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现状,并详尽的分析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教育 教学方法 创新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阶段,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焦点。

如何使得大学生学校学习阶段得到良好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工作者要从发展和创新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笔者从自身工作出发,对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和创新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法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比较严重,学生成绩还是以试卷和分数为衡量标准,这种以分数指标为目地的教学方法严重的制约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造成有部分学生出现了“高分低能”,“与社会脱节”等现象的发生,所以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改革

面对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也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1.1教学方法与管理制度   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必须依靠于学校的力量,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教学的中心地位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实际操作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由于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不够重视,学校教师只重视科研而轻视了教学教学方法,这就造成了教师教学过程中轻视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味的应付式教学,挤压教学教学改革的时间和精力,部分教师不愿拿出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

学校的管理制度上来看,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上得不到学校的认可,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过于强调教学的规范化和数字化,教师教学中根本不能从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发展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创新,而现行的教学评估策略主要是为了完成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课程里的一个目标,因此按着评估标准很难看出教学方法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这也使得教学方法改革难以促进。

1.2教学方法的学术性   学校教育教学方法上缺少学术性。

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把教学的专业研究进行推广,鼓励教师著书立说,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如果教师教学探索难以甚至根本得不到认可、支持和鼓励,极大地挫伤了教师研究教学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积极性。

同时,学校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又过分的强调了教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造成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因而往往以简单、统一、同一、刻板化、程式化的标准评价、鉴定、考核不同学科专业、 不同课程众多教师教学优劣成败,教师担心甚至恐惧因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而被评价、鉴定、考核不合格,从而不敢探索或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1.3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过程客观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学生学习已经习惯了平时的“填鸭”式教学,如果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经历、学习过程都很难适应,虽然教学方法改革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和学习是非常有益的,但学生不会马上接受,我国的大学生存在着“只学不思”的问题,学习过程中不善于思考,这就使得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上受到了限制。

学习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使得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需要学生研究性学习或探索性活动,而部分学生可能难以配合甚至不予配合,这就自然的增加了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的难度,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缺乏适合的学生

■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   面对我国高校教育的种种弊端,教育教学方法要从思想、内容、方法、结构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

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指导思想。

高校教学培养过程中,学校要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主动吸收知识的重要性,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启发式教学入手,完善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将来工作等关联性,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培养人才的目地。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优化,在改革过程中方法与内容必须进行优化结合,从构建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出发,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合理,便于学生学习吸收。

教学方法要以教师为主向师生合作教学的方向发展。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效果是由学生教学后的变化来表征的,毫无疑问,仅有教师的劳动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但没有师生的合作,缺乏学生的参与、支持、配合和投入,是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因此,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怎样教的方法应该转向师生在教学中合作的教学方法学生教学中参与、投入、支持、配合的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方法的结构上,重视教学方法的整体改革

高校教学方法上要采用研讨法、对话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合作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教学,不应该以一种教学方法简单地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避免照搬所谓好的教学方法的倾向,而应该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教学时间和教学技术条件以及教学方法的类型和功能等灵活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最终使教学方法向多层次、多样化、协调、配合的方向发展,放大教学方法创新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刘承昆.现代教育方法改革的趋势特征[J].教书育人,2002,1   [2]翁思义,杨平,郭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J].中国教育教学,2008,7   [3]杨平,郭平.论大学课堂教学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理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   (责任编辑:刘旭华)。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