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电厂建造阶段焊材管理

摘 要:核电厂建造阶段中核安全是重中之重,核电厂施工现场焊接工作覆盖面广,是核安全的根本保障之一。

文章旨在分析核电厂建造阶段焊接施工中焊接材料管理的现状,提出焊材管理方面的改进措施,为有效做好焊接材料管理工作提供管理思路和方法。

毕业论文网 /2/view—12064326.htm  关键词:核电;焊材;监督;管理   在国内核电发展的大形式下,核安全理念是每一位核电人心中的红线,核电工程建造工期长,参与建设施工单位繁多,焊接施工贯穿始末,涉及的焊接工艺种类多,焊材种类丰富,作为焊接施工重要因素,焊接材料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也一直是现场施工各项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为建设安全、清洁的核电站,彻底贯彻核安全文化,管理人员需要在焊接材料管理方面不断总结与创新,致力于不断提高焊材管理水平。

1 焊材验收管理   核电建造阶段焊材分甲供焊材(业主供应)和乙供焊材(施工方自购),焊材进厂前需进行焊材评定,评定技术条件参考核电技术文件。

甲供焊材需要业主提供焊材厂家质量证明文件,并对甲供焊材进行开箱验收,标识、数量、尺寸、外观满足要求即可使用

乙供焊材施工单位编制焊材采购技术条件,并报送监理公司进行审查、批复。

施工单位依据发布版本的采购技术条件进行焊材采购。

供货厂家需要提前向业主单位或总承包方进行合格供方评价,厂家依据质保要求通过合格供方评价后,方可对核电现场进行焊材供货。

焊材进厂后,施工单位需要依据核电技术文件及厂家质量证明文件进行焊材验收验收过程和验收报告需要监理见证取样和资料审查。

焊材验收的全部过程需要编制质量计划进行管理,监理、业主对验收工序进行选点见证检查。

焊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厂库存;若验收不通过,施工单位需要对焊材进行退货处理,监理、业主要对退货记录和焊材炉批号进行跟踪管理,确保现场焊材质量受控。

2 焊材库存管理   施工单位需按照批复的程序,设立焊材库,焊材发放、保存和烘干室(以下简称烘干室)等,以便管理焊材

焊材库用于接收和贮存焊材供应厂/商供应的所有焊材烘干室用于接收和临时存放从焊材库领取出来的少量焊材,并对焊条、焊剂进行烘干,以及直接对焊工发放、回收焊材

焊材库及烘干室应执行专库专用,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焊材库环境及温湿度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焊材库对焊材的贮存、出库细则:焊材从指定合格供应厂/商采购进场后,由受过培训并经考核授权的管理人员按照型号、牌号、批号、规格、入库时间分区贮存于焊材库,每个区应该粘贴上焊材标签,不同焊材之间进行实体隔离,并应定期每个月对焊材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当出现受潮、发霉、锈蚀、污损等变质情况时,应及时通知质检部门。

焊材贮存时要保持原包装状态,原始包装应标签(型号、牌号、批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清晰可辨。

焊材管理人员要每天检查温湿度并做好温度、湿度记录。

焊材发放、出库时,做 好出库记录,记录应注明焊材型号、牌号、炉批号、数量、出库日期及领用人签名等。

焊材库房间环境要求:库房门窗紧闭,室内清洁、干燥;专库专用,不允许存放与焊材无关的任何其他材料;库房内设有温度计、湿度计监控环境温度;库房内设置除湿机、空调机保证环境温湿度满足要求(环境温度≥20℃,相对湿度≤60%);焊材存放搁架要离地面和墙壁距离大于300mm。

烘干焊材贮存、烘干、发放细则:从焊材库中领取处理的焊材及时贮存于烘干室中的贮存区,并做好入库记录;贮存、保存要求同焊材库一致;烘干室人员依据现场焊材烘干申请单对焊条进行烘干烘干数量尽量控制在一个工作日的需求量,烘干焊材的恒温存放时间不得超过焊材生产厂/商规定的最长恒温存放时间;烘干箱或恒温箱要悬挂烘干焊材的标签;如果型号相同但规格不同的焊材烘干或恒温要求相同,则此类焊材可以放入同一烘干箱或恒温箱中,但分处与不同的格层,每一格层只允许放入一种规格的焊材烘干格层上堆放焊条不宜过高,其高度由该类型的焊材是否能在规定烘干参数内达到烘干要求而定,恒温存放则不受此限制;焊材烘干箱转移至恒温箱时,需移植设备上悬挂的焊材标签;焊条回收时注意关注焊条头数量,便于跟踪焊材使用情况。

烘干室要求:要配置固定式烘干箱和恒温箱,烘干人员做好焊材发放、回收记录,确保焊材烘干次数满足文件要求。

3 焊材使用管理   现场使用焊材的焊工应具备合格的焊接资格,应熟悉施工图纸和焊接工艺数据单中对焊材的要求。

焊材领用需签署发放记录,所领用的焊材要有明显正确的标识、标记。

焊工现场使用焊条焊丝时,不允许一次拿取多根焊条待用,应做到随用随取。

现场使用焊条时,确保保温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保温筒内温度应设定为70℃—150℃,并应对保温筒进行定期检查标定,发现任何故障都必须立即报告和修复,保温筒外部应由一个固定标签(或者任何其他类似的标识)说明筒内所装焊材的基本特性,包括型号、牌号、炉批号、直径及使用部位等。

现场使用焊条焊接至末端时,出现药皮发红现象要及时更换新焊条

棒状焊丝使用前,要确保焊丝表面清洁,无锈迹、油污等杂质。

焊丝焊接使用时必须从无标识的一段开始,焊接过程中,焊丝焊接端部始终要处于保护气体的保护范围以防氧化,收弧时延迟断气时间必须足够长。

4 焊材回收管理   现场施工结束后,焊工必须将未使用焊材进行回收,未使用焊条焊丝需退回烘干室,焊条需放置相应的恒温箱中特定位置,便于下一次焊材发放是优先发放回收的焊条

焊材使用期间,如果焊条在环境温度下存放4小时以上,则焊条应重新经过完整的烘干处理后才能继续使用(除非技术评定数据单上另有规定),但是重新烘干的次数不应超过相关的焊材评定数据单的规定次数。

5 监督检查   焊材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并经授权,按照程序要求完成焊材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监督检查人员需对焊材库、烘干室及焊材现场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内容应包含上文中焊材管理焊材使用管理焊材回收管理等方面内容,并形成《焊材库检查记录》,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6 结语   核电厂建造阶段现场焊材管理需要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

目前焊材管理仍需要提高,存在不足之处。

比如,甲供焊材进厂后,缺失复验管理程序;焊材质保期缺少预警管理焊材验收过程理化试验缺失第三方检测验证;甲供国外品牌焊材缺少技术培训等等。

核电厂建造阶段焊材管理牵动核安全,影响建造工期和工程质量,其管理需得到多方重视和重点关注。

后续在焊材管理方面仍需不断改进和提高,为建造安全、清洁的核电厂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尹士科.焊接材料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 顾纪清,等.管道焊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陈祝年.焊接工程师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0 次访问