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七言律诗【古今七言律诗第一──杜甫《登高》赏析】

杜甫登高》诗历人称道直脍炙人口。

元人称它句句皆奇句皆奇。

胡应麟曰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

通法、句法、法前无昔人无学当古今七言律。

(《诗薮》)杨伦亦称赞诗杜集七言律诗

(《杜诗镜铨》)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登高节。

这天偕人或友人登高是种避邪气、赏风景风俗。

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

茱萸到日气烈熟色赤亦可插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人。

这也是首登高思亲作。

登高》约写唐代宗历二年(767)重阳节。

这天五十六岁杜甫夔州独登上白帝城外高台感交集是写下了这首旷代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万里悲秋作客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首景象苍凉阔气势浑涵汪茫七言律诗

前四句写登高闻见景四句写登高感触情。

缘情选景寓情景情景交融浑然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老病孤愁复杂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从细处着笔写具体景物

诗人登上高台就眼前景心所感写出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腾播众口名句。

值深秋重阳天高气朗山风猎猎猿啼声哀。

诗人围绕夔州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景物

风急高处风急所谓高台多悲风这是登高感。

猿啸《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猿啸哀正是描绘了这种情景。

这是登高所闻。

秋江上景物萧疏洲渚凄清沙滩白净水鸟翻飞这是登高所见。

诗人用工笔描摹了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既展示了节序苍茫、凄清、肃杀气氛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情怀。

俯仰山水有闻有见有感有动有静有色十四皆奇无虚设表现了诗人用词造句写景抒情精湛功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颔从处落墨写整体景物

三句承首句写山因风急故落叶纷纷萧萧而下;四句承次句写水因风急长江波涛汹涌滚滚而。

无边状秋深景界阔蕴含着诗人沉郁、悲凉感;不尽写长江奔腾不息也显示了诗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

萧萧形容落木滚滚描绘长江专以虚传神显示出出神入化笔力。

无边句融《楚辞》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风飒飒兮木萧萧语创造出这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涵深厚音韵铿锵千古传诵名句。

登高》前两是写江边秋景。

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

情景名二而实不可离。

(王夫《姜斋诗话》)诗人笔勾勒写出了天高风急飞鸟回旋高猿长啸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秋景但笔景上情寓景这合节令谐情绪景物描摹基础上诗人那苍凉、悲苦身世感流笔端写出了直抒胸臆颈、尾。

先看颈万里悲秋作客年多病独登台这由以上写眼前景入抒胸情写得凝练而深沉。

万里悲秋与颔无边落木相承由落叶景引起悲秋情;年多病与颔不尽长江相承由岁月如江水逝引起壮志难酬感。

诗人潦倒半生生动写照。

万里是说离有万里遥;作客指客居夔州;年犹言生又包含非常丰富容构成了悲秋重要部分。

这短短十四含有八九层可悲思他乡作客可悲;常作客可悲;万里作客可悲;又当萧瑟秋天四可悲;当重九佳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登台五可悲;亲朋凋谢孤零零地独登六可悲;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登七可悲;而这病又是常性多种多样八可悲;光阴可贵而人生不年如今年半只落得这般光景九可悲真是包括了无限感慨!我们非常佩诗人高概括能力。

诗人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乱爆发就开始携带由奉天先到白水由华州往秦州。

乾元二年末达成都由绵州泊梓州、阆州历元年(766)达夔州。

十余年诗人辗流徒到处作客生活无着备受折磨穷愁潦倒多病缠身。

右臂偏枯半耳聋。

(《清明》)牙齿半落左耳聋。

(《复明》)卧愁病却废。

(《客居》)眼复几暗(《耳聋》)。

诗人耳聋、眼花、脚废还有消渴症(糖尿病)、病肺半身不遂等。

试想位窃比稷与契原想立登要路津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诗人现落到如境地又独登台面对苍凉萧条秋景其感慨若何!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尾把颈容补充得更具体、更深沉了。

这两句诗含十分丰富久客他乡则备尝艰难这是层;艰难然愁多是二层;愁多势必促人衰老是三层;艰难、愁苦、更兼衰老使得诗人心灰冷潦倒日甚是四层;穷愁潦倒要借酒浇愁却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这是五层。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象犹尽。

诗人把情怀描述得这样细腻给者留下思咀嚼余味。

(《唐诗选析》)这首悲秋诗不人骚客登高望远无病呻吟它凝聚着诗人毕生艰苦追而不遇深沉感喟构成了种雄浑、悲壮基调。

全诗通望所见所触描绘了江边深秋景色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悲郁情怀。

虽然这是首人生悲歌但却不是味哀伤而蕴含着种壮烈感情者依然能感触到诗人那种阔胸怀。

登高》诗雄壮高爽故世共推古今独步作。

清施补华评赞曰《登高》首起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收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首作对而不嫌其笨者三、四句无边落木二句有疏宕气;五、六万里悲秋二句有顿挫神耳。

又首句妙押韵押韵则声长不押韵则局板。

(《岘山说诗》)般律诗只有两对偶而诗则句句皆律句皆律而实贯串气呵成。

骤首尾若尝有对者胸腹若无对者。

细绎则锱铢钧两毫发不差而建瓴走坂势如川东尾闾窟。

至用句用又皆古今必不敢道不能道者真旷代作。

(胡应麟《诗薮》)这首诗凝结着诗人壮志难酬、悲愤潦倒喟叹蕴含着愤慨加诗人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地步故句句流畅然如天球石琢已臻化境充分体现出诗人晚节渐诗律细。

──原《滨州师专学报》998(3)

1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