对认知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情感教学法学生情感需要为切入点重视学生情感体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 有利于更好实现课程目标。新课改不仅将课程目标从抽象的理念变成具体可追求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突出了情感教育,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获得积极而丰富的情感体验。新标准旨在通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培养有理性、有责任、有信仰的学生情感教学法学生情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使得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要,很大程度地将积极的情感渗入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满足学生情感需要。情感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目标。

3. 提高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承担过去“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还肩负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情感教学法的实施使思想政治教师在分析教学大纲、教材的时候不仅要弄清楚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分析,例如在教学中对显性和隐性教学内容情感性处理。教学设计不仅要突出的重点、难点,还要将重难点与学生教师情感要素相结合,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教授知识点、关键点的时候,将一些抽象的政治知识、哲学内容通过案例展现,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情感教学法的实施有助于教师提高对课堂的把握能力。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情感教学法的实施路径。

1.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诱发学生兴趣。首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学生求知的需求反映了教学内容的三种可能:教学内容过旧;学生对科技军事、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新动向的渴望;思政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例如讲授“意识的本质”时,教师可以展示动物短视频,将意识与动物的感觉心理相对比诱发学生兴趣。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多侧重于理论内容上的阐述,对实际应用方面指导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生活和实践问题的需要,教师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讲授“价格变动的影响”时,可以列举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商品,如文具、学习机等。

其次,巧妙组织教学内容。从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到教学内容的讲述,二者之间存在着组织加工的过程,前一环节体现了对教学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后一环节体现了对教学内容处理的艺术性。思政教师首先要尽可能让学生感知自身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这些联系与学生已有经验有联系但又不能用已有知识去解释。例如,从意识的起源分析意识本质时,可以简述电影《忠犬八公》,让学生思考动物是否具备意识?动物的感觉心理与人的意识之间的关系?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力求找出其中某些关键点,从关键点里引出超出学生预期的知识。教师教学内容中看似枯燥无味的内容出乎预料地与生动事例、有趣知识、学生生活、现实社会联系,从而诱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从“意识”的生理基础分析“意识”本质时可以与人工智能联系,让学生思考“人工智能是否具备意识”。

2.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情感教学能力。教师要善于处理情感性的教学内容。对于显性情感因素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思政教师要力求将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展示,创设情知相促的教学格局。首先,教师要善于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不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与学生可能出现的重难点,还要用自己的经验去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情感因素。其次,教师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情感,不仅要强调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还要强调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性,追求二者的統一。再次,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情传递情感,借助于表情的移情功能帮助教师充分展现自身情感并引发学生情感反应。例如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教师要提前做功课,了解传统文化和教材编写的用意,然后用情感性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对内含隐性和中性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情感的迁移功能从外部赋予教学内容情感色彩,例如将学生的有关情感迁移到教学内容上,揭示内容背后的人物轶事等,使学生的学习富有兴味。

教师要处于良好的情绪主导状态。情感教学法主张学生在“快乐—兴趣”中学习,积极的情绪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都有促进功能,因此思政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主导状态,这一状态是快乐饱满甚至是激情的。只有处于此情绪状态才会更好的感染学生,营造有生气和活力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调节情绪状态:建立积极的情绪背景基础;形成情绪转变的动力定型。

3. 发展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教师学生之间的人际情感交流。思想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满足学生的尊重需要、理解需要和求德需要。在尊重需要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平等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理解需要方面,随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学生敢于质疑,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学生,增进师生情感。在求德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道德卓越的榜样,学生主动向教师学习便可为师生情感交融创造有利条件。例如从意识的生理基础分析意识的本质时,可以举行以“人工智能是否具备意识”为主题的课堂辩论赛,动员学生广泛参与,尊重学生提出的个性化观点并从专业角度进行合理点拨,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公共参与素养教师在辩论中要公正无私以得心于教育对象,从而增进师生情感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不仅受到教学课堂影响,也受到课堂外影响,课堂外所建立的良好关系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思政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外的情感交流,例如举行各类师生比赛,在激烈、融洽的比赛中,将师爱融入学生心灵,为实施情感教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2012,(3):522—529.

[2]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刘伟.浅谈情感教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0,(3):53.

[4] 寇冬泉.我国情感教学研究:特点、问题与前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123—126.

[5]彭思思.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运用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陈 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