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筝扬韵红叶时|又是深秋红叶时

现场播报   入情入景,在韵的传统,声的创新中,追寻古今兼容,中外合璧的足迹,是杨红古筝表演与教学的追求。

9月27日,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声韵和鸣――杨红古筝独奏协奏音乐会”,令人瞩目。

今次古筝独奏协奏音乐会曲目选择上可谓独具匠心:传统曲目与创作乐曲各半;演奏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奏(《傩》)、有重奏(古筝与椰胡《水上鸥盟》)和筝与群筝(《将军令》)等;乐曲风格更是绚丽多彩,传统乐曲包括了中州韵的《新开板》、潮州韵的《水上鸥盟》和武林韵的《将军令》。

《枫桥夜泊》则吸收了昆曲和苏南民歌的曲调,《傩》则有基诺族和瑶族的某些音乐因素,此外还有一首具有日本传统音乐风味的《秋之曲》。

使人们领略了各种音乐风格的同时,也更加感到筝是一种“微苞群声”、“殊声妙巧”而魅力无穷的乐器。

筝――好乐器。

“上感天地,下动鬼神,享祀祖宗,酬酢嘉宾,移风易俗,混风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

筝――妙乐器。

“惟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

“逸响发挥”、“千变万恋”、“君子之行也”。

音乐会开场曲目是齐鲁乐韵的河南传统曲《新开板》,乐曲短小精悍、结构简炼,曲调流畅且韵味十足。

《新开板乐曲不难,易于上手,其难在于左手的吟、揉、按、滑等技法的运用而“致有韵味”(中华音乐最讲究“韵”乃中华音乐之“灵魂”。

汉・蔡邕即有“雅韵乃扬”之说)。

杨红较好地处理了具有特性的fa和si两个音,较准确地把握了河南地方浓郁的风格

客家筝曲《水上鸥盟》安排在《新开板》之后,笔者以为有点考虑不周,因为这两首曲子都是以比较注重左手的功力(其后几曲略逊)。

当然,这从另一个方面却考验了杨红在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韵味乐曲中都要调动左手的功力,其“尺寸”的把握是要下一翻功夫的。

杨红则较好地处理了这两首曲子不同风格

应该一提的是为此曲用椰胡助奏的居文郁教授,他不计较地甘为“绿叶”而提携年轻人的精神令人赞赏。

而居文郁教授是多次聆听广东汉乐古筝演奏家罗九香先生及其亲侄罗德栽先生真传而对广东汉乐有较深的造诣,在风格把握上可谓“地地道道”,今为杨红助奏使乐曲增色不少。

音乐会的终曲是武林韵的筝曲《将军令》,系其代表曲目之一。

武林筝即浙江筝,又称杭筝。

将军令乐曲结构较大,速度变化多端,曲调起伏跃宕,强弱变化也频。

杨红将其改编为群筝协奏,更增添了不小的气势。

时而“逡巡换宫商,倏忽移角徵”,时而“乱手度繁弦”、“声随妙指续”、“于是急弦促柱,变调改曲”,较好地表现了“军情急,军令至,将军点兵赴疆场,金戈铁马军威壮”的情景。

杨红带领学生们齐扬手,下利爪,挥动双臂如刀劈;强刮奏,重扣弦,犹如宝剑刺敌膛。

乐声渐起,群情激昂,演绎了威武绝伦的古战场,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杨红是一位永不满足,不断追求而上下求索的古筝演奏家,这从“节目单”的底页中,她以《声韵和鸣》的自勉词中即可见一斑:“奏鸣21世纪的21弦筝,入琴入乐,入情入景,在韵的传统,声的创新中,追寻古今兼容,中外合璧的足迹,将筝之灵韵融汇在‘教’中总结,‘学’中发展,‘演’中实践,‘奏’中完善的时空中,将‘和之乐‘的理念鸣响人心”。

学无止境,乐海无涯,与时俱进,再攀高峰。

愿共勉之。

■。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